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原人口外迁和经济重心南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 道试题
1 . 《宋书》记载:“至于元嘉末……兵车勿用,民不外劳,役宽务简,氓庶繁息,氓庶(百姓)繁息,至余粮栖亩,户不夜扃,盖东西之极盛也。”由此可知,此情景得益于
A.江南优越的自然条件B.区域经济的迅猛发展
C.北方带来的先进技术D.长期处于和平的环境
2 . 《宋书》(记载南北朝时期“刘宋”政权历史的书)中写道:“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此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①北方人口大量南迁   ②南方气候有利于农业发展
③经济重心南移   ④北魏孝文帝改革大力推动
A.①②③B.①②C.①③④D.②③④
2021-01-06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第十一高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学程考试历史试题
3 . 《宋书》是记载南朝第一个王朝刘宋历史的史书,其中有一段描述:“至于元嘉末……荆城跨南楚之富,扬部有全吴之沃,鱼盐杞梓之利,充仞八方,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对这一时期南方经济发展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大一统的局面为经济发展提供了相对安定的环境B.南宋时,经济重心的南移
C.北方长期战乱,南方相对安定D.少数民族之间的不断融合
4 . 据《史记》记载,汉中期以前,“楚越之地,地广人稀”,百姓“无积蓄而多贫”。而据《宋书》记载,南朝前期江南已经“地广野丰”“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这一变化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A.江南地区社会相对安定B.南北经济趋于平衡
C.江南商品经济得到发展D.先进生产技术传播
2020-11-06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长春外国语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文科)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司马迁在《史记》中描述江南“地域辽阔,人烟稀少”;《宋书》(南朝)记载:“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A.曲辕犁在江南的推广B.江南经济的持续开发
C.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D.家庭手工业发展迅速
2020-09-10更新 | 614次组卷 | 19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第二十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宋书》记载;“至于元嘉末……兵车勿用,民不外劳,役宽务简,氓庶繁息,………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荆城跨南楚之富,扬部有全吴之沃,鱼盐杞梓之利,充仞八方,丝绵布帛之饶,覆衣无下。”材料反映的现象
A.主要得益于全国统一、安定B.是各民族人民共同开发的结果
C.是政府重视对外贸易的结果D.为元朝完成全国统一奠定基础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朝代南方北方
人口(户)及占全国户口数的比例人口(户)及占全国户口数的比例
西汉247068519.8%998578580.2%
唐朝392041543.2%514852956.8%
北宋1122476062.9%662429637.1%

——据杨远《西汉至北宋中国经济文化之向南发展》

材料二   朝廷在故都(东京开封)时,实仰东南财赋,而吴中(江苏)又为东南根柢。语曰:苏常熟,天下足。

——《陆游集》

材料三   《元史》记载:元朝的行省“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在元代以前中国主要以“山川形便”来划分行政区……从元代开始,采取“犬牙交错”的原则,任意将自然环境差异极大的地区拼成一个省级行政区,削弱地方的经济、文化认同感。

——摘编自李治安《行省制度研究》


(1)材料一、材料二分别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
(2)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概括从西汉至南宋我国经济发展的趋势,并说明其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元代行省制的特点及影响。
2020-12-10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理)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周以前的主要经济区是在黄河中下游平原地区;从西周开始,泾渭流域成为新的经济区;春秋战国时期,各国因地制宜,发展生产,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五大经济区;两汉时期关中地区和关东地区的经济获得了长足的进步,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北方黄河流域基本经济区,而南方江淮地区则相对落后。

——摘编自齐涛《中国古代经济史》

材料二   安史之乱至宋初,北方人口在连年战乱中急剧减少。而一些北人南下的集结区人口不但没有下降,反而有所增长。于是拥有大批劳动力的江南地区的广袤土地被开发,众多水利工程相继建成,经济的发展很快超过了北方。据《宋史食货志》记载,宋初只从江淮漕运数十万石米至京,太平兴国初达四百万石,大中祥符时已达七百万石;南宋迁都临安,行政中心所用米也是由两浙路及江东路供给。

——摘编自林敏《唐宋时期经济中心南移的地理基础》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周至两汉时期地区经济发展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宋粮食的来源区并分析原因。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古代区域经济发展的趋势。
9 . 《宋书》(记载南北朝时期“刘宋”政权历史的书)中写道:“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此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①北方人口大量南迁                         ②南方气候有利于农业发展
③江南地区土地肥沃                         ④北魏孝文帝改革大力推动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020-01-18更新 | 242次组卷 | 22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第五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0 . 《晋书·食货志》记载:“(中原)大疾疫,兼以饥馑,百姓又为寇贼所杀,流尸满河,白骨蔽野。……汉人遭遇亘古未有的劫难,中原成为胡人牧马之所……”据此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历史上中原人口南迁的第一次高潮的原因有:(     
①中原地区社会动乱;                            ②中原地区出现饥荒和瘟疫;   
③少数民族内迁;                                     ④汉族统治阶级内乱
A.①②③④B.①②C.①②③D.①②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