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商业的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明朝洪武八年(1375)印造“大明宝妙”,命民间通行,同时禁止金银物货交易。但白银因其自身体积小价值高、便于分割和携带等天然属性,适应了商品经济发展的需求,一直在民间作为货币使用,有禁无止。后来,由于政府滥发宝钞,宝钞大幅贬值,逐渐退出流通领域。正统元年(1436)以后,政府逐渐把田赋、商税、盐课折成银两征收并以白银支付俸禄。弘治、正德年间,钞法废止。嘉靖以后,白银成为主要货币。隆庆年间开放海禁,海外大量白银输入中国,进一步催化了正在演变的货币制度。万历年间,张居正在全国推行“一条鞭法”,赋役一律征银,白银货币化最终完成。

——摘编自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

材料二20世纪30年代初,中国的金融货币极为紊乱,严重阻碍了商品交换和贸易的发展。与此同时,由于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冲击,英镑、美元、日元相继贬值,金贱银贵,我国贸易条件急剧恶化。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对东北的掠夺和日本货的倾销,对中国经济发展是一个严重打击。为了应对日益严重的局势,1935年11月,国民政府宣布实施币制改革,废除银本位制并实行白银国有,把钞票发行权收归中央、中国、交通、农民四大银行,统一发行法币,依附于英镑和美元,实行”汇兑本位”制。

——摘编自王桧林主编《中国现代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代中国白银货币化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国民政府的币制改革。

16-17高一下·江苏南通·期中
名校
2 . 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   易州高陌社,有节妇田催氏,偕媳王氏,青年失偶,……是时,家益困,仅种旗庄数亩,妇姑饮泣,贫不聊生,耕耘灌溉,力作躬亲……夜则茅屋青灯,机杼轧轧,朔风峭寒,十指冻裂,率以为常。每年租入如期纳课,恶衣粗食,有无不行,上慈下孝,一室愉如。

——乾隆《易州志》卷16,《艺文》

材料二   乾隆五十二年,皇帝写了这样一首诗:“间年外域有人来,宁可求全关不开,人事天时诚极盛,盈虚默念惧增哉”。

——《乾隆御制诗》五集卷二十八、丁未二《上元灯词》

材料三   “据丁云高供:……是乾隆四十四年上与姐夫胡宗义到休宁,合伙租这山场……胡宗义在左祝源等处搭棚开垦,小的在这吕洞汰等处搭棚兴种,两棚相隔二里多远。这冯建周、郑昆山、储玉章、汪南山、陈文翰、冯朝佐、丁添南、郑添光、钱国丰、钱柱丰、纪秀升、何永盛都是小的雇请耕种之人……每人每年工钱四两、六两不等。”

——乾隆四十七年九月二十三日安徽巡抚萨载题本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的是什么样经济形态?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其基本特征。
(2)材料二中涉及的中国古代经济政策是什么?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乾隆皇帝作此决策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指出当时农业发展的新特点。
(4)根据上述材料所反映的经济现象和政策,简述材料一与材料二、三的关系。
2017-04-14更新 | 152次组卷 | 5卷引用:黑龙江省绥化市明水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宋代的商业繁荣是建立在农业和手工业迅速发展.生产的专业化和产品的商品化程度大为提高的基础上的。宋代城市的数量和规模都较前代有较大幅度的扩展,城市人口大量增加。
材料二 开放强大的文化活力,蓬勃的贸易经济,突破了宋以前京师关于夜市的禁令……店铺.朝廷办事机构与居民住宅错落相间,朝着大街几乎随处可以开设店铺……坊市制度的崩溃,商业街取代商业区的市,御街两旁“许市人买卖其间”,这些都是前代都市所未有过的经济生活景观。
……别有一种文化形态崛起,这就是在熙熙攘攘的商市生活.人头攒动的瓦舍勾栏中成长起来的野俗而生动的市民文化。
——冯天瑜主编《中华文化史》
材料三 当时开封以经商为业的由二万多户,其中640家资本雄厚的商户,分别属于160行,囊括米、盐、茶等各类商品贸易。号称“正店”的大酒楼有170家,兼具饮食与商品贸易的多种功能,作为商人验看商品质量、商定商品价格、签订契约的场所。……酒楼、茶坊适应商业大潮,与娱乐场所瓦子,都通宵营业。在缺铜的情形下,宋真宗年间出现民间发行的“交子”,是世界最早的纸币,后来为政府接办。
材料四 古代的城市主要是作为政治中心,因而也成为经济、文化中心,政治中心的转移,常常导致城市的盛衰。北宋都城东京开封,自五代后梁建都以后日益繁华兴盛,到北宋时已发展为当时世界上百万人口的特大城市。
——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1)依据材料一、二、四,概括东京城市商业繁荣的主要原因。
(2)依据上述四则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东京出现了哪些“前代都市所未有过的经济生活景观”?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