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宋元的商业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9 道试题
1 . 南宋临安“盖东门绝无民居,弥望皆菜圃”;南宋杨万里诗云:“未到衢州五里时,果林一望蔽江湄。”南宋方志记载,“昆山县西三里处有东西杨庄,皆产瓜。”这些可用于研究南宋时期(     
A.南方地区土地所有权的变更B.人口迁徙改变经济重心
C.农产品商品化程度得到提升D.传统重农抑商政策废弛
2 . 婚姻不问阀阅,直求资财,是宋代比较普遍的现象。庆历年间,身任馆阁之职的凌景阳,与酒店富户孙氏女结婚;吏部侍郎孙祖德,娶富人妻,以规有其财。哲宗年间,许州豪民盖渐,家资巨万计,女三人,“有朝士之无耻者,利其财,纳其仲为子妇”。这反映了(     
A.市民兴起瓦解传统伦理B.传统观念因追求财富而质变
C.理学的影响力逐步衰微D.商品经济发展冲击婚姻观念
2023-05-03更新 | 1026次组卷 | 10卷引用:河北省唐县第二中学2024届高三9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下图是南宋后期临安府(今杭州)陈宅书铺刊印的《唐女郎鱼玄机诗》,卷尾刊印的“临安府棚北睦亲坊巷口陈解元宅刊",对刻书坊起到了一定的宣传作用。这一做法(     
A.表明活字印刷术成为主流B.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
C.体现了商人社会地位提高D.加强了社会的文化氛围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如表所示为宋代出口商品的种类。这说明宋代(     
纺织品,有绢、帛、锦缎、五色茸(丝线)等蚕丝产品,还有蕉布、葛布、生苎布等麻织品
陶瓷品,有碗、坛、瓮,罐、盆、钵等。为了扩大瓷器外销,福建泉州地区的瓷窑还专门生产特种瓷器以应外国需要
金属及其制品,如铜钱、铁块(条)及铜器、金银饰品等
日用品,有漆器、绢扇、针、梳、伞、席以及笔、墨、书籍等
粮食(主要是稻米)和副食品,如茶叶、糖、酒
A.长途贩运兴起B.抑商政策松弛C.生产技术发达D.南北经济平衡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宋代按照房屋、地产课税及经营资本多少把市民阶层划分十等,但重视节日之风与节日消费行为却不分贫富。富者极尽奢华,贫者“积累假借,更易新衣”。这表明(     
A.社会阶层流动加快B.城市发展刺激消费观更新
C.土地买卖频繁进行D.市场需求刺激纺织业发展
6 . 1270年,忽必烈将国内商税定为“三十分取一之制”,以银四万五千锭为额。到1289年,腹里商税增为二十万锭,江南商税增为二十五万锭。元武宗更是直言:“海道里官粮交运将大都里来的,(是)最打紧的勾当。”这侧面反映出元朝时(     
A.海外贸易获得长足发展B.全国性道路网初步形成
C.南方经济占有重要地位D.白银成为基本支付手段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南宋后期,《袁氏世范》在分析士大夫子弟可就之业时,虽然仍将习儒登进士而致富贵视为首选,将私塾教师作为第二选择,但同时也将代书人、巫医、僧道、农业、商业、技术等作为养生之计。这反映出来宋代(     
A.商人社会地位得到提高B.经济发展冲击传统观念
C.市民兴起瓦解传统伦理D.政府商业政策发展变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唐宋时期,商贸活动十分发达,贸易范围广大,交易额度也随之迅速上升,商业和商品的流通的扩大,客观要求流通中的货币量与之相匹配。而唐朝以来产生的钱荒问题一直延续到宋朝,且北宋民间藏币蔚然成风,更加剧了钱荒严重性。此段材料可以用来说明(     
A.政府放松对经济的管制B.商人的地位有了显著提高
C.纸币的产生具有必然性D.江南市镇经济的快速发展
9 . 宋代以前,城市中的非农业人口没有单独列为户籍,城乡人口的划分在户籍上没有多大的差别。宋代,“坊郭户”(城市民户)作为法定户名出现,政府将其单独列籍定等,不仅包括居住在州府城、县城和镇、市的人户,也包括居住在州县城外新的城市居民区草市的人户。这一转变从侧面说明宋代(     
A.城乡经济的差距日益扩大B.工商业者的社会地位有所提高
C.重视维护市场秩序的规范D.商业税收成为政府的重要财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北宋时有工商业行会160个左右,绝大多数设在开封,以致“京师百物有行”。官府若需物资,皆可责令行会筹办,若开封城中并无经营此种商品的商家时,则先成立相应行会,再摊派采购任务。同时官府还会将积存的物资按官定价格,售与行会令其出卖。这一现象(     
A.提升了工商业的竞争力B.加重了城市商户经营压力
C.加速了官营经济的发展D.强化了官府对市场的管理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