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商业的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下表是明代米价表(摘编自彭信威《中国货币史》)
时期每公石平均价格(公分银)每公斤银能够得之米(公石)
14世纪后半期17.1958.17
15世纪前半期10.8492.22
15世纪后半期16.3561.16
16世纪前半期20.1949.52
16世纪后半期23.0043.48
17世纪前半期32.1931.07
平均值18.0052.91
分析表中信息可知,明代米价相对保持稳定。这主要得益于
A.农业生产技术的极大进步B.白银作为货币的广泛使用
C.资本主义萌芽的蓬勃发展D.长期繁荣安定的社会环境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读下表,这反映出(               
记述出处
三十一年,……米石千六百。《史记·秦始皇本纪》
汉兴,接秦之敝,诸侯并起,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汉书·食货志》
(汉高祖)令民铸钱,……而不轨逐利之民,蓄积馀业以稽市物,物踊腾粜,米至石万钱,马一匹则百金。《史记·平准书》
A.秦朝苛政严重破坏社会生产B.汉初通货膨胀现象突出
C.商人逐利是市场失序的根源D.盐铁官营政策逐渐失效
3 . 下表为明朝和意大利市民阶层生活习俗状况
生活习俗明朝中后期意大利
追求新颖和出格,尽显奢靡之态材料和装饰奢侈华丽
讲究排场;多样化和精细化使用叉子(中世纪仅贵族使用);精细化
住、行民舍逾制;骑马、坐轿简朴
这反映了
A.东西方服饰文化相互影响B.新的经济形态迅速发展
C.封建等级观念受到了冲击D.新兴市民阶层崇尚奢侈
4 . 阅读材料,答问题

材料   下表是明代徽州地区土地交易契约中所使用的交易媒介统计表 单位:%

年代

宝钞

白银

谷物和绢布

1368—1398(明太祖)

78

12

10

1398—1402(明惠帝)

31.8

50

18.2

1402—1424(明成祖)

82.5

1

16.5

1424—1425(明仁宗)

66.7

0

33.3

1425~1435(明宣宗)

22.5

2.5

75

1435—1449(明英宗正统年间)

0

64.8

35.2

1450—1456(明代宗)

0

90

10

1457—1764(明英宗天顺年间)

0

93.9

6.1

1464—1487(明宪宗)

0

100

0

——据王天有高寿仙《明史:一个多重性格的时代》


概括指出表中所反映的交易媒介变迁的总体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对其做出合理的解释。
5 . 下表所列内容为中国某朝代所具有的一些特征。据此判断该朝代是
基本上解决了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棉花由边疆传入内地
沿海港口城市日益繁荣
儒学的思辨化
A.汉朝B.唐朝C.宋朝D.明朝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下表是唐宋时期岁入钱与物的数量变化。这些变化反映出这一时期
天宝八年天禧五年嘉佑年间元丰八年
钱(贯)2,000,00026,530,00036,822,54148,480,000
谷物(石)25,000,00029,830,00026,943,37524,450,000
布匹(匹)23,450,00014,558,0008,745,5351,510,000
A.农民所受剥削日益加重B.小生产者参与商品交换的活动增多
C.政府加大对农业的扶持D.货币在社会经济中的地位日益突出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下表为北宋赋税结构变化表,据此变化可知,当时的北宋赋税结构变化(单位:万两)
租税(正赋)收入征榷收入商税收入农业税:非农业税
至道末(997)2408.11167.740060:40
天禧末(1021)2641.22670.0120440:60
熙宁十年(1077)2021.34248.4868.828:72

A.传统经济结构已发生根本性变化
B.征收重税以限制商品经济的发展
C.赋税多元化改变了政府财政来源
D.征收赋税多元化促进了经济发展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下表为明清时期各地集市数量变化统计表(单位:个),由此表可知,明嘉靖到清道光年间
省区嘉靖至万历顺治至雍正乾隆至道光
直隶132527537
陕西(关中)143238264
江西459545976
福建(不含台湾)131205511
A.出现资本主义萌芽B.经济重心已逐渐南移
C.南北经济差距拉大D.农民与市场联系加强
9 . 下表为唐代诗歌中有关社会经济的记述。据此可以推知
记述出处
“有园多种橘,无水不生莲。”(唐)杜荀鹤《送友游吴越》
“中妇桑村挑叶去,小儿沙市买蓑归。”(唐)皮日休《西塞山泊渔家》
“结缆排鱼网,连樯并米船(商船)。”(唐)杜甫《舟中》
A.农业生产走向商品化
B.民间草市出现了繁荣
C.农业生产日趋专业化
D.重农政策得到了落实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下表为不同史籍关于魏晋时期社会经济的记述。据此能够得出的历史结论是
记述出处
竟湿谷以要利,作薄绢以为市,虽处以严刑而不能禁也。《晋书·食货志》
(北魏孝文帝时)犹以他物交易,钱略不入市。《魏书·食货志》
既耕以饭,亦桑贸衣,艺菜当肴,采药救颓。谢灵运《山居赋》
A.政府厉行重农抑商政策
B.商品交换范围不断扩大
C.政府垄断商业经营活动
D.商业发展呈现衰退趋势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