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商业的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89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世纪20年代的中国,专营汇兑业务的票号应运而生,其服务对象主要为在外地设立分号的山西工商业者。中国2000多年的传统文化惯性和自给自足经济依然具有顽强生命力,普通民众的价值取向被牢牢束缚。同时,在抑商思想统治下,清政府对个人私产和公共债务市场相关产权进行有效保护和监管制度严重缺失。商人也未将商业资本转化为产业资本,而是更热衷于窖藏金、银,或用于购置田产和捐输功名。

1694年,英格兰银行正式成立。利用政府对它的依赖,后者通过一系列保护性银行法令,多次获得制度保障,不断巩固自身的特权地位,并最终发展成为“实际上的国库”,“英国国家机构的一部分”。英格兰银行发行的银行券基于政府信用背书而迅速占领市场,并逐渐形成了完备的纸币体系。在不断地与股份制银行间开展业务的过程中,英格兰银行成为了金融体系的核心,承担起“银行的银行”职责。

——摘编自刘建生、张宇丰《英格兰银行与山西票号——近代化转型中的制度供给比较研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山西票号产生的经济背景。
(2)根据材料,指出英格兰银行的特殊职能。结合所学知识,比较山西票号和英格兰银行在面临近代化转型时的不同条件。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明清时期,双林镇的绸庄常“赊丝于机户,即收其绢,以牟重利”;在南浔镇以产“苏经”闻名,农家“取丝于行,代纺而受其值,谓之料经”;宁波的鱼业牙行,分鲜行和里行,都对渔帮放款,约定以所获鲜、咸水产抵偿借款。这反映了明清时期(       
A.江南市镇商品经济高度专业化B.商业资本向生产领域的渗透
C.商人逐渐成为生产组织的主体D.货币供求矛盾催生商业发展
3 . 春秋战国时期,在城市里,商品交换有固定的场所,叫作“市”。市的四周有“市门”,设官管理。交易时间主要在上午,过午则渐散,至夕而罢。这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     
A.商品种类增多B.政府对商业活动管理加强
C.商业规模扩大D.商业活动集中在政治中心
4 . 明清时期,商人在观念上不再将利作为从事商业活动的唯一目标,在经营实践中亦讲求“存心处世,务在中和”,坚信“太过者,满则必倾;执中者,平而且稳……惟能处世益谦,处财益宽,处能益逊,处仇益德”。这表明明清时期(     
A.传统义利观发生了重大改变B.主流思想影响商人的价值建构
C.士人对空疏学风进行了反思D.商人提出进行社会改革的愿望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消费分层视角下的宋代书画消费

材料一   消费分层功能,尤其是消费所具有的社会分层意义,越来越被社会学家关注并认可:某种消费文化体现着消费的阶层特征,特定的消费品与消费方式成为区分不同群体社会地位的符号。

——摘自李怀、程华敏《消费分层:一个社会分层的重要维度》

材料二   消费分层功能的展现具有一定的前提——商品经济的繁荣和社会阶层间的流动。以上这两个前提,在宋代已经具备。宋代是文艺大发展时期,也是书画艺术的一个集大成时期。书画交易已经形成一定规模的市场,参与买卖的群体扩展,交互流通的现象也愈加频繁。从书画艺术表现风格来看,一方面以追求“意韵”为胜的文人画(时人称之为“士夫画”)出现并迅速流行,另一方面通俗画在市井中广泛流布,前者追求极致的雅,后者迎合大众的俗,雅俗并举成为这一时期书画艺术的鲜明特色。

——摘编自秦开凤《宋代书画消费与社会分层——以文化社会学为分析视角》

材料三   宋代书画消费与宋人社会身份的建构

消费主体身份来源市场地位书画消费概况
官僚士大夫王公贵族、文人士大夫书画市场的主要消费者官位较高,藏品大多是书画中的名家名作名品,一般文人士大夫,亦广泛参与收藏与交易
富民占有大量社会财富却无政治权利的富裕阶层,时人称之为“富民”作诗赋词,但更着力于书画收藏“富民之家普遍培养子弟向学应举”,把书画艺术品作为新的消费目标,并以此为契机,结交诸多文人士大夫,他们经常活跃于书画市场,有人藏品之富不亚于官僚士大夫
平民财富占有量较少的普通市民、部分农民纷纷加入到书画消费行列中虽无缘书法名画,且多购买价格低廉的门神、纸画、观音像、桃符之类的通俗性书画作品,但一些普通小工商业者对书画的追捧也蔚然成风,其中史料记载最多的是各种酒店、茶坊、药店等流行悬挂名人字画

——据秦开凤《宋代书画消费与社会分层以文化社会学为分析视角》整理


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材料一的观点。
2023-02-24更新 | 10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聊城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清城市是皇权统治下的城市,皇帝意志以及行政权力的观念对城市结构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古代城市的主要功能是郡县治所和军事要塞。财政收支由政权把持,经济活动受到政权的主导和官僚阶层盘剥。商品经济的发展会使城市功能突破原有的分区,改变城市的阶级构成。晚明江南地区出现了一批专门的工商业城镇,这对城市社会结构也产生了较大影响。但是由于中国封建专制政治的控制,中国古代的城市在向近代城市发展的道路上出现了很大的困难,传统重农抑商政策的实施以及对工商业缺少立法方面的保护,使得中国古代工商业发展缓慢,城市更多的是作为政治中心而存在。

——摘编自菅兵兵、葛华阳《明清城市结构初探》

材料二   中世纪西欧的城市既不起源于伯爵的城堡,也不起源于大教区管辖的中心。从地理位置上讲,它们建立在商业贸易的交结点上,出现在封建关系最薄弱、封建统治鞭长莫及或权力真空的地带。所以在这些城市中……无法阻碍资本主义结构的潜组织因素的结合。在西欧封建社会远未衰落之际,就形成了城市自治,城市自治政府有相当大的独立性,城市有自行管理的行政官、有团体印章,有市政厅和钟塔。即使是封建税收,也是由城市政府来课税,领主不能直接征收。

——摘编自金观涛《西方社会结构的演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明清时期城市结构的因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明清时期的城市与中世纪西欧城市的不同之处。
7 . 宋代,城市产品交易突破了坊市制的限制,农村大批草市纷纷兴起,“十家之聚,必有米盐之市”。朝廷重新确立了重要商品专卖制度,并使商税制度系统化,市场管理也日趋完善。对此合理的解释是,当时(     
A.重农抑商政策逐渐被朝廷所废弃B.市镇成为地区贸易网络中心
C.商品经济发展助推政府政策调整D.商业流通加速了城乡一体化
2023-02-24更新 | 182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光明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康熙时,在职官员经商营利,“无不有也”。高奇和王鸿绪都是有声望的高官,但却在苏松淮扬等地合伙经商,开设缎店等以“寄顿各处贿银”,“动辄数十万以至百余万”。这(     
A.表明政府支持官员的经商活动B.体现了传统经济政策的局限性
C.便于构建稳固的商业经营秩序D.说明吏治建设存在着严重不足
2023-02-23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百校联考2023届高三2月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唐六典》卷六比部郎中员外郎条注:“凡质举之利,收子不得瑜(逾)五分。出息债过其倍,若回利充本,官不理。”据此可知,唐朝时期(       
A.政府推行重农抑商的政策B.借贷导致社会矛盾的激化
C.对民间借贷契约加以规范D.立法保护民间的借贷行为
2023-02-22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衡阳市衡山县德华盛星源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当今流行的“带货”商业方式,古已有之。明中期以后,京杭大运河上负责运送国家钱粮的漕运工人便私自带货,夹带如南方的丝绸、茶叶、糖、竹和北方的松木、皮货、煤炭等货物。政府屡禁不止后转为允许工人带货,以补贴漕工生计。这反映了(       )
A.明清重农抑商政策的废弛
B.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的发展
C.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
D.政府放松对人身关系控制
2023-02-22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葫芦岛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