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四大经济区的形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8 道试题
20-21高三上·江苏南通·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南宋时,谚语云:“苏湖熟,天下足”。明朝时,松江、苏州二府,棉作压倒稻作,“邑之民业,首藉棉布”,嘉兴、湖州二府,蚕桑压倒稻作,“蚕或不登时,举家辄哭”。清朝时出现了“江浙百姓全赖湖广(湖北湖南)米粟”的现象。这些变化表明
A.江南地区农业结构有所调整B.湖广地区成为全国经济重心
C.江南地区商业格局发生变化D.湖广地区农业得到显著发展
2020-10-14更新 | 93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2021届高三上学期教学质量调研(一)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北宋时期,各路均设转运使负责把地方财赋转运到中央。但江淮荆浙发运使不是一个普遍设置的官职,而是一个特别的职务,只管发运淮南、江南、荆湖与两浙六路的粮食到首都地区。对此合理的解释是,北宋时期
A.南方地区得到普遍开发B.长途贩运贸易高度发达
C.政治重心南移趋势明显D.区域经济格局发生变化
3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北魏到隋唐,均田制绵延了300多年,保留了大量的国有小农,但这一制度到唐中叶已经崩溃。宋代不立田制,国家不再干涉土地财产关系的变化,结果是租佃关系盛行,成为主导的土地经营形式。宋代佃户人身自由,法律上也和主人有基本的平等地位……地租形式主要是分成租和定额租。分成租随整个产量的多少而波动,所以地主还对土地的经营加以干预。而定额租则佃农可完全自主经营……有人估计,宋代的亩产量比唐代要提高1.5倍。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鱼鳞册始行于洪武二十年。量度田亩方圆,次以字号、悉书主名,及田之丈尺,编类为册,状如鱼鳞,号曰“鱼鳞图册”。先是,诏天下编黄册,以户为主,详具旧管、新收、开除、实在之数为四柱式。而鱼鳞图册以土田为主,诸原坂、坟衍、下湿、沃瘠、沙卤之别毕具。鱼鳞册为经,土田之讼质焉。黄册为纬,赋役之法定焉。

——钱穆《国史大纲》

材料三:据史载:“(明末清初)吾邑地产木棉,行于浙西诸郡,纺绩成布,衣被天下,而民间赋税,公私之费,亦赖以济。”“妪晨抱纱入市,易木棉以归,明旦复抱纱以出,无顷刻间,织者日成一匹,有通宵不寐者。田家收获,输官偿外,未卒岁,室庐已空矣。其衣食全恃此。”故一旦商贩阻塞,棉花和棉布滞销,农民经济的运转就会出现危机。

——郑学檬《简明中国经济通史》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北魏到宋朝农民身份的变化及其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二、三分析明代黄册、鱼鳞图册的历史作用和明清时期农业经济的主要特征。
(3)根据三则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农业生产关系变化带来了哪些影响。
2020-01-10更新 | 85次组卷 | 1卷引用:宁夏银川市宁夏大学附中2019年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如图为隋唐大运河示意图。隋唐大运河是中国古代南北交通的大动脉,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下列关于隋唐大运河开通的历史背景中,叙述正确的是
A.江南经济获得了显著发展B.海上丝绸之路的繁荣发展
C.南北方成为全国经济重心D.西方水利工程技术的传入
2020-01-01更新 | 124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贵阳市第一中学2019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清代两湖地区的米粮生产与供应直接影响着江南地区的米价波动。江南米粮转运中心苏州“来船稍阻,入市稍稀,则人情惶惶,米价顿长数倍”。这一现象客观上反映了
A.江南农村经济逐步走向没落
B.两湖地区成长为中国经济中心
C.长江中下游地区粮食供不应求
D.区域分工与经济联系的密切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明代以前,江南的苏松杭嘉湖五府是全国最大的谷仓。明中叶以后,江南则渐需从外地购入粮食,康熙皇帝有言,“谚云:湖广熟天下足,江浙百姓全赖湖广米粟”。这一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应是江南
A.大面积种植经济作物
B.受到倭寇侵扰的破坏
C.遭受长期的自然灾害
D.可耕地面积大量减少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湖广地区以种粮为主,而山东、河南许多农民则以种棉为业;苏州、福州发达的丝织业所用的生丝,要从湖南运来;而松江的棉布业,又要靠山东、河南出产的棉花。”这主要说明明中期以后
A.涌现出一批新兴工商业市镇
B.生产部门间地域分工趋势日渐明显
C.出现了资财雄厚的豪商大贾
D.男耕女织的传统社会分工开始打破
2019-04-18更新 | 258次组卷 | 18卷引用:2017届甘肃省高三第二次诊断考试文综历史试卷
8 . 读明代内阁大学士籍贯分布表,该表所能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
                                                                   南方                                            北方
南京浙江福建四川广西江西湖广广东北京山东山西河南陕西
272611922212517135112
                                                                    114                                                     48

A.说明经济重心已经转移到南方
B.南方科举考试推行得好,因而通过考试进入朝廷当官的人就多
C.明代中国的文化重心在南方
D.说明南方人比北方人更适合八股取士
2019-01-30更新 | 1020次组卷 | 1卷引用:2011-2012学年江西省南昌市高三调研测试历史试卷
9 . 明清时期两湖地区的移民运动,不仅持续时间长,而且规模庞大。下表为当时长久迁居该地区的移民原因分类表。在这四类移民中,前三类占绝大多数。据此可以推断
A.战乱与移民迁徙无关
B.长江流域开发重心向中上游转移
C.强制性移民占比较大
D.政府的传统政策制约了区域开发
2018-12-11更新 | 120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河北省衡水中学2018届高三下学期第8周周考文综-历史试题
10 . 两宋以来,民间流传“苏湖(今江浙地区)熟,天下足”的谚语;明嘉靖后,“湖广(今湖南湖北地区)熟,天下足”成为当时的普遍认知。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A.封建政府的发展战略调整B.江浙地区经济出现衰退
C.经济重心转移至湖广地区D.江浙经济结构根本改变
2018-11-23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校级联考】福建省福州八县一中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