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四大经济区的形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史记,货殖列传》将天下分为关西、关东、江南及龙门——碣石以北四个经济区。关西、关东(“关”指崤山和函谷关)是天下财富的生产地与聚集地,江南(长江中下游南岸)一带维持着农业生产方式,龙门——碣石以北(塞北)基本为畜牧业生产区。这可以说明当时
A.经济发展深受环境影响B.经济重心开始逐渐南移
C.政府经济管理水平提高D.社会经济结构得到优化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汉时期的长久统一为农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保障。秦、汉政府鼓励农民垦荒,调动了农民开发土地的积极性,而铁农具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也使更大面积的土地开发成为可能。土壤耕作技术、水利灌溉技术、作物栽培技术、蚕桑培育技术都比前代有了明显的提高。此外,黄河流域出现了水稻的种植,麦、菽也在南方有了一定推广,单位粮食生产量较先秦时期也提高了3倍左右。黄河套区、河湟谷地、河西走廊、天山南部以及长江中下游等地区逐渐成为新的粮食产区。

——摘编自王双怀《关于秦汉农业的若干问题》

材料二   西晋末年,北方陷入了少数民族割据混战的局面,中原地区人民被迫四处流迁。而东晋的建立,为南迁百姓提供了一个庇护所。在南迁人民的影响下,南方农业的生产工具和耕作技术获得了较大的提高,使得南方自然条件的优越性得以体现。此外,麦、菽等北方农作物在南方大量种植,使江南地区由水稻一收转向稻麦双收,粮食产量大幅度增加,长江流域成为重要的粮食产区,江南地区的经济地位也日益提高。

——摘编自刘璐《试析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的特点》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汉时期农业快速发展的具体表现。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魏晋时期江南地区成为重要粮食产区的原因。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认识
2022-03-05更新 | 472次组卷 | 20卷引用:河南省洛阳市强基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大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学者许倬云认为,东汉时期长江流域、四川盆地及东南地区的人口增长非常显著。政府通过移民,使人口最为密集地区的人口压力大为减轻。许倬云的分析主要强调,汉代人口分布的变化
A.加快了少数民族内迁的步伐B.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C.有利于中国社会的平衡发展D.缓解了边境的危机
2022-02-25更新 | 199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明中叶以后,夙以丝织业发达著称的苏州和福州,所用蚕丝主要仰仗湖州;松江棉织业的原料虽然也用本地种植的棉花,但大多数都由山东、河南运来。这反映出当时
A.区域分工比较明显B.农作物种植结构多样化
C.经济作物种植广泛D.工商业市镇的发展迅速
2021-05-07更新 | 11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洛阳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明清时期江南形成了四大专业产品产区:运河沿线粮区,沿袭传统不变;濒江沿海棉区,盛产原料棉花或成品纱布;太湖周边桑区,主产蚕桑丝绸;苏南浙西山区则业是竹木茶纸产区。明清江南经济格局形成主要是由于
A.地域性商人群体的出现B.明清时期对外贸易的兴盛
C.区域性农业生产的发展D.农副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
6 . 清代两湖地区的米粮生产与供应直接影响着江南地区的米价波动。江南米粮转运中心苏州“来船稍阻,入市稍稀,则人情惶惶,米价顿长数倍”。这一现象客观上反映了
A.江南农村经济逐步走向没落
B.两湖地区成长为中国经济中心
C.长江中下游地区粮食供不应求
D.区域分工与经济联系的密切
7 . 两宋时期,江浙地区是全国粮食倚重之地,而到明清时期,江浙不少地区粮食已不能自给,需从湖广一带输入,但“买不尽松江布,收不尽魏塘纱”却是当时十分流行的谚语。这种变化说明江浙地区
A.经济结构出现转型
B.生产方式发生质的变化
C.自然经济开始瓦解
D.手工业生产出现专业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1748年乾隆的一道上谕说:“浙西一带地方所产之米,不足供本地食米之半,全籍江西、湖广客贩米船,由苏州一路接济。”这反映出当时
A.经济重心移至湖广江西
B.苏州已经成为交通枢纽
C.经济作物开始广泛种植
D.江浙地区出现产业转型
9 . 下列符合四大经济区特点的是(  )
①山东、山西地区是传统的农业区 ②龙门碣石以北属传统的畜牧业或半农半牧区 ③江南地区在中国古代一直属于落后的经济区域 ④汉代江南地区的经济开发相对缓慢
A.①②③④B.①②③
C.①③④D.①②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