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工商业的管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有买及买(卖)殴(也),各婴(悬挂)其贾(价)。”

——《金布律》

则不壹歉疑者皆明壹之帝乃诏丞相绾法度量诰承黔首大安立号为皇帝公文书皇帝尽并兼天下

——秦始皇廿六年诏书

材料二 随着经济作物种植的扩大,以苏州府、松江府、嘉兴府、湖州府为中心的长三角地区,出现了棉作压倒稻作,蚕桑压倒稻作的新趋势。与此同时,在江南地区,朱泾、朱家角、罗店、南浔、菱湖、濮院、乌青、双林、盛泽等成为著名的棉花、生丝及丝绵纺织品集散地。各区域性商人集团的大量出现,各类富商大贾生活条件、生活观念的改变,也冲击着传统的社会观念。

——摘编自张敏英《明清商品经济思想研究》

材料三 社会主义为什么不可以搞市场经济,这个不能说是资本主义。我们是计划经济为主也结合市场经济,但这是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市场经济不能说只是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在封建社会时期就有了萌芽。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

——1979年邓小平《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秦代在工商业的管理中采取的措施,请辩证地分析这些措施对工商业发展产生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发展的表现,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从思想、文化角度指出明清之际“社会观念”变化的具体反映。
(3)阅读材料一、二、三,结合所学,有两个问题可供选择讨论:①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对计划经济、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的认识不断深化。请从理论创新的角度,分析总结20世纪80,90年代中国共产党人对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理论的探索。②“市场经济,在封建社会时期就有了萌芽。”试以平遥古城为例,写出全国第一家票号的名称及其历史价值;简述平遥古城建筑布局体现的文化内涵。
2020-03-21更新 | 199次组卷 | 4卷引用:“超级全能生”2020届高考选考科目浙江省3月联考(B) 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唐朝时期建有严密的仓廪制度,形成了正仓、太仓、转运仓、军仓、义仓、常平仓等组成的仓廪体系,敛集、储运、分配及调节从全国各地征收上来的实物。这反映出当时
A.长途贩运贸易发达B.农业商品化趋势加强
C.农业生产力的提高D.国家对经济有效管控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明初,规定工匠“轮班制”,各地工匠定期轮流到京师服役,每三年一班,每期无偿服役三个月,其余时间归自己支配,改变了元代工匠毫无自由、终年在官府监督下生产的做法。这示举措
A.促进了手工业的发展,推动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B.导致了私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主导
C.反映了封建国家对人民人身控制放松的趋势
D.提高了手工业者的社会地位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我国钱币自商代起源后,钱币形态经历了由低级向高级不断发展的过程。

时间特征
商晚期到春秋初期形态上比较原始;开启后世钢铸币先河;没有出现文字。
春秋初到战国晚期钱币上出现文字,以纪地为主;种类进一步增多;钱币的标准化为各国统治者所重视;出现圆形化趋势。
秦统一到唐中期由纪地变为纪重;钱币的形制初步统一;出现具有高级铸币形态性质的年号钱币;大小钱币的兑换进一步明确。
唐中期到清朝覆灭钱币的质地多样,宋朝出现纸币,明清时期以银为主;少数民族铸币深受汉族铸币的影响;对世界其他一些国家和地区产生重大影响。

——摘录自张宏明《钱币》

材料二1935年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各方面的具体工作逐渐展开,其中很重要的一项工作是金融调整。中国是个银本位国家。美国在三十年代前期采用的白银政策,严重地危害了中国金融。美国高价收购白银,致使中国白银大量外流。中国金融界受到世界白银价格波动的影响而动荡不稳,从而直接危害了中国国民经济的发展。财政部有鉴于此,决定充实中央、中国、交通三大银行资本,共计发行1亿元“金融公债”作为三行的基金。1935年11月3日,又推行法币政策。规定以三大行发行的法币代替市面上流通的银元,禁止白银在市面上流通。以后一切完粮纳税及公私款项的支付,一律禁用白银,同时宣布白银国有。这样,法币就成了全国统一的货币。法币的币值与银价脱离,不再受世界银价涨落的影响,从而稳定了金融。金融界的充实与稳定,银行放款的增加,使投资工业变得有利可图,这便刺激了资本家投资的欲望,从而促进了生产的发展。

——摘编自《1935年那段被遗忘的历史——南京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钱币演变的趋势并加以说明。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国民政府调整货币制度的原因并分析其积极作用。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汉武帝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募民自给费,因官器作煮盐,官与牢盆……敢私铸铁器,煮盐者,鈦左趾,没入其器物。”东汉的汉和帝继位(公元88年)后,宽缓为政,“罢盐铁之禁,纵民煮铸,入税县官如故……布浩天下,使明知朕意。”汉代盐铁政策的这种变化
A.有利于限制地方豪强势力的膨胀B.表明工商业者地位发生了根本变化
C.符合不同时期统治者的治国需求D.体现政府以征税制取代了抑商政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明初严禁一切私自贩卖盐斤行为,《大明律》规定“凡贩私盐者,杖一百,徒三年……拒捕者,斩”。弘治十三年(1500)则规定“贫难军民,将私盐肩挑背负,易米度日者,不必禁捕”,并昭告天下。这一变化
A.有利于社会矛盾的缓和B.杜绝了私盐贩卖现象
C.削弱了政府的社会控制D.实现私盐贩卖合法化
2022-05-16更新 | 10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届新高考历史考前冲刺卷(湖南专版)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汉武帝时期实行严格的盐、铁、酒类官营政策。汉昭帝即位后诏天下贤良文学,问民间所疾苦,皆对愿罢盐、铁、酒榷均输,务本抑末,毋与天下争利。汉昭帝取消了酒类专卖和部分地区的铁器专卖政策。这一变化
A.实质是巩固大一统国家的政策调整B.有利于推动西汉商品经济全面繁荣
C.标志着传统重农抑商政策重大转变D.推动私营手工业自由佣规模扩大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晚明社会变迁问题与研究》中说:明代中晚期,工商业的产值占国家总产值的一半以上,而农业人口实际上也已经少于人口总数的百分之五十,国家的税收却依然主要来自农业领域,商业税收基本没有变化,这种现象
A.表明经济政策的重大变化B.使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
C.加剧明朝面临的财政危机D.使海上走私贸易日益猖獗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9 . 汉武帝前期,地方上交中央的贡赋,“往来烦杂,物多苦恶,或不偿其费”。元封年间,武帝推行均输法,“谓诸当所输于官者,皆令输其土地所饶,平其所在时价。官更于他处卖之,输者既便,而官有利”。这一变化
A.加重了百姓负担B.增强了市场的活力
C.打击了富商大贾D.促使货币地租盛行
2021-04-30更新 | 92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宜宾市2021届高三三模文综历史试题
20-21高三上·全国·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汉文帝时铸四铢钱,且准许地方官府和私人仿铸。汉武帝时期废除旧币,铸五铢钱为法定货币通行全国,同时严禁地方官府和私人仿铸。这一变化
A.保证了货币制度长期稳定B.标志货币铸造规范化开始
C.表明国家财政根本好转D.强化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2021-04-19更新 | 97次组卷 | 4卷引用:2020年新高考全国一真题历史变式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