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原人口外迁和经济重心南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1 . 图1、图2、图2分别为中国古代汉、唐、明清时期的商业中心分布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概括图中商业中心分布的变化所反映的历史现象,并对此历史现象作出合理的历史解释。
2 . 元朝运河的开通和长途海运航线的开辟(见如图),在当时主要是为了
A.加强南北经济、文化交流B.弱化对南方的控制
C.镇压沿河、沿海人民反抗D.将南方的财赋北运
2020-12-29更新 | 92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三明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12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下面两图分别为现代学者研究的唐朝主要诗人及宋朝主要词人在现代地图上的分布情况。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比较两图,提取一项有关唐宋诗人(词人)分布变化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4 . 图1、图2、图3分别是唐代、宋代及清代各地书院数量分布示意图(注:图中的数字代表的是各地书院的数量)。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据邓洪波《中国书院史》


(1)比较图1和图2,指出宋代书院分布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
(2)结合图3和所学知识,说明清代书院发展带来的影响。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大运河修建之后,成为南北经济交流的要道。唐朝中后期又在沿线相继开凿了不少运河漕渠,主要分布情况见如图。据如图可知,当时

A.南方经济影响力上升B.交通设施趋于完善
C.经济区域化趋势增强D.政治重心发生转移
2020-05-10更新 | 301次组卷 | 16卷引用:陕西省榆林市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7 . 历史地图包含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信息,比较《唐代诗人分布》和《宋代词人分布》图,二者的差异可以说明
A.民族融合利于社会文化繁荣B.地域的差异逐渐影响文化特点形成
C.宋代经济文化发展优于唐代D.经济重心的南移带来文化重心南移
2019-05-28更新 | 540次组卷 | 17卷引用:【校级联考】福建省德化一中、永安一中、漳平一中2018-2019学年高二年下学期第一次联考(5月)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历史地图包含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信息。

                  图1 东汉十四州示意图                         图2     唐开元十五道示意图
比较图1、图2,提取两项有关汉唐间历史变迁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2019-01-30更新 | 4475次组卷 | 31卷引用:福建省莆田市第七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隋唐时期,以洛阳为中心,建起众多皇家粮仓(见下图),其中含嘉仓至唐天宝八年总储粮量约为5833400石,被称为中国古代最大的粮仓。这反映了

A.均田制推行防止了土地兼并B.隋唐时期对农民剥削最沉重
C.大运河开通有利于南粮北运D.隋唐结束分裂北方长期稳定
10 . 右图是某一时期的诗人分布示意图。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一现象反映了
A.政治重心南移趋势明显
B.理学的影响力不断扩大
C.中原地区经济急剧衰退
D.经济发展促进文化兴盛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