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原人口外迁和经济重心南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 道试题
1 . 下图为唐天宝元年(742年)人口密度图。这反映出当时(     
A.户籍管理更加严格B.南方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C.全国人口大幅增长D.南方开发程度超越北方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图1东晋十六国形势图

图2早期殖民扩张示意图


移民是人口在不同地区之间的迁移活动的总称,不同历史时期移民的方向不同,目的不同,影响也不同。请根据图1、图2并结合所学知识,在答题卡的两幅图中分别用箭头标示出一个移民的方向,并说明方向标示的理由。(要求∶方向标示明确,理由充分,表达清晰。)
4 . 对比图1、图2中汉武帝时期和南北朝时期我国农牧分界线的变化。这一农牧分界线的变化
A.缘于北方农业耕作技术退步B.反映南北经济逐渐趋于平衡
C.体现南方游牧经济发展迅速D.说明政局变化影响经济格局
2022-02-17更新 | 957次组卷 | 14卷引用:山东省菏泽市郓城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2021高三上·全国·专题练习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5 . 漕运是中国古代一种十分重要的水上运输方式。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漕运始于先秦,最初规模有限,主要为军事行动服务。先秦时期,各诸侯国纷纷开挖运河,如吴国开凿的堰渎、胥浦和邗沟,魏国开凿的鸿沟,齐国开凿的淄济运河等。唐宋以后中央集权的运行体系日趋完善,北宋的汴梁、南宋的临安、元朝的大都、明清时期的北京都是重要的人口聚居区。……政治中心与经济中心出现分离的趋势,为保证京师的供给,需要源源不断从南方调运粮食,这项任务逐渐成为漕运最重要的职能。

——摘编自陈忠海《古代漕运与“河海之争”》

材料二   

       图一 西汉水运图                                                                      图二 北宋漕运图


   图三 元朝漕运图

材料三   漕运作为实物赋税的运输形式持续存在,始终成为政治中心紧扣、牵绊经济发达之区的绳索。……朝廷逐渐认识到漕粮运输具有的对于地方的调控意义和价值,越来越多地利用漕粮征派、运输来进行社会制衡,使漕运在经济功能之外也成为王朝用作区域社会调控的政治手段。……漕运客观上引发了区域社会经济格局的变动,促进了运河经济带的产生。

——摘编自吴琦《中国古代漕运空间变动的历史意义》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从先秦至明清中国古代漕运在职能上的变化。
(2)比较材料二中图一、图二、图三漕运在方向上的变化。结合所学,分析导致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
(3)根据材料三,说明漕运对中国古代社会的新影响。
2021-08-07更新 | 142次组卷 | 4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十八校2021-2022学年高一4月联考历史试题
6 . 图1、图2分别为西汉、宋朝经济分布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图1 西汉经济分布图


图2 宋朝经济分布图


根据材料,指出与西汉经济分布相比,宋朝经济分布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对此进行解释。
2021-11-02更新 | 162次组卷 | 5卷引用:单元复习03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过习题】-2022-2023学年高一历史单元复习过过过(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
7 . 下面两图分别为现代学者研究的唐朝主要诗人及宋朝主要词人在现代地图上的分布情况。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比较两图,提取一项有关唐宋诗人(词人)分布变化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8 . 据史书记载,从隋朝大业元年的进士科算起,到光绪三十一年正式废除,科举制整整绵延存在了1300周年,在国内外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图1、图2、图是中国古代三个历史时期(唐代、两宋、元代)的科举状元籍贯统计部分摘录表。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从图1、图2、图3任选两图,提取图中科举状元籍贯分布等信息,指出与其相对应的历史时期,并说明理由。
9 . 从图一到图二的历史变迁反映了
A.地方治理日益混乱B.政治中心的南移
C.经济格局发生变化D.中央体制的调整
10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图1和图2分别是秦汉、隋唐时期京城至南海边的交通干线示意图。



问题: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隋唐从京城至南海边新的交通干线形成的背景。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