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工商业的管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中国古代的禁酒政策最早可以上溯到夏禹颁布的“绝旨酒”。汉初,丞相萧何制定法令禁“无故群饮”,除特殊的场合和饮酒日,不许三人以上者随意饮酒。实施严格之时对特殊场合和日子也有限制,如西汉时某些郡国特别规定:禁民嫁娶时以酒食相贺。汉代的“禁群饮”是周公《酒诰》政策的延续,所不同的是处罚措施由“予其杀”转变为“罚金四两”。据史料记载汉政府还曾多次禁酤(禁止买卖酒),如《汉书》卷五《景帝纪》:“中三年,夏旱,禁酤酒”。汉武帝天汉三年(公元前98年),中国古代第一次实行榷酒政策。榷酒,就是政府严格限制民间私酿自卖酒类,由政府独专其利。十七年后,又改专卖为征税,每升税四钱。榷酒税酒实质上是变相的“禁酒令”,顺应了时代要求。有汉一代,由于种种原因,酒禁的各项措施并不能得到彻底的实施。

——摘编自陈严《论秦汉时期的禁酒》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代禁酒政策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汉代禁酒政策的积极影响。

2 . 城市发展与社会进步

宋代苏州人口(户数)简表

年代

户数(每户以五口计)

人口密度(人/km2

史料出处

太平兴国五年(980)

35195

21

《太平寰宇记》

元丰三年(1080)

199892

104

《吴郡国经续记》卷上

宣和年间(1119一1125)

270000

161

《鸿庆居士集》卷二

德祐元年(1275)

329603

196

《姑苏志》卷一四

概述上表反映的宋代苏州人口的变化,指出导致变化的历史原因。

2018-09-13更新 | 96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东城区2018届高三二模文综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有买及买(卖)殴(也),各婴(悬挂)其贾(价)。”

——《金布律》

则不壹歉疑者皆明壹之帝乃诏丞相绾法度量诰承黔首大安立号为皇帝公文书皇帝尽并兼天下

——秦始皇廿六年诏书

材料二 随着经济作物种植的扩大,以苏州府、松江府、嘉兴府、湖州府为中心的长三角地区,出现了棉作压倒稻作,蚕桑压倒稻作的新趋势。与此同时,在江南地区,朱泾、朱家角、罗店、南浔、菱湖、濮院、乌青、双林、盛泽等成为著名的棉花、生丝及丝绵纺织品集散地。各区域性商人集团的大量出现,各类富商大贾生活条件、生活观念的改变,也冲击着传统的社会观念。

——摘编自张敏英《明清商品经济思想研究》

材料三 社会主义为什么不可以搞市场经济,这个不能说是资本主义。我们是计划经济为主也结合市场经济,但这是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市场经济不能说只是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在封建社会时期就有了萌芽。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

——1979年邓小平《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秦代在工商业的管理中采取的措施,请辩证地分析这些措施对工商业发展产生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发展的表现,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从思想、文化角度指出明清之际“社会观念”变化的具体反映。
(3)阅读材料一、二、三,结合所学,有两个问题可供选择讨论:①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对计划经济、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的认识不断深化。请从理论创新的角度,分析总结20世纪80,90年代中国共产党人对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理论的探索。②“市场经济,在封建社会时期就有了萌芽。”试以平遥古城为例,写出全国第一家票号的名称及其历史价值;简述平遥古城建筑布局体现的文化内涵。
2020-03-21更新 | 199次组卷 | 4卷引用:“超级全能生”2020届高考选考科目浙江省3月联考(B) 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冶铁业有悠久的历史,早在春秋晚期就已出现人工冶炼铁器……满清入关后,在废除明代各种阻碍工商业发展苛政的同时,采取一系列顺应社会经济发展的政策,历经康雍乾三朝之后,清代的冶铁业在规模和产量方面有了较大发展,技术也获得了相应提高,出现了超过明代遵化炉更大规模的冶铁炉。其炉状如瓶子,底厚3.5丈,高约1.8丈,身厚2尺有余,有肩门式的鼓风设备,“下铁矿时,与坚发相杂,车以机车从山上飞掉以入炉”,清代产铁地区主要有广东、四川、广西、江西、陕西等地,其中陕西、广西基本上是清代开发的新兴产铁地区。其铁产量据粗略估算最多时达5000万斤,超过了历代铁产量,1783年,铁矿开88处,位居当年正式向清政府申报纳课的矿厂之首,铁器制造方面,广东佛山镇擅长铸选精美的铁锅用熟铁抽制各种型号的铁线,并兼制钟鼎和兵器。此外,铁钉、铁针的制造闻名全国。

——摘编自齐涛主编《中国古代经济史》等

材料二 弗古尼亚在1620年曾建立一座炼铁炉,毁于1622年的种族战争,1645年,马萨诸塞建立了第一座炼铁炉。18世纪,北美冶铁业变得异常活跃。1775年,北美共有82座木质炼铁炉,每座的年生产能力为300吨生铁,总产量占当时世界产量的1/7。另外,有175座铁厂生产较为柔软的铁条。在美国革命前的10年中,从北美殖民地输往英国的生铁和铁条价值约为5000英镑。

当时英国本土冶铁业规模有限,因而鼓励北美殖民地发展炼铁业;但同时不准殖民地进行铁制品的加工,以免冲击英国国内工业。1750年英国制定《炼铁条例》,禁止殖民地兴建加工铁制品和炼钢的设施。不过,这条禁令并没有完全阻止北美殖民地铁制品加工业的发展,到18世纪70年代,在马里兰、新泽西和宾夕法尼亚,大约有100个以上的钢铁制品生产地,其产品在北美市场销售。

——摘编自刘绪眙、杨生茂总主编《美国通史》(第1卷)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推动清初冶铁业发展的有利因素。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概括清初和北美冶铁业发展的特点。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北美冶铁业发展的影响。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唐律疏议》规定,每年八月由户部验证度量衡器是否准确,合格者印署后,方可使用;使用不合规的量器,笞五十;致他人损失者,准盗论;监校官徇私不平,治罪。这表明唐代
A.诚信成为政府倡导的价值准则
B.城市商业活动受到严格限制
C.欺诈不实的商业行为十分普遍
D.政府垄断了度量衡器具制造
2019-05-27更新 | 420次组卷 | 17卷引用:【市级联考】湖南省永州市2019年高考第三次模拟考试 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三府督护州县官吏》(《大唐六典》卷30)关于州士曹司士参军职掌条有云:“凡州界内有出铜铁处,官未采者,听百姓私采。若铸得铜及白,官为市取,如欲折充课役,亦听之。”此史料反映出唐朝时(   
A.政府在官矿优先的前提下允许公私兼营
B.民营矿业可私自铸币以补充市场需求
C.市场上铸币金属的增多导致税制紊乱
D.私营矿业中出现了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

7 . 阅读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材料一钱荒主要还是表现在基层市场的细碎性贸易中。至于铜钱向官府集中,同时在民间(富豪)沉淀,又往海外流失,则是导致钱荒的直接原因。然而,宋代铜钱的钱面值(名义价值)小于其币材值(实际价值),导致铜钱不断退出流通领域,乃是造成上述状况的深层原因。而两宋政府逆历史潮流而动的“钱禁”和“铜禁”法令则加剧了钱荒和铜荒的程度。

——葛金芳《宋代“钱荒”成因再探》

材料二1843——1850年间银钱比价波动情势

年代银一两兑换制钱文数年代银一两兑换制钱文数
18431656.2318472167.44
18441724.1218482299.34
18452024.7418492354.98
18462208.3618502230.32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分析宋代出现“钱荒”现象的原因。

(2)请根据材料二,分析当时的中国出现了什么经济现象,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及影响。

2017-05-03更新 | 79次组卷 | 2卷引用:2017届齐鲁名校教科研协作体山东省、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高三下学期高考冲刺模拟(二)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