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海禁政策和闭关锁国政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4 道试题
1 . 明清政府一再实行闭关锁国的海禁政策。对其原因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影响B.对外贸易长期处于逆差状态
C.来自海上的威胁日益突出D.统治者见识短浅,盲目自大
2020-08-10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第四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融入世界与国家经济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1世纪和12世纪的宋代,中国无疑是世界上经济最先进的地区。自11世纪和12世纪的宋代以来,中国的经济在工业化、商业化、货币化和城市化方面远远超过世界其他地方。

——费兰克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举例说明宋代经济“在工业化、商业化、货币化和城市化方面远远超过世界其他地方”的主要表现。

材料二   



(2)上图中的漫画反映了清朝的什么经济政策?结合所学说明实行该经济政策对中国社会带来的影响。

材料三   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在西方国家产业革命以后变得落后了,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闭关自守。建国以后,人家封锁我们,在某种程度上我们也还是闭关自守,这给我们带来了一些困难。三十几年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发展不起来。

——《邓小平文选》


(3)依据材料三和所学,概括指出中国实行对外开放的原因及取得的成就。
2020-08-09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东城区(南片)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是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的新典范。

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明政府允许葡萄牙人入广州城贸易,“广州交易会”开始。葡萄牙人从欧洲带来毛织品,从印度运来琥珀、珊瑚、象牙、胡椒等。他们携带大量白银,每年从中国购买约5300箱丝绸、2500锭黄金、800镑麝香和大量的珍珠宝石、糖、瓷器等物品。嘉靖三十八年,海寇犯潮,明政府下令禁止葡萄牙人入广州贸易,交易会中断,隆庆末年明政府再次开放“广州交易会”,崇祯十三年(1640年)明政府正式宣布关闭广州市场。

——汤开建严中明《明中后期广州交易会始末考》,樊树志《晚明大变局》


依据材料,简述明代“广州交易会”的特点,结合所学,分析明政府关闭“广州交易会”的影响。
2019-05-08更新 | 78次组卷 | 1卷引用:【区级联考】北京市丰台区2019届高三二模文综历史试题
4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永乐二年正月,禁民下海。时福建濒海居民,私载海舡,交通外国,因以为寇,郡县以闻。遂下令禁民间海船。原有海船者,悉改为平头船,所在有司防其出入。

——《永乐实录》卷二十七

材料二   顺治元年,清政府颁发“迁海令”,将北起山东南至广东的沿海居民内迁三四十华里,并将所有沿海船只悉行烧毁,寸板不许下水。凡溪河装栅,货物不许越界,时刻瞭望,违者死无赦。

——《台湾外纪》卷十二

材料三   夷货非衣食所需,可谓中国不缺耶。绝之则内外隔而构之衅无由生矣,夷虽窥伺我何也,何可得哉。

——《海防纂要》卷七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明清两朝海外贸易政策的相似之处?
(2)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清海外贸易政策目的有何区别?共同的目的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分析,明清时期推行这种海外贸易政策的根本原因?
(4)请简要分析上述政策的消极后果?
5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江南地区自唐宋时代开始逐渐成为中国的经济中心,明中叶以后,当地传统市镇的军事及行政机能渐趋退化,商业机能日渐凸现,其规模和数量远超过宋代。至盛清时代,市镇经济呈现出空前繁荣的景象,市镇和农村之间逐渐形成一种生产与贸易的连锁体,构成市镇网络。

——摘编自《明清江南市镇与农村关系史研究概说》

材料二   1757年,清政府关闭厦门、宁波等港口,只留广州一地与外国进行贸易,并规定不许中国官吏与外商直接贸易,由十三行办理一切进出口贸易。

——冷鹏飞《中国古代社会商品经济形态研究》


(1)根据材料一,分析明清时期江南市镇的变化。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中国古代城市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上述政策给中国社会造成的严重后果。
6 . “(顺治四年)户部议复两广总督佟养甲疏,言:‘……今督臣以通商裕国为请,然前事可鉴,应仍照故明崇祯十三年禁其入省之例,止令商人载货下澳贸易可也。’上从之。”这段记载充分说明
A.明末对外封闭政策在清初得到延续
B.清政府认识到开放澳门市场可以“裕国”
C.清廷中开放派的主张得到暂时推行
D.清朝前期只准许在澳门与外商贸易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朝贡体系是公元前3世纪到19世纪末期存在于东亚、东南亚和中亚地区的,以中国中原帝国为主要核心的等级制网状政治秩序体系。常与条约体系、殖民体系并称,是世界主要国际关系模式之一。以下关于朝贡体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A.朝贡体系是清政府推行闭关锁国政策的根源
B.朝贡体系解体的标志是中英鸦片战争的爆发
C.朝贡体系解体的根本原因是清王朝的腐朽落后
D.朝贡体系使古代中国不能正确认识世界局势
8 . 《乾隆御制诗》写道:“间年外域有人来,宁可求全关不开。”其所示现象被改变是在
A.19世纪40年代
B.19世纪60年代
C.19世纪90年代
D.20世纪初期
9 . 清朝时期,由政府特许统一经营对外贸易的“十三行”设在图中的
A.①B.②C.③D.④
2020-07-17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区2013-201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日本史学家井上清在《日本历史》中谈到明朝与日本的贸易时说:“和中国的往来,不只是进行和平贸易……同时也伺机变为海盗,掠夺沿海居民,倭寇和北欧古代的海盗船,以及英国中世纪末的海盗兼贸易船是一样的。”据此可知
A.倭寇行为具有资本原始积累的性质
B.明朝对外政策加剧了倭患的严重性
C.日本商人自古以来就由海盗组成的
D.明朝实行海禁政策有一定的合理性
2019-04-11更新 | 668次组卷 | 35卷引用:北京四中2018-2019学年下学期高二年级期末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