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商业的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 道试题
1 . 下图为南宋海外贸易的主要伙伴示意图。据文献记载,与南宋有外贸关系的国家和地区有60多个;南宋的进口商品以原材料与初级制成品为主,而出口商品则多为手工业制成品。由此可知,南宋(     
A.技术优势支撑外贸发展B.海外贸易伙伴分布集中
C.农产品商品化程度较高D.外贸收入成为财政支柱
2 . 清朝道咸年间,因“捐纳(通过捐纳报请取得官职)之人,大约称贷者多”,且手续繁杂。因此,“大半归票商承办其事”。下面是蔚泰厚苏州票号代办捐纳流程示意图。据此可知,这种代办方式(       
A.降低了行政审批的办事效率B.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
C.旨在提升政府金融监管效能D.客观上利于晚清财政的近代化转型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长安志》对东市的具体情形记之较详:东市的规模约为“东西南北各六百步”,“街市内货材二百二十行。四面立邸。四方珍奇皆所积聚”。但西市的繁荣更胜东市,因为西市不仅是丝绸之路的起点,还云集了大批中外客商,尤其是西域胡商,在鼎盛时期更被称为是“金市”,可以说是名副其实的国际贸易中心。东市、西市这两大举世闻名的贸易中心齐聚长安,不难想见当时长安市场繁荣之盛况。

——韩伟《唐都长安市法述论》

材料二   19世纪美国人口迅速增长,为不断发展的工业体系输送了大批劳动力。这时人口增长很快,大多向西移民,大多定居在城镇。

欧洲来的移民中,1790年只有1/30的人住在城市,1820年是1/20,到1840年这个数字则是1/12

——【美】艾伦·布林克利著《美国史》

材料三   1860年,自由州的26%的人口居住在城镇(2500人以上)或城市(8000人以上)。在东北工业州这个比例还要高(同期相比,南方都市人口增长只从6%增长到10%)。而1840年,这个比例只有14%

——【美】马克·C·卡恩斯著《美国通史》

材料四   19502010年中国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变化示意图


%

1949年,中国城镇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为10.6%2012年,有52.6%的中国人生活工作在城镇中。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明长安城的商业情况。
(2)依据材料二、三,说明美国城市发展的特点及影响。
(3)材料四图中①所示的阶段,我国人口结构呈现怎样的变化趋势?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种变化与什么重大历史事件相关。
2022-06-06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精诚联盟2021-2022学年高二5月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下图为道光年间周村重修山陕会馆(山西、陕西两省商贾联乡谊、祀神明的处所)时捐款客商的地域分布示意图。据此可知,当时的华北地区
A.经济优势明显B.商业格局变动
C.统一市场形成D.区间贸易活跃
2022-05-23更新 | 283次组卷 | 8卷引用:山东省威海市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农书与历史文化遗产

材料一


卡片一:
先秦的《神农》等农书早已散佚,仅存书目
卡片二:
战国时期的杂书《吕氏春秋》涉及农业生产
卡片三:
西汉农书《氾胜之书》未能完整保存
卡片四:
东汉的《四民月令》记载不同季节的生活安排,涉及农作物种植
卡片五:
北朝的《齐民要术》保存至今,援引《氾胜之书》《四民月令》等,总结农牧业生产经验,食品加工与贮藏、野生植物的利用等内容

(1)某教师为了解释“《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这一观点,查阅资料并制作了上述卡片。请你运用以上材料对此观点进行解释。

材料二 下图为宋代对外贸易(局部)示意图。2021年,“泉州:宋元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认为:泉州一系列遗址展示了10-14世纪泉州作为海上商业中心的活力以及与内地的联系。泉州22处代表性古迹遗址包括:市舶司遗址、磁灶窑址、德化窑址、安溪青阳下草埔冶铁遗址、洛阳桥、安平桥、石湖码头、泉州府文庙、老君岩造像、伊斯兰教圣墓、九日山祈风石刻、六胜塔等。



(2)世界文化遗产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请你为校刊“史海泛舟”栏目写一则介绍“世界文化遗产——泉州”的短文。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自秦统一中国到隋唐,中原王朝的三大重心(政治、经济、军事)都偏在西北。隋唐时期,北方草原新崛起的民族重心东移,中原王朝的政治、军事重心随之向东移及东北转移。与此同时,经济重心却向南移和东南移。为了解决物资运输的部分问题,隋朝以来历代政府重视大运河的修建与疏浚,隋唐时期的运河呈西北—东南、西南—东北之字形,中间由于淤塞而停运。元代运河的走向变为南北走向,河道也重新疏浚。

——摘编自《中国经济史》编写组编写《中国经济史》

材料二   唐代、宋代的人口分布及南北方人才比重示意图

唐代天宝年间的人口分布北宋崇宁年间的户数分布南北方人才比重示意图

——以上摘编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国地图出版社编《中外历史纲要·历史地图册》(上)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三大重心(政治、经济、军事)的转移特点及其与大运河走向变化的关系。
(2)结合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指出唐宋时期人口分布的变化并分析其影响。
2022-04-18更新 | 161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深圳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滚动测试历史试题
7 . 如图是唐朝前期长安城示意图,当时长安城内的一百多坊里有除了不能随便出入的官署、进奏院和居民住宅外,还设有宗教场所、园林、东市和西市、邸店和旅馆、街道等普通百姓能够不受年龄、性别和等级的限制而自由进入、广泛使用的公共活动空间。据此可知,当时
A.城市治理注重法度与自由B.城市规划以经济功能为主
C.城市的建设侧重公共空间D.坊市之间的界限已被打破
2022-04-06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岳阳县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历史试题
8 . 下图是战国时期四大货币体系分布示意图。另据考古资料发现,当时多地存在大量仿铸异地货币的现象。这反映出
A.铸币技艺得到发展B.商品流通相互隔绝
C.国家统一动力增强D.经济水平区域有别
2022-03-22更新 | 1243次组卷 | 14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9 . 【贸易格局的发展变化】

材料一   自晚唐起,尤其在宋代,多层次、网络状的地方市场日益发展,形成由北方市场、东南市场、蜀川诸路区域性市场和西北市场构成的宋代区域市场。其中东南市场一方面有长江作为贯通全区的东西大动脉,另一方面又有汴水和江南运河与北方市场相联。这个市场又同南海诸国有密切的贸易往来。

——摘编自廖伊婕《宋代近海市场研究》

材料二   明清时期全国与苏南地区重要的商路示意图:

——摘编自李伯重《十九世纪初期中国全国市场:规模与空间结构》

材料三   19世纪60年代至清末,上海与全国各主要口岸间已形成比较固定的外贸转运网络。……这些主要口岸每年平均占上海外贸埠际转运的95%以上。九江的绿茶,汉口的茶叶、牛皮、猪鬃、芝麻,宁波的湖丝、茶叶、棉麻,芜湖的蚕丝等大宗土货都运往上海出口。对上海来说,有些口岸只是其外贸转运的一小部分,但是对于这些口岸来说,依赖上海外贸转运的程度非常高。

——摘编自唐巧天《论晚清上海作为全国外贸中心的影响力(1864-1904)》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从宋至明清贸易格局的变化及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19世纪初至20世纪初上海贸易发展对社会经济产生的影响。
10 . 某同学对下面的示意图进行分析后,得出了以下结论。其中最合理的是

先秦以来我国货币制度的演变
A.货币种类的更迭周期越来越短B.宋元时纸币成为单一流通货币
C.实物货币盛行与政局密切相关D.白银取代纸币是一种历史进步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