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原人口外迁和经济重心南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4 道试题
1 . 下图反映了魏晋时期江南地区经济发展的原因之一是(       
A.江南社会相对稳定B.江南自然条件优越
C.北方人口大量南迁D.南方政权重视农业
2023-11-06更新 | 24次组卷 | 23卷引用:北京市房山区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汉代某地区“地广人稀”,到南北朝时期逐渐发展为“民多田少”。这一地区位于下侧示意图中的(     

   

A.①B.②C.③D.④
2022-09-08更新 | 6060次组卷 | 71卷引用:2022年新高考北京卷历史真题
3 . 魏晋时期,江南涌现出一批“千金之家”,他们“僮仆成军,闭门为市,牛羊掩原隰(新开垦的田地),田池布千里。”唐朝曲辕犁在江南地区的水田推广使用,提高了犁地的速度;同一时期,“盐铁转运使在扬州,尽斡利权,判官多至数十人,商贾如织。”对上述现象解释合理的是
A.南方经济发展水平超过北方B.江南开发促进经济较快发展
C.南方文化进步带动经济发展D.江南商业发展居于全国首位
2022-04-01更新 | 1435次组卷 | 15卷引用:北京市房山区2022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4 . 识读下表,分析这一时期全国人口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年份全国户数全国人口
609890万户4600万
626290万户1600万
A.北方人口的大量南迁B.政权更迭、混战不息
C.安史之乱与藩镇割据D.朋党之争和黄巢起义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新唐书·食货志》记载:“关中号称沃野,然其土地狭,所出不足以给京师、备水旱,故常转漕东南之粟。”此记载反映出(     
①关中地区的农业日益衰落②唐朝的政治重心逐渐东移
③大运河成为维持唐朝廷的生命线④南方地区已经得到相当程度开发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6 . 如图是中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主要产粮区示意图。该时期是

A.秦汉时期B.隋唐时期C.宋元时期D.明清时期
2021-07-08更新 | 9423次组卷 | 100卷引用:2023年北京高考历史真题变式练习中国古代史
7 . 隋朝大运河(如图所示),南起余杭,中经江都、洛阳,北到涿郡,将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联系起来。可见,隋朝大运河
A.使全国经济重心转移到南方
B.便利南北方的经济文化交流
C.使北方的商品生产逐渐陷入低迷
D.推动了东部沿海对外贸易的繁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2020年11月,中国国家博物馆策划的“舟楫千里一一大运河文化展”向公众开放.下面两幅地图分别为隋唐和元朝时期的大运河示意图,两个时期的大运河在历史上所起的共同作用是
A.推动了政治经济中心南移B.促进了关中与江南的交流
C.有利于保障都城物资供应D.减轻了南方人民赋税负担
2021-07-01更新 | 56次组卷 | 20卷引用:北京市海淀区2021届高三一模(期中)历史试题
9 . 据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载:“西北士大夫遭靖康之难,多挈家寓武陵……四方之民云集二浙,百倍常时。”又据庄绰的《鸡肋篇》载:“建炎之后,江浙湖闽广,西北流寓之人遍满。”据此可得出的结论是当时
A.经济重心南移已经完成B.南方土地兼并现象严重
C.中原地区经济急剧衰退D.社会环境影响人口分布
2021-05-01更新 | 323次组卷 | 19卷引用: 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10 . 东晋、南朝时期,大量南迁士人,相聚而居,保持原籍贯和地区。政府推行了设置侨州郡的政策,于是在南方出现了大批北方的州郡名,只是加上一个“南”字。如在京口设立南徐州,在江乘设立南琅琊郡与南临沂县。这一政策
A.反映了对国家统一的愿望B.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
C.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D.缓和了东晋以来的民族矛盾
2021-04-21更新 | 1829次组卷 | 17卷引用:北京市北京亦庄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Ⅱ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