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重农抑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1 . 《管子·治国》里说:“末作奇巧禁则民无所游食,民无所游食则必农,民事农……则国富。”“今为末作奇巧者,……舍本事而事末作,则田荒而国贫矣。”这反映出
A.当时农业主导地位开始动摇B.封建人身依附关系不断削弱
C.重农抑商政策具有历史渊源D.农民与市场的联系日益密切
2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耕夏耘,秋获冬藏……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朝令而暮改。当具有者半贾而卖,亡者取倍称之息,于是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偿责者矣。

——西汉·晁错《论贵粟疏》

材料二   北宋苏洵说:“耕者之田资于富民……而田之所入,己得其半,耕者得其半。”到了明清时期,多实行定额地租,佃农所交地租,多的占到收获物的80%。

材料三   上自绅富,下至委巷工贾胥吏之俦,赢十百金,即莫不志在良田。

——清·陶煦《租核·推原》


(1)材料一反映了怎样的土地制度?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劳动者“卖田宅鬻子孙”的原因。
(2)概括材料二反映的土地经营方式。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清时期这种经营方式大规模发展的主要原因。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中现象出现的政策原因,并分析这种现象对明清经济发展的危害。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北宋前期,统治者提倡江南江北不同农作物的”参植”,要求各地官吏大力宣传,并制定了如由北方官府供给南方所缺的粟、麦.豆的种子,北方种稻免其租等优惠政策。其主要目的是
A.提高粮食产量
B.增加政府的财政税收
C.改变积贫积弱的局面
D.维护国家统一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中国全史》提到“春秋战国时期,商贾的抬头成为社会结构是否改弦易辙的问题。握有权力的王侯守住了他们的地位,利用原有的社会价值标尺——贱商,把这个新兴富裕阶层打击下去。”由此可知
A.农业是国家繁荣稳定的保障
B.财富的集聚冲击社会阶层的稳定
C.商人流动性冲击小农经济
D.商业发展冲击中央集权
2017-09-08更新 | 242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庄河市高级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   明代与西北少数民族实行茶马互市制度。朱元璋洪武(1368~1398年)年间实行了金牌制度,使中央政府有效地控制了西北地区的茶马互市。在当时,金牌具有法律作用,任何个人是不允许染指茶马贸易的,民间贸易在严厉取缔之列:“私茶出境,与关隘不讥者,并论死”。明初的这种规定得到了严格执行,对舞弊走私者严惩不贷,即使对王公贵族也不例外。……巡茶御史刘良卿说:陕西地区设立三茶马司以收茶易马,“虽以供边军征战之用,实以系番夷归向之心”。

材料二   弘治三年明廷接受御史李鸾的建议,允许西宁、河州和临洮三茶马司招集商人运茶,只是规定每位商人运茶不得超过3000斤,而官府收缴其中的40%的实物,剩余部分则允许商人自由出售。这实际上是中央政府承认了民间民族贸易的合法性,茶马互市中的“民市”也就名正言顺地有了一席之地,对于政府来说也是有坐收其利之功效。明朝中叶以后,日益兴盛的民间茶马贸易,成为各族贸易往来的主流。

——以上材料均摘自《政府专卖制度及其漕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朝初期“茶马互市”政策的目的。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朝中期以后“茶马互市”政策的变化及原因。

6 . 《吕氏春秋·上农》:“民舍本而事末则其产约(财产轻便),其产约则轻(容易)迁徙,轻迁徙,则国家有患,皆有远志,无有居心。……”这段话的核心思想是
A.民贵君轻B.重农抑商
C.施行仁政D.闭关锁国
2016-11-27更新 | 488次组卷 | 27卷引用:辽宁省大石桥市第二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初考试历史试题
7 . “重农抑商”政策得以长久实行的根本原因是
A.适应了自给自足自然经济的需要
B.中国一向具有重视农业的优良传统
C.中国人口众多,解决吃饭问题是当务之急
D.有利于巩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