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市的变迁与城市的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市镇是在集市基础上发展形成的区域工商业中心。有学者对明清时期苏州府、松江府所属市镇的数量变化情况进行了统计(见如表),据此可反映出
年代1550年以前1551—1722年1723—1861年1862—1911年
苏州府102128157264
松江府59113167369

A.“苏湖熟,天下足”的经济地位形成B.重农抑商政策阻碍了商品经济发展
C.江南市镇经济呈现持续发展的态势D.近代通商口岸开放冲击了江南市镇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尤其是租佃制生产关系、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唐代的户籍制度早已不能适应新的形势,一种城乡分开、有产户无产户区分的新的户籍制度在北宋前期形成。……宋代在籍制度上单独设立城镇户口“坊郭户”。 坊郭户和乡村户户籍以有无常产(房屋及财产)划分为主户和客户,主户以常产多少划分为+等以承担赋税及科配(属临时性赋税)。但不少地方常将客户也划分在+等户内。……一等户中有些特别富有的,被称为“极户”“无比户”:高强户”;享有一定特权的‘官户”,也大都在一等户内;而包括官户以及州县的公吏和乡村政权头目中的上户,称为”形势户”,都是租佃制生产关承中的大、中地主,……坊郭客户为城镇介民,多为小商小贩,商业、手工业的雇工、邦工及富户的佣工;乡村客户则主要为佃户、主户的雇工、佣工等。

——摘偏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材料二   以客户为立体的流民(年饥或避兵他徒者),是社会治安的一大问题,更是户口统计、户籍管理的一大问题。宋朝规定:“居作一年,即听附籍。”即在一个地方居住一年,即被列入当地户籍,成为当地人口,并承担相应的赋税。……对于房郭流民,宋政府采取对流民进行登记的办法。负责登记的官吏,“每见流民,逐家尽底唤出本家骨肉,亲自当面审问真实人口,填写姓名口数”。流民离开之时,居停住人要主动报告官吏,销毁其临时户口。

——姜婷婷《宋代户籍制度探析》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指出宋代户籍制度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宋代户籍制度的影响及启示。
3 . 《中国城市发展史论集》对中国古代城市化率的变化情况有如下统计
朝代战国西汉南宋清(1820)
城市化率15.9%17.5%20.8%22.0%6.9%

南宋时期城市化率程度最高的原因包括
①国家统一,社会稳定
②坊市界限被打破
③政府不再实行重农抑商政策
④商业和海外贸易发展的推动
A.①②③
B.①②
C.①②④
D.②④
2019-06-22更新 | 297次组卷 | 4卷引用:福建省泉港二中2018-2019学年高一第二学期期末历史试卷
4 . 赵冈先生在《中国城市发展史论集》认为中国城市的发展有其自身的特点,他对中国古代城市化率的变化情况有如下统计:
朝代战国西汉南宋清(1820)
城市化率15.9%17.5%20.8%22.0%6.9%


表中唐朝时期城市化率程度较高的主要原因是
①国家统一,社会相对稳定
②城市中坊市界限被打破
③政府不再限制商业发展
④商品经济发展的推动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中国城市发展史论集》对中国古代城市化率的变化情况有如下统计:

南宋时期城市化率程度最高的原因是
①国家统一,社会稳定
②坊市界限被打破
③政府不再限制商业发展
④商业发展的推动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6 . 2

2为江南口岸城市人口(1891—1911年)统计。据此可知
A.江南城市化进程呈现不平衡性B.通商口岸经济发展迅速
C.苏州成为长江中下游区域中心D.江南自然经济瓦解加速
7 . 《中国城市发展史论集》对中国古代城市化率的变化情况有如下统计
时期战国西汉南宋
城市化率15.9%17.5%20.8%22.0%6.7%
请指出南宋时期城市化率程度最高的原因是
①国家统一,社会稳定   ②坊市界限被打破   ③政府不再限制商业发展   ④商业发展的推动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