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商业的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尽管960年北宋建立,但是宋朝始终与北方辽、西夏、金等政权长期对峙,导致交通阻碍,陆上丝绸之路受到很大的影响。尤其是靖康之难后,宋朝皇室南迁,南宋建立。政治中心的南移,以及大批掌握先进技术的工匠和农民南迁,使经济重心也伴随南迁。南宋政府更加注重海上丝绸之路的开拓。有宋一代,与中国通商的国家和地区有近50个,根据考古资料发现,在南亚、东南亚、欧洲甚至非洲都有宋代瓷器的出现。

——吕文利《丝绸之路的“三个时代”》

材料二   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街市制开始形成,“自大街及诸坊巷,大小铺席,连门俱是,即无虚空之屋。每日凌晨,两街巷门……百市买卖,热闹至饭前,市罢而收”。在宋朝之前,这是不可想象的。海外贸易高度繁华。市舶司每年从海上贸易中抽税近200万贯,进出口总额约为2000万贯。商业信用非常发达,从北宋到南宋,陆续出现了便钱(类似于银行汇票)、现钱公据(类似于现金支票)、茶引、盐引、香药引、巩引(类似于有价证券)、交子与会子(法币)等商业信用。如果没有发达的商业信用,大宗的或者跨区域的市场交易是不可能达成的。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宋代海上丝绸之路迅速发展繁荣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代“商业革命”的表现。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财神信仰形成较迟。主要在民间流行。明朝,从吴中(今江苏扬州)一带开始,形成了每年正月初五“接财神”的习俗。不同的地区崇拜的对象不同,导致担任财神爷的角色纷杂,最普遍崇拜的是“正财神”赵公明和招宝天尊萧升、纳珍天尊曹宝、招财使者陈九公和利市仙官姚少司。另有“文财神”比干和范蠡,关公被人们尊为武财神,“准财神”是刘海蟾,港澳台地区祭祀财帛星君李诡祖。还有的地区把“太白金星”等供奉为财神。这些财神都是公平、正直、忠义之士,自然不会保佑人们去发不义之财。

——摘编自《中国古代明清时期的财神崇拜》

材料二   15世纪以后,西欧各国商品经济发展起来,对铸造货币的黄金的需求量日益增大。商人和新兴资产阶级需要黄金来扩充资本,社会上层需要用黄金来增加收入,购买更多的奢侈品。但当时的西欧黄金严重缺乏。《马可·波罗行纪》在欧洲流传后,欧洲人一直把东方,包括中国,看成是黄金遍地的“人间天堂”,欧洲有很多人沉迷于“寻金热”之中,上自国王贵族下至平民百姓都渴望去东方实现黄金梦。

——摘编自孙梅《关于新航路开辟经济原因的困惑》

(1)根据材料一、二,分别概括中国古代明清时期的“财神崇拜”和欧洲“寻金热”的特点及它们出现的共同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明清时期的“财神崇拜”和欧洲“寻金热”对社会发展影响的差异及其原因。
2022-04-03更新 | 213次组卷 | 34卷引用:云南省大理州宾川县第四完全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4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自明朝后期起,商品经济进入新的繁荣期,商业领域出现了一些新现象。这些“新现象”主要有
①统治者设市舶司管理海外贸易
②实力雄厚的地域商人群体形成
③一大批工商业市镇成为地区贸易网络的核心
④纸币在全国范围内开始作为主币发行
A.①②B.②③C.①②③D.②③④
2022-04-02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第十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阶段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汉代书籍中关于地方特产的记载明显增多,如西北畜产安邑之枣、秦燕之粟、蜀汉江陵之橘、淮北常山河济间之荻、齐鲁之桑麻、渭川之竹、山西木材等。据此可推知,汉代
A.国内商品流通性增强B.重农抑商未真正实施
C.丝绸之路沟通中外贸易D.农产品打破自然经济的限制
2022-03-05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昭通市永善、绥江县2021-2022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东京梦华录》记载了北宋都城汴京的一景∶“亦间或有卖洗面水、煎点汤茶药者,直至天明。其杀猪羊作坊,每人担猪羊及车子上市,动即百数。”此景表明北宋
A.商品经济繁荣B.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C.海外贸易发达D.官营手工业的发展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6 . 宋代城市商业活动与以前朝代相比最大的进步在于
A.城市中设有商业交易的专门场所B.建立了通往印度的海上丝绸之路
C.对外贸易成为城市商业的重要内容D.商业活动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南宋理学家陈亮提出了“农商一事”“农商相籍”的思想,认为农业和商业同为社会经济体系的两大支柱,无高低轻重之分;两者不是彼此独立和排斥的,而是互助互利、相互促进的。此思想反映出当时
A.商人社会地位有明显上升B.儒家的义利观念发生逆转
C.经济发展冲击了农本思想D.传统的重农抑商政策动摇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宋太宗时期,有官员上奏:“岭南村墟聚落,间日集裨贩(小贩),谓之墟市。请降条约,令于城邑交易。”却遭到太宗的拒绝:“徒扰民尔,可仍其旧。”这主要反映出宋朝
A.市场专业程度提高B.乡村市场空前繁荣
C.市场制约相对宽松D.坊市制度严厉执行
2022-01-18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丽江市第一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下列三幅图片最能直接地反映了宋代哪一方面的繁荣

宋代《货郎图》

北宋纸币铜版拓片

南宋纸币铜版拓片

A.农业繁荣B.手工业繁荣C.商业繁荣D.文化繁荣
2022-01-12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普洱市西盟县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云麓漫钞》中记载,宋金议和后,南宋朝廷认为“边患”消弭,便着力发展内部经济,“务与民休息,禁网疏阔,富家巨室,竟造房廊,赁金日增”。这深层次反映了
A.民众生活幸福指数高B.南宋租赁经济盛行
C.经济再发展资金不足D.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2022-01-11更新 | 92次组卷 | 20卷引用:云南省普洱市西盟县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