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商业的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下表所示为1375~1790年中国白银比价的变化。影响这一时期中国白银比价变动的主要因素是
时间(年)黄金(两)白银(两)
137514
138515
139715
141317.5
148117
1573~162017~8
1628~1644110
1662~1700110
1790115

A.政府赋役征银的推动B.商业税成为政府的主要税源
C.王朝更迭造成市场动荡D.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占据优势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下表是先秦至汉盐价变化表,据此表可知表1
齐国、秦国汉文帝汉武帝东汉
100钱/石120-150钱/石300-1100钱/石400-8000钱/石
A.国家控制经济的力度增强B.秦汉时期的通货膨胀严重
C.汉代的经济逐渐恢复发展D.秦汉人口有较大规模增加
论述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下表是明朝前期部分进口货物交易情况统计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货物名称苏木胡椒乌木檀香
计量单位
规定价格500文3贯500文500文
与琉球贸易价格10贯30贯
与暹罗贸易价格5贯25贯40贯10贯
与满剌加贸易价格20贯40贯10贯

注:1贯=1000文;“—”表示数据缺失。

——据陈尚胜《开放与闲关·中国封建晚期对外关系研究》


对表中数据反映的历史现象进行合理的历史解释。(要求:表述成文、观点明确、论证充分、逻辑清晰)
2021-05-23更新 | 488次组卷 | 9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邹城市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5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下表所示是隋唐五代时期汉文商业契约文书(部分)的基本构成情况。据此可知,这一时期
A.商业贸易主体多元化B.人身依附关系逐渐松弛
C.经济史研究史料全面D.经济活动秩序趋于规范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明代松江地区农家收支情况如下表所示,对下表中的现象解读最合理的是
明前期明中后期
东部西部东部西部
收入7.5两62.5两35两80两
支出21.88两68.65两31.25两74.6两
收支相抵—14.38两—6.5两+3.75两+5.4两
A.松江地区实现了均衡发展
B.引进作物新品种提高了粮食产量
C.传统经济结构发生了质变
D.市镇经济的发展增加了农民收入
2021-06-01更新 | 1249次组卷 | 21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广东番禺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021·河北·模拟预测
名校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表是《水浒传》部分引文

引文出处
嘉佑三年瘟疫转盛。仁宗天子闻知,龙体不安,复会百官计议。向那班部中,有一大臣越班启奏。天子看时,乃是参知政事范仲淹(9891052年)。《水浒传》楔子
(宋江)清晨醒来较早,出来街上从县前过时看到了一盏明灯,仔细一看是卖汤药的王公来到县前赶早市,宋江撒谎道:“便是夜来酒醉错听更鼓”。《水浒传》第二十回
卢员外攻打东昌府,因遇没羽箭张清,吃了败仗。宋江前去助战,被张清用石子打中一十五员大将。《水浒传》第七十回
燕青和李逵入东京城看灯,两个手厮挽着,正投桑家瓦来。来到瓦子前……李逵定要入去。《水浒传》第一百一十回

从表中任意提取两条历史信息加以阐释。
2021-05-01更新 | 213次组卷 | 3卷引用:云南省昭通市大关县第一中学2023届高三3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下表绘画作品所反映的现象在宋代绘画中较为普,这一现象出现主要是因为
《纺车图卷》描绘了两位农村妇女纺线的情景,一位穿带补丁裤子、满面皱纹的老妇人,另一位中年妇女一边劳作一边哺乳
《杂剧打花鼓》表现的是两位底层女伎表演节目的场景。
《骷髅幻戏图》描绘了两位农村妇女,一位在给婴儿哺乳,另一位在逗小孩看傀儡戏。
《蚕织图》描绘的是农家妇女养蚕、织布的场景。
A.画学兴起,风俗画成为湖流B.妇女生产成为家庭的主要经济来源
C.商业发展,市民阶层的壮大D.民营手工业在手工业中居主导地位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下表是明清江南部分市镇的记载,它反映了明清时期

乌青镇

各处大郡商客投行收买

濮院镇

客商来自闽广、两湖,北方各地

朱家角镇

京声标客往来不绝

罗店镇

镇上商贾凑集,大多徽商,贩卖棉布

A.商业发展依赖商帮B.长途区域贩运盛行
C.市镇主导经济发展D.全国形成统一市场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下表为学者整理的14-17世纪中国米价的变化情况。据此可知,这一时期
期间每公石平均价格(公分银)每公斤银所能购得之米(公石)
14世纪后半期17.1958.17
15世纪前半期10.8492.22
15世纪后半期16.3561.16
16世纪前半期20.1949.52
16世纪后半期23.0043.48
17世纪前半期32.1931.07
平均18.0052.91
A.外来作物大量种植B.大米产量持续上升
C.土地兼并受到抑制D.白银的购买力下降
2021-03-11更新 | 690次组卷 | 10卷引用:第四单元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B卷·能力提升练)-【单元测试】高二历史分层训练AB卷(选择性必修3)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下表为不同史籍关于明代中后期江南商业借贷的记载。据此可知明代中后期,江南地区
人物地区事迹
吕玉无锡“向大户人家借了,几两本钱,往太仓、嘉定一路,收些棉花布匹,各处贩卖.走了四个年头,剩些利息”
何进贵淳安到徐家高价借贷,“寻一些买卖,待后起剩些利息还他,彼又得其所益,岂不是两相美乎?”
诸葛希孟泉州“与兄贷富人金,浮海为生”
歙上吴某锨县“以贫故,偕弱息贷富翁白金若干,贩盐来旌德”
A.政府支持民间借贷B.经济发展影响商业行为
C.抑商政策有所松弛D.因贫借贷成为社会主流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