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四大经济区的形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史记,货殖列传》将天下分为关西、关东、江南及龙门——碣石以北四个经济区。关西、关东(“关”指崤山和函谷关)是天下财富的生产地与聚集地,江南(长江中下游南岸)一带维持着农业生产方式,龙门——碣石以北(塞北)基本为畜牧业生产区。这可以说明当时
A.经济发展深受环境影响B.经济重心开始逐渐南移
C.政府经济管理水平提高D.社会经济结构得到优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有西方学者这样说:“这个名为‘大运河’的水路交通网……它将中华文明紧紧地联 系在一起,这个紧密程度是欧洲人想都想不出来的……”此观点旨在说明京杭大运河
A.利于增加政府财政收入B.有助于巩固国家统一
C.加快了经济重心南移步伐D.便利中央对江南的控制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古有神话传说“神农氏教民播种五谷”“黄帝教民养蚕缫丝”。这主要反映中华文明的核心是
A.农业为主的农耕文明B.商业、贸易的海洋文明
C.机械为主的工业文明D.采集、狩猎的游牧文明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南宋时,谚语云:“苏湖熟,天下足”。明朝时,松江、苏州二府,棉作压倒稻作,“邑之民业,首藉棉布”,嘉兴、湖州三府,蚕桑压倒稻作,“蚕或不登时,举家辄哭”。清朝时出现了“江浙百姓全赖湖广(湖北湖南)米粟”的现象。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A.工商业发展推动了江南地区农业结构调整
B.清朝湖广地区已经成为了全国经济的重心
C.农产品商品化进程促进了资本主义的萌芽
D.外来作物的引进促进了湖广地区农业发展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明清时期江南形成了四大专业产品产区:运河沿线粮区,沿袭传统不变;濒江沿海棉区,盛产原料棉花或成品纱布;太湖周边桑区,主产蚕桑丝绸;苏南浙西山区则业是竹木茶纸产区。明清江南经济格局形成主要是由于
A.地域性商人群体的出现B.明清时期对外贸易的兴盛
C.区域性农业生产的发展D.农副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明清时期江南形成了四大专业产品产区:运河沿线粮区、濒江沿海棉区、太湖周边桑区、苏南浙西山区木茶产区。该格局的形成主要反映当时
A.经济重心正在南移B.全国性交通网络形成
C.对外贸易迅速发展D.农业区域专业化发展
7 . 清代两湖地区的米粮生产与供应直接影响着江南地区的米价波动。江南米粮转运中心苏州“来船稍阻,入市稍稀,则人情惶惶,米价顿长数倍”。这一现象客观上反映了
A.江南农村经济逐步走向没落
B.两湖地区成长为中国经济中心
C.长江中下游地区粮食供不应求
D.区域分工与经济联系的密切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明代以前,江南的苏松杭嘉湖五府是全国最大的谷仓。明中叶以后,江南则渐需从外地购入粮食,康熙皇帝有言,“谚云:湖广熟天下足,江浙百姓全赖湖广米粟”。这一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应是江南
A.大面积种植经济作物
B.受到倭寇侵扰的破坏
C.遭受长期的自然灾害
D.可耕地面积大量减少
9 . 唐朝后期由于关中地区经济的衰退,漕运困难,皇帝多就食洛阳。这种现象
A.导致唐朝由盛转衰
B.促使政府加强对黄河下游的管理
C.推动政治中心的东移
D.表明经济重心已经转移到南方
2018-08-26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宜昌市县域优质高中协同发展共合体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10 . “北人避胡多在南,南人至今能晋语。”对唐朝张籍的这句诗理解最准确的是
A.北方人大多害怕胡人
B.南方人与北方人有不同的特点
C.北方人为躲避战乱大量南迁
D.南北的语言融合比较好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