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市的变迁与城市的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3 道试题
1 . 据北宋欧阳修等史学家编撰的《新唐书·百官志》记载:“凡市,日中击鼓三百以会众,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而散。”而唐代诗人王建有诗《夜看扬州市》写道:“夜市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对这两段材料的解读正确的是
A.前者是正史,后者是文学体裁,应以前者为准
B.前者是后世人编撰的,后者写于唐代,应以后者为准
C.两者所载内容均需经过进一步考证才能确定史料价值
D.两者记载的史实相违背,必有其一是伪史
2 . 下表是宋代部分学者留下的史料。据此可知宋代
材料来源
僦屋出钱号日痴钱,故赁取值者,京师人指为钱井经商陶谷《清异录》
开封“甲第星罗,比屋鳞次,坊无广巷,市不通骑”杨侃《皇畿赋》
自村疃而迁于邑,自邑而迁于郡者亦多矣洪迈《容斋续笔》
杭州“城郭广阔,户口繁伙。民居屋宇高森,接栋连檐,寸尺无空”吴自牧《梦粱录》
A.城市建设布局紧凑B.人口的流动规模大
C.城市经济效应增强D.城乡经济呈一体化
3 . 草市在我国起源很早,东晋时建康(南京)城外就有草市。史料记载“草市多在城郊、水陆要道,可能起初为买卖秣草与燃料之场所,故名之,后乃扩大为定期集市。”材料表明草市
A.是专门买卖秣草与燃料的场所B.拓展了商业活动的空间
C.其出现说明坊市制度瓦解D.都兴起于水陆交通要道
4 . 用以下两则史料进行互证,可以说明北宋开封城

诸门桥市井已开……酒店多点灯烛沽卖,每分不过二十文,并粥饭点心,亦间或有卖洗面水,煎点汤茶药者,直至天明……更有御街州桥至南内前,趁朝卖药及饮食者,吟叫百端。



(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
A.城市经济繁荣B.海外贸易发达C.纸币广泛流通D.水陆交通便利
2021-09-13更新 | 87次组卷 | 1卷引用:第11课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课后案)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史料记载,南宋的杭州城“自大内和宁门外,新路南北,早间珠玉珍异及花果时新、海鲜、野味、奇器、天下所无者,悉集于此,以致朝天门、清河坊、官巷……食物店铺,人烟浩穰。其夜市……扑卖奇巧器皿、百色物件,与日间无异。”这反映了南宋的杭州
A.商业活动仍遵循严格的坊市制度B.娱乐贸易场所、商业辅助机构兴盛
C.商业活动受时空的限制已经较小D.售卖的商品主要满足皇室贵族需要
6 . 用以下两则史料进行互证,可以说明北宋开封城
A.城市经济繁荣B.海外贸易发达
C.纸币广泛流通D.水陆交通便利
17-18高一下·江苏南通·期末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史料实证——宋代“市”的发展)诗歌是时代风貌的体现,下列能证明宋代“市”发展状况的诗句是
A.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B.市人日中集,于利尽锥刀
C.勒坊内开门,向街门户,悉令闭塞
D.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2020-09-16更新 | 98次组卷 | 8卷引用:【全国市级联考】江苏省如皋市2017~2018学年度高一年级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调研历史试题
8 . 下列史料描述的是中国古代某一朝代在经济领域中出现的一些新气象。据此判断,这一朝代应该是
1其首都在都城结构上,不再有先前的那种坊、市之间的严格区分
2某年宣布不禁夜市,商业活动不再有时间限制……至于“耍弄处”,营业“通宵不绝”
3某皇帝初年,益州(今四川成都)十六户富商联手发行一种钱券,称为“交子”

A.汉朝
B.唐朝
C.宋朝
D.明朝
2019-10-18更新 | 92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忠县拔山中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据史料记载,从商朝开始,平民一日吃两餐,分别在早上7—9时和下午15—19时。然而到了宋朝,开封市民入夜后会再吃一餐,由此形成一日三餐的习俗。推动这种变化的直接因素是
A.坊市制突破,城市经济的繁荣
B.农业的发展,粮食产量的增加
C.政府注重民生,关注市民健康
D.对外交流频繁,受西方的影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下表为不同史料关于古代“城”的产生的历史记述。据此可知
“城郭沟池以为固。”《礼记·礼运》
“民保于城,城保于德。”《左传·襄公七年》
“城为保民为之也。”《谷梁传·隐公七年》
“城者,所以自守也。”《墨子·七患》

A.最初的“城”具有军事防御性质
B.商业发展是“城”产生的主要原因
C.城市承担经济和文化中心的职能
D.城市规划体现了以人为本设计理念
2019-02-03更新 | 865次组卷 | 17卷引用:【全国百强校】福建省厦门外国语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