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四大经济区的形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秦汉社会经济史》一书中载有:“楚有江汉川泽山林之饶,江南地广,或火耕水水耨,民食鱼稻,以渔猎山伐为业,果蓏蠃蛤,食物常足,故砦窳偷生而亡积聚,饮食还给,不忧冻饿……吴东有海盐章山之铜,三江五湖之利,亦江东之一都会也,豫章出黄金,然堇堇物之所有,取之不足以更费。”据此可知,秦汉时期
A.男耕女织成为生产经营的基本模式B.南方经济发展呈现地域特色
C.人口大规模迁移推动江南地区开发D.自然资源丰裕促进商业繁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有西方学者这样说:“这个名为‘大运河’的水路交通网……它将中华文明紧紧地联 系在一起,这个紧密程度是欧洲人想都想不出来的……”此观点旨在说明京杭大运河
A.利于增加政府财政收入B.有助于巩固国家统一
C.加快了经济重心南移步伐D.便利中央对江南的控制
3 . 西汉时期,江南地区无明确疫情记载,但长江以北地区却发生了11次之多。这表明
A.南方重视疫病的防治B.北方战乱不断灾害频仍
C.疫情与人口密度相关D.南方政治秩序相对稳定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明清时期江南形成了四大专业产品产区:运河沿线粮区、濒江沿海棉区、太湖周边桑区、苏南浙西山区木茶产区。该格局的形成主要反映当时
A.经济重心正在南移B.全国性交通网络形成
C.对外贸易迅速发展D.农业区域专业化发展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清代两湖地区的米粮生产与供应直接影响着江南地区的米价波动。江南米粮转运中心苏州“来船稍阻,入市稍稀,则人情惶惶,米价顿长数倍”。这一现象客观上反映了
A.江南农村经济逐步走向没落
B.两湖地区成长为中国经济中心
C.长江中下游地区粮食供不应求
D.区域分工与经济联系的密切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明代以前,江南的苏松杭嘉湖五府是全国最大的谷仓。明中叶以后,江南则渐需从外地购入粮食,康熙皇帝有言,“谚云:湖广熟天下足,江浙百姓全赖湖广米粟”。这一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应是江南
A.大面积种植经济作物
B.受到倭寇侵扰的破坏
C.遭受长期的自然灾害
D.可耕地面积大量减少
7 . 宋代以来“苏湖(常)熟,天下足”之谚的广泛流传……明代中叶这种情况发生改变,农户农业经营的重点已不在种植粮食作物的“田”,而在种植经济作物的“地”,有所谓“多种田不如多种地”的新的价值取向……这一现象表明了
A.长江三角洲地区农业的衰退
B.农村地区经济结构缓慢转变
C.“苏湖”地区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D.“苏湖”地区对外贸易发展的需要
2018-06-07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凉山木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宋代以后的中国古代的民间信仰中,陕北地区主要以祭祀掌管行云布雨之权的龙王为主,杭嘉湖地区则以祭祀蚕神嫘祖较为普遍,闽广地区一般主要供奉保佑海上平安的妈祖。这种现象反映了
A.迷信思想影响经济发展
B.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明显
C.南方经济已经超过北方
D.民间信仰信众具有广泛性
9 . “天下之盛,扬为首”,唐朝后期扬州成为全国最繁华的工商业城市,经济地位超过长安、洛阳,这表明
A.中国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B.扬州地理位置优越
C.扬州已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D.南北经济趋向平衡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从南宋到明代中叶,珠江三角洲一直是粮食出口区。清代中叶,按耕地数和人口计算,即使只利用一半的耕地,该地粮食供应本应充足。但事实上,广东全省每年需从广西、湖南等地输入稻谷400万石左右,至少一半是供应珠海三角洲的。清代中叶珠海三角洲缺粮的主要原因是
A.区域间长途贩运兴盛
B.重农抑商政策的松动
C.农业生产结构的变化
D.工商业市镇蓬勃发展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