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原人口外迁和经济重心南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0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北宋初期,人口主要分布在黄河流域的河北西路和河北东路(今属河北省),河方路(今属山西省),永兴军路和秦凤路(今属陕西省),京东西路、京西北路和京西南路(今属河南省),约占全国人口的30. 66%。之后,这些地区的人口所占比重逐渐下降,至公元1102年,下降到29.7%左右。南方的南浙路和江南东路(今安徽省、浙江省、江苏省、上海市等地)、荆湖南路(今湖南省)、荆湖北路(今湖北省)和江南西路(今江西省)、福建路(今福建省)等地,人口所占比重则从27.87%上升到39.76%。到了北宋后期,全国已经有将近2/3的人口居住在南方。两宋之际,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区为四川以及江苏的长江南岸地区。到南宋后期,黄河中下游5省区(陕西省、山西省、河南省、山东省、内蒙古自治区)人口数量下降到仅占全国人口的11.24%,而长江流域6省市(湖北省、湖南省、江西省、安徽省、江苏省、上海市)的人口比重则上升至61.27%。

——摘译自《太平寰宇记》《元丰九域志》等


阅读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阐述。 (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江南地广人稀(稀),饭稻莫鱼,或火耕而水耨…不待贾(买卖)而足…无积聚而多贫。是故江淮以南,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

——《史记》

材料二   我国古代南北方人口统计

朝代南方北方
人口(户)占全国户口数比例人口(户)占全国户口数比例
西汉247068519.8%998578580.2%
唐代392041543.2%514852956.8%
北宋1122476062.9%662429637.1%

——摘编自杨远《西汉至北宋中国经济文化向南发展》


(1)根据材料一,概括江南地区经济发展状况。
(2)根据材料二,归纳西汉至北宋我国人口变化特点。综合上述材料及所学,分析这种特点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2022-11-14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宝鸡市教育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下图是中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主要产粮区示意图。该时期
A.小农经济形成B.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C.科举制度创立D.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2022-05-10更新 | 89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4 . 读东汉后期和唐朝前期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县城数量表(单位:座)。该表反映了
项目东汉后期唐朝前期
黄河流域765669
长江流域342611

A.南方经济超过北方经济B.北方经济遭到严重破坏
C.经济重心南移的趋势D.封建自然经济衰落
2022-05-10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理科)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关中地区水陆交通不甚便利,江淮米谷运转入都颇为困难,故隋唐两朝,当关中地区发生天灾,物产不足以供给帝王宫卫百官俸食之需时,“则帝王往往就食于洛阳”,逐渐相沿成例。这种现象折射出
A.国家财政制度亟须改革B.政治中心东移的趋势
C.交通条件决定城市地位D.南方经济地位的提升
2022-04-30更新 | 1451次组卷 | 17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6 . 据《宋书》记载,刘宋时期“荆城跨南楚之富,扬部有全吴之沃,鱼盐杞梓之利,充仞八方,丝锦布帛之饶,覆衣天下”。这表明当时
A.北方人民大量南迁B.南方商业更加发达
C.江南地区得到开发D.经济重心完成南移
7 . 据《新唐书·地理志》记载,安史之乱后全国兴修水利工程80余处,其中南方70余处,仅江南一道即有50处,占全国总数的近60%。这表明唐后期
A.江南成为全国经济重心B.南方经济有了较大发展
C.南北经济差距越来越大D.北方社会经济日益衰退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朝代人口迁移史实
秦朝“徙天下富豪于咸阳”,移民十万戍五原、云中和五岭地区。
西汉移民充实关中,对河套地区、河西走廊,青海及新疆中部屯垦移民。
东汉末年黄河中下游人民向南迁至长江流域或向北迁至长城沿线甚至辽东。
三国时期招抚流民,发展屯垦﹐并尽量从境外招收,劫掳人口,充实劳动力。
两晋南北朝黄河流域广大人民被迫大规模迁移至江淮流域。
唐朝中后期安史之乱爆发,人口南迁大潮继续,南方人口规模第一次等同北方。
两宋黄河流域大量居民向长江流域迁移。
元朝长江中下游地区居民为躲避战乱大量向珠江流域迁徙。
明朝徙江南百姓于凤阳,迁山东民众于河北,徙沙漠遗民屯田北平附近,徙江西农民于云南湖广等。明初为了巩固边防,还组织了大规模的移民屯垦戍边。
清朝因大陆人口压力增大,设“招垦局”,从而引起对台移民的高潮。

——据葛剑雄《中国人口发展史》等整理


从材料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信息,围绕中国古代人口迁移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9 . 有学者指出:“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一个重大事件,也是迄今经济地理格局的一次巨大变迁。”中国经济重心南移是哪一时期的突出现象
A.三国时期B.隋唐时期C.宋元时期D.明清时期
10 . 东汉末年至魏晋之际,关中、中原两大经济区的人口急剧减少,北方士民纷纷背井离乡,举家南迁。此后南方许多荒原变成肥田沃野,荆扬的洞庭、鄱阳、太湖流域成了谷仓地带,有些地方甚至出现了“三熟之稻”。这说明当时人口南迁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A.造成了南方人多地少的矛盾B.促进了江南经济的开发
C.加剧了南北矛盾和割据状态D.完成了经济重心的南移
2021-10-20更新 | 451次组卷 | 23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铁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