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商业的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7 道试题
1 . 自秦朝到元,中国民间贸易多用谷物与钱,无用银之例,但从明朝起,白银逐渐取代其他货币,广为流通。这一转变主要说明
A.长途货运推动了货币形式的变革
B.资本主义萌芽使白银成为单一货币
C.商业繁盛驱动了货币制度的革新
D.传统的重农抑商政策开始有所松动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史记》载:“汉兴,海内为一,开关梁弛山泽之禁,是以富商大贾周流天下,交易之物莫不通”。这段记载说明
A.汉代实行重商主义政策B.工商业成为汉代社会基础
C.国家统一促进商业发展D.统治者实行重农抑商政策
3 . 六朝商人诗,只及富商,无视中小商人的存在;心羡商人财富,以欣赏的笔触述商人寻花问柳。唐代商人诗既写富商,也写中小商人;对富商,重在批判,对中小商人,则重在同情。此现象表明,由六朝到唐朝(   )
A.抑制商业政策趋于严密B.豪门世族地位日益攀升
C.城市商品经济愈益繁荣D.商人社会地位有所提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明代中后期,有越来越多的读书人通过诗文、书画、民歌时曲、通俗小说,不少能工巧匠、名医名卜等则通过技艺获得了社会地位、政治身份或经济收益。这反映了当时
A.重农抑商政策松弛
B.社会价值体系多元化
C.市民阶层队伍壮大
D.社会文化的高度繁荣
2016-11-27更新 | 1032次组卷 | 31卷引用:吉林省辽源市田家炳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成语“朝秦暮楚”有多种解释,如比喻立场不坚定。假如用在商业上,该成语可以从侧面反映中国古代
①商人为获利而往来奔波②商业交通比较发达
③长途贩运的商业现象④秦楚两地商业最发达
A.①②③B.①④C.①③④D.②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引用了当时的谚语“百里不贩榷(柴火),千里不贩籴(买入粮食)。”下列对此解释合理的是
A.司马迁轻视商贩
B.交通不便制约商业发展
C.百姓普遍视商为末
D.谚语不能反映社会经济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书坊是古代出书卖书二合一的书店,诞生于唐末五代,北宋以后在大街小巷盛行。书坊书架上是市民“喜闻乐见”的实用医书、生活用书、世情小说、八卦小报、科考复习“指南”等,这表明
A.宋朝以后统治者对文化的控制减弱
B.商业活跃,市民阶层兴起
C.封建文人有了自由挥洒之地
D.封建统治者加强文化控制
2015-03-20更新 | 245次组卷 | 18卷引用:吉林省白城市通榆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