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海禁政策和闭关锁国政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 道试题
2 . 清代外销瓷大部分是根据欧洲市场的需求定制宗教题材或家族纹章的瓷器,大约从康熙晚期开始,订购商大多只从景德镇购买白瓷,在广州指导监督画工完成图案绘制后烧制出釉上彩绘瓷器,形成融汇中西特色的广彩瓷器。由此可知
A.瓷器销售被十三行所垄断B.外商管理政策影响瓷器制作
C.广彩瓷器是官窑瓷器代表D.交通条件造成对外贸易不便
2022-06-05更新 | 1944次组卷 | 16卷引用: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3 . 1684年,清廷设粤海关(广州)浙海关(宁波)闽海关(泉州)江海关(松江),监管货物进出口和收取关税。还允许欧洲各国在沿海指定地点设立商馆。这表明当时清廷
A.严格奉行闭关锁国政策B.有条件地开放对外贸易
C.极力维护朝贡贸易体系D.国库收入依赖外贸税收
4 . 明清时期统治者实行“海禁”与“闭关锁国”的根本目的是
A.限制工商业发展B.保护农耕经济
C.维护封建统治D.防范“外夷”入侵
2021-05-24更新 | 1151次组卷 | 60卷引用:青海省平安区第一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在福建抗倭的名将谭纶(1520—1577)说:“闽人滨海而居,非往来海中则不得食,自通番禁严,而附近海洋渔贩,一切不通,故民贫而盗愈起。”这表明谭纶主张
A.清除倭寇残余势力B.开放海禁政策
C.对福建人剿抚并重D.采取富民政策
2021-04-06更新 | 263次组卷 | 32卷引用:青海省海东市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清代粤海关的行商作为获得政府特许专事对外贸易的商人集团,也承担着管理外商的担保责任。行商负责征税,并须向政府提供海外珍奇。某家行商一旦破产便会被流放到伊犁,同时其它行商须代其偿债。这说明行商
A.具有官商双重性质B.垄断国内外贸易
C.商业经营范围广泛D.阻碍了社会进步
7 . 明清统治者推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其主要影响有
①保护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②失去了开拓海外市场的契机
③避免了西方的殖民侵略   ④阻碍了中外民间的贸易往来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2021-01-23更新 | 330次组卷 | 72卷引用:2014-2015学年青海师范大学附属二中高二上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
8 . 起于元朝末年的倭患,到明朝中期时,由于朝廷对日本实行经济封锁,严禁海上贸易,致使民间海上走私猖獗。《明史》记述,沿海地区“小民迫于贪黠,苦于徭役,困于饥寒,相率入海从之”。沿海居民堕入倭伍,使倭患更加猖。明廷经过长时间的平倭斗争,以及后来逐渐松弛海禁,东南沿海才趋于稳定。可见,明廷未能短时间内荡平倭寇,主要是因为
A.日本海盗的狡黠和数量众多B.海禁的负面影响和倭寇成分的复杂
C.明朝廷一贯的闭关锁国政策D.明廷的武器以及战术战力不如倭寇
9 . 某校高中历史兴趣小组在探究“古代中国经济发展及其对外贸易”课题时,得出以下部分结论。你认为其中不正确的是
A.刀耕火种是原始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B.东汉时期出现了水力鼓风冶铁的新技术
C.唐朝能够制作精美的青瓷和白瓷
D.清代开始实行海禁,阻碍对外贸易发展
2020-02-06更新 | 170次组卷 | 38卷引用:青海省海南州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乾隆六十年(1795年)官府颁发执照,“如敢私行顶替,及夹带违禁(物)……将该船户舵水一并拏送,以凭严究,解宪治罪,毋违。”反映了浙江地方政府对外贸易中商船管理的一般情况。此信息可以佐证乾隆年间
A.严格防范倭寇侵扰沿
B.只开广州一处对外通商
C.限制外国商人来华贸易
D.禁止国人私自出海贸易
2019-06-30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青海省海东市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