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宋元的商业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 道试题
1 . 两宋时期,江南、两浙、福建和四川诸路,种茶的园户极多。甘蔗的种植则集中在四川、广东、两浙、福建4路。苏州太湖的洞庭山,共3000户居民,“多种柑橘、桑麻,糊口之物,尽仰商贩”。这反映了当时(     
A.农业生产专业化趋势加强B.区域间市场需求存在差异
C.重农抑商政策发生了改变D.人口变动影响作物的种植
2 . 宋朝海外贸易中,输出的商品主要是丝织品、瓷器、漆器、铁器等,输入的商品以香料、犀角、象牙、珊瑚、珍珠等为大宗。政府每年从海上进口贸易中获利颇丰。这表明,在宋朝(       
A.进口商品成为基本生产资料B.开辟了海上丝绸之路
C.外贸成为国家税收主要来源D.手工业生产较为发达
2022-06-16更新 | 13822次组卷 | 107卷引用:山西省运城市稷山县稷山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书肆(古代书店兼刻书作坊)晚唐以前多集中于洛阳、长安,固定于市,销售对象多为士大夫阶层。随着雕版印刷的普及,宋代浙江、福建、江西等地的城市街市中书肆日盛,所刻的书目除传统经典外,还有通俗文学读物,供普通民众阅读。导致这一变化出现的根源是
A.雕版印刷术推广B.江南地区经济发展
C.文化重心的南移D.科举考试范围扩大
2022-05-23更新 | 444次组卷 | 10卷引用:山西省运城市景胜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A卷)
4 . 唐宋时期,今湖北丹江口市、房县中低山区普遍烧畲(烧荒种地),种植茶桑、麻等经济作物,出现茶麻桑共生共长的景象,至宋蔚而为“桑麻蔽山”。房州竹山县“郭带堵水,水通汉江,舟船往来,商贾所凑也”。据此可知,唐宋时期该地区
A.粮食种植面积不断扩大B.农业经营实现了规模化
C.茶桑麻占据种植业主导D.商品经济获得一定发展
2022-05-18更新 | 15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运城市2022届高三下学期5月考前适应性测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我国古代士大夫深受儒家思想熏陶,一向在作品中乃至生活中避免谈“钱”“俸禄”等话题。但宋代一些文学家却打破了这一禁忌,如宋初著名文学家、“八年三黜”的一代诤臣王禹偁就屡屡让“俸钱”成为自己诗歌的话题。如《自笑》:“年来失职别金銮,身世漂沦鬓发残。贫藉俸钱犹典郡,老为郎吏是何官。”对此较为合理的解释是
A.宋初理学尚未成为士大夫们的主流思想B.强谏贬官是王禹偁相对贫困的主要原因
C.不避讳谈钱体现了士人理性的人格特点D.商品经济的发展使“向钱看”成为时尚
2022-03-24更新 | 410次组卷 | 7卷引用:山西省晋城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9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北宋农学家曾安止的《禾谱·序》记载:“春夏之间,淮甸荆湖,新陈不续,小民艰食,豪商巨贾,水浮陆驱,通此饶而阜彼乏者,不知其几千万亿计。”这说明当时
A.赋税沉重导致农民生活困难B.农业生产出现地域化分工
C.商帮主要从事长途贩运贸易D.地区间粮食转运贸易兴盛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宋代商业政策实现了由重视专卖榷利向注重征收商税的转变,即“以税代利”,其透露了一种信息,即国家承认和保护私有商业,商人只要照章纳税,就可以自由兴贩。此外,皇帝还经常下达禁止乱征杂税和乱摊杂役的诏书。宋代此举
A.推动了抑商政策的废止B.有利于雇佣关系的发展
C.旨在加速工商阶层分化D.改善了商业经营的环境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北宋中期以后乡村出现了受雇于高豪之家的代役人,顶替雇主到地方官府当差。募役法实行后,这一类代役人大部分被国家认可,南宋时渐成常态。代役人现象的普及
A.反映了商品经济发展B.加剧了乡村阶层对立
C.削弱了基层治理能力D.加速了农村人口流动
2021-11-09更新 | 1446次组卷 | 32卷引用:山西省长治市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9 . 2021年7月,“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成功列人《世界遗产名录》。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泉州文化遗产(部分)及价值贡献表注:●核心贡献;○辅助贡献

文化遗产组成部分价值贡献
制度保障多元社群运输网络生产基地
官方制度海神信仰社会精英宗教人士中外商人产业平民码头航标制瓷冶铁
市舶司遗址
天后(妈祖)宫
泉州文庙及学宫
开元寺
伊斯兰教圣墓
德化窑址
安溪冶铁遗址
江口码头
六圣塔

——摘编整理自《泉州商贸中心》

材料二13-14世纪意大利商人开始向中国进发,威尼斯商人马可·波罗家族来到中国,热那亚商人在泉州建立了“商站”。意大利商人通过与中国的直接和间接贸易,掌握了在欧洲出售东方商品的垄断权。意大利商人从英、法等地运回羊毛,在本土组织呢绒生产,将呢绒运到地中海东岸地区销售以取东方的商品。呢绒制造业在意大利北部城市迅速崛起。出于海上贸易和争夺制海权的需要,威尼斯和热那亚等城市都建立了自己的舰队,造船业也随之兴起。在商业的实践中,意大利商人形成一套完整的商业谋略和经商方法。例如在商业活动中实行“委托制”、“股份制”,同时“海上保险业"、“票据"支付方式等也逐渐开展起来。……地中海区域的商业出现了空前繁荣的景象并对欧洲历史发展起到过重要的促进作用,西方史学把上述现象称之为“地中海商业革命”。

——摘编自微博作者《“泉州一威尼斯”时代》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泉州成为宋元时期世界海洋商贸中心的历史背景。
(2)对材料一表格中的泉州文化遗产进行分类并概括其历史价值。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地中海商业革命”是如何推动欧洲历史发展进程的。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就宋代整个市场情况看,由一系列的城市、镇市和墟市组合而成的区域性市场,自小而大地发展起来了。这些市场可分为:以汴京为中心的北方市场,以东南六路为主的东南市场,由广南东西路组成的两广市场等。货币的发展是宋代商业发展在深度上的一个重要标志。在宋代,金、银、铜钱和铁钱是主要货币。铜钱不仅在国内和周边各族之间流通,也在南海诸国流通。随着商业信贷关系的发展,宋代最先产生和使用了交子。

——摘编自漆侠《宋代经济史》

材料二 经过“商业革命”,欧洲已经快速富裕起来了。相应地,对贵金属的需求和供应空前增加;有了早期的银行信贷业务;出现了经过政府批准的各种股份公司、商业机构;每个国家都建立起自己统一的货币,以适应贸易和工业的需要。“商业革命”的深入发展与近代民族国家在欧洲成为普遍现实几乎是同步的。所以,在“商业革命”后期,所有民族国家都把“商业革命”抓在自己手里。这样“重商主义”也就应运而生了。

——摘编自陈乐民等《欧洲文明扩张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商业发展的特点并分析其成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近代欧洲“商业革命”产生的影响。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宋代商业发展和欧洲“商业革命”带来的启示。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