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商业的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下表为晚明江浙地区所产棉布销售情况的有关记载。这反映出当时
内容出处
(松江)标布盛行,富商巨贾,操重资而来市者,白银动以数万计,多或数十万两,少亦以万计。叶梦珠《阅世编》
商贾贩鬻,近自杭、歙、清、济,远至蓟、辽、陕、山。万历《嘉定县志》
捆载舟输,行贾于齐鲁之境者常什六。嘉靖《常熟县志》
A.经济重心逐渐南移B.华北地区棉花生产落后
C.商业市镇大量兴起D.江浙地区棉纺织业发达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下表是某历史学习兴趣小组搜集的关于宋代经济的文献资料。对表中内容解释合理的是
序号内容出处
1“籴米买束薪,百物资之市”苏轼《东波全集》卷二四
2“每一交易,动辄千万,骇人听闻。”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二
3“货物之至中者无不售,且不问多少,一日可尽”范成大《吴船录》卷下
A.商品经济繁荣B.重农抑商政策废除
C.民族交融加强D.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2020-11-15更新 | 157次组卷 | 5卷引用:浙江省绍兴蕺山外国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下表为不同史籍关于明代中后期江南商业借贷的记载。据此可知明代中后期,江南地区
人物地区事迹
吕玉无锡“向大户人家借了,几两本钱,往太仓、嘉定一路,收些棉花布匹,各处贩卖.走了四个年头,剩些利息”
何进贵淳安到徐家高价借贷,“寻一些买卖,待后起剩些利息还他,彼又得其所益,岂不是两相美乎?”
诸葛希孟泉州“与兄贷富人金,浮海为生”
歙上吴某锨县“以贫故,偕弱息贷富翁白金若干,贩盐来旌德”
A.政府支持民间借贷B.经济发展影响商业行为
C.抑商政策有所松弛D.因贫借贷成为社会主流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下表是《北宋赋税结构表》(收入单位:万贯)。对此表解读正确的是
时间租税(正赋)收入征榷(国家专卖)收入商税收入农业税:非农业税
至道末(997年)2408.11167.740061:39
天禧末(1021年)2641.22670.0120440:60
熙宁十年(1077年)2021.34248.4868.828:72
A.征榷收入增长说明抑商政策有松动B.农业税比例下降说明农民负担减轻
C.非农业税比例增加导致商业日益萎靡D.商品经济发展推动赋税结构发生变化
5 . 下表所示为描述元代“击球”运动的史料。据此判断,这一运动有浓厚的
作者出处内容
熊梦祥《析津志》击球者,金之故典。而我朝演武亦自不废。常于五月五日、九月九日,太子请诸王于西华门内宽广地位……
朱有燉《元宫词百首》王孙王子值三春,火赤相随出内门。射柳击球东苑里,流星骏马蹴红尘
乃贤《羽林行》羽林将军年十五,盘螭玉带悬金虎。……园击球夸意气,西街走马扬飞尘
A.群众娱乐性B.官方垄断性C.通俗文艺性D.军事表演性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1823—1829年华亭—娄县地区经济结构表,阅读下表,对这一时期华亭—娄县地区的社会发展理解正确的是
就业结构(劳动力分布)GDP结构
第一类行业(农业、渔业)27%31%
第二类行业(纺织等手工业)56%33%
第三类行业(商业、服务业等)17%36%
注:华亭—娄县位于长江三角洲。
①江南经济多种经营兴盛   ②体现新的经济发展趋向
③突破了传统的经济结构   ④自然经济仍占优势地位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单选题-单题 | 困难(0.15) |
名校
7 . 下表是宋朝江南地区农村劳动力“溢出”的有关记载。这些现象
文献记载
《夷坚支癸》卷5
《神游西湖》
江南东路“乐平新进乡农民陈五,为翟氏田仆,每以暇时,受他人厢佣,负担远适”。
《夷坚支景》卷5
《郑回答》
“郑四客,台州仙居人,为林通判家佃户。后稍有储羡,或出人贩贸纱帛海物"。
嘉靖《惟杨志》卷8《户口志》扬州坊郭户绍熙年间(1190—1194)有4226户,到宝右四年达7975户,年增长率为13.4%o,远超同期全国人口年增长率。
A.反映了当时社会经济发展特点B.推动小农经济走向瓦解
C.动摇了传统的“重农抑商”政策D.导致我国人口分布不均
2021-05-08更新 | 3054次组卷 | 22卷引用:历史(天津A卷)-学易金卷:2023年高考第一次模拟考试卷
8 . 明清时期,土地买卖形式多种多样,如下表所示。这反映了
类型具体做法
活卖契约上写明“卖活契",卖方保留土地所有权,数年后可买回
找贴卖方有权要求买主在地价上升后进行补偿,反复几次后,原主才完全失去土地
绝卖通过立“绝卖契”等方式出卖土地,不允许赎回、找价

A.租佃制经营方式普及全国B.土地兼并屡禁不止
C.明清时期法制观念的强化D.商品经济日益繁荣
2020-12-29更新 | 61次组卷 | 2卷引用:通史模式第4讲古代中华文明的迟滞与转型——明清(鸦片战争以前)-高考历史二轮突破限时训练(中国古代史)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下表为《史记》对战国时期相关社会现象的记载。这反映出战国时期

记载

出处

宋国一庄姓商人开了酒铺,他“升概甚平”(称酒公平)“遇客甚谨”,还把酒铺招牌挂得很高,以招徕顾客,多做生意《史记·货殖列传》
“楚人有卖其珠于郑者,为木兰之柜,薰以桂椒,缀以珠玉,饰以玫瑰,辑以羽翠”《史记·田单列传》
A.商贩注重市场经营的技巧B.长途贩运贸易得到发展
C.商业受抑制的境况被改变D.经商理念源于社会生活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下表是明代米价表(摘编自彭信威《中国货币史》)
时期每公石平均价格(公分银)每公斤银能够得之米(公石)
14世纪后半期17.1958.17
15世纪前半期10.8492.22
15世纪后半期16.3561.16
16世纪前半期20.1949.52
16世纪后半期23.0043.48
17世纪前半期32.1931.07
平均值18.0052.91
分析表中信息可知,明代米价相对保持稳定。这主要得益于
A.农业生产技术的极大进步B.白银作为货币的广泛使用
C.资本主义萌芽的蓬勃发展D.长期繁荣安定的社会环境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