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秦汉的商业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1 . 民营工商业在西汉初年已有相当发展,但汉武帝以后民间资本被迫大量向农业转移,以田庄为主要载体,以农为主、工商为辅。这种变化说明当时
A.自然经济阻碍工商业发展B.政府开始实行重农抑商
C.中央加强了对经济的控制D.私商已经成为商人主体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秦始皇在痕琊石碑文中明确写了“上农除末”“黔首是富”。汉代不准商人“衣丝乘车”“仕宦为吏”。但商品经济的发展,必然会引起不同社会阶层人们社会地位的变化。拥有强大经济实力的商人们为谋求政治地位的改变,积极地向仕途迈进。宋徽宗宣和年间,茶商郑良“交结阉寺以进,至秘阁修撰广南转运”。朱熹之父朱冲“以常卖为业”而致富,“既拥多赀遂交结权要”。宋人笔记《萍州可谈》中记载:近岁富商庸俗与厚藏者嫁女,亦于榜下捉婿,厚捉钱以饵士人,使之俯就。”

——何莉《唐宋商人社会地位变化研究》

材料二   在通商口岸地区,弃农弃学而经商逐渐成为风气。“同光以来,人心好利益甚,有在官而经营商业者,有罢官而改营商业者。”1864年,署上海道丁日昌就曾出示:茶商人等赶紧来沪开设茶栈,广为设法招徕,多多益善,以利商贾而裕国课。所有经过沿途地方,如遇茶商船只,妥为照料,毋得羁阻留难。”自咸丰、同治以后,在官方谕旨章奏中,就常把“商”与指称士大夫的“绅”并举为社会的有力阶层,无论何事,首先推列“绅商”以为倡导。有的商人还靠捐纳得到官职,成为集官、商、绅为一身的社会有力人物。

——夏晓萱《晚清通商口岸的变迁:以商人、女性及城市生活为视角》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指出中国历史上商人谋求政治地位的手段。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近代中国商人地位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
2020-09-09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皖北名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
3 . 下图为不同时期的部分货币,据图可知,其形制变化的共同原因是
A.铸铁技术的进步B.商品交易的需要
C.审美观念的不同D.国家统一的推动
2020-07-09更新 | 14164次组卷 | 151卷引用:安徽省宿州市泗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4 . 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时代变迁,英国经济政策不断变化,同时也在深刻影响世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重商主义学派是现代早期经济学的主导学派,产生于15世纪,全盛于16、17世纪,瓦解于18世纪下半叶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兴盛时期,……主张国内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和控制。

——张学博《重商主义的主要观点及启示》

材料二   英国工业革命发生最早,其特点是始终自发和分散地进行……然而这也有其自身的好处:自由自在地进行工业革命,不受国家干预,更有利于散在民间的大量资本的利用,从而在整体上仍然构成一场规模宏大的经济革命。

——谭天宇《亚当·斯密“自由主义”经济思想与英国工业革命》

材料三   观察下列图片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16、17世纪欧洲重商主义学派兴盛的原因。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工业革命后直至20世纪80年代英国经济政策所发生的变化。

(3)比较材料三中的图1和图2,从东西方经济交流地位变迁的角度提取有效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除自然因素外其变迁的政治、经济原因。

2018-11-26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六安市舒城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统考(期中)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商业初兴之时,只有现在所谓定期贸易。《易经·系辞传》说:神农氏“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就指这一事实。所运销的,多数是奢侈品,所以专与王公贵人为缘。“子贡(卫国大商人、孔子弟子)结驷连骑,束帛之币,以聘享诸侯,所至,国君无不分庭以与之抗礼”(《史记·货殖列传》),“交通王侯,力过吏势”(《汉书·食货志》),此等商人,看似势力雄厚,其实和社会的关系,是比较浅的。

——摘编自吕思勉《中国通史》

材料二 从农村上市的绝大部分货物进入定期集市或正规市场,通常这类集市或市场为周围20到30个村服务。也有例外,但是这种格局直到19世纪后期是普遍的,因为当时城镇人口较少集中于少数大的中心城市,较多在于有定期集市的地方。大多数农户居住在离集市半天路的范围之内,在阴历规定的日子里,大批商人、掮客和小贩轮流到这些集市上来。众多的天主和卖主为价格争执不休,这表明价格竞争是激烈的。每一个县有许多商人在竞争,以致没有哪一个买主能垄断市场。

——摘编自《剑桥中华民国史》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中国古代早期商业发展的特点及中国近化商业出现的新变化。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中国古代商人“和社会的关系,是比较线的”与近代商业出现新变化的原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