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海禁政策和闭关锁国政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1 . 隆庆元年,月港开禁,商人出海贸易必须向政府提起申请,申请书上要注明商人的姓名、年貌、户籍、住址、贩运货物的种类、数量、船只大小以及将要前往的国家和回销日期等,核对备案无误之后,商人交纳引税,由官员发给商引。这一制度
A.规范了民间外贸行为B.强化了传统抑商观念
C.冲击了朝贡贸易体系D.提高了中外贸易效率
2 . 清朝初年,为防范与清朝抗衡的郑成功,曾下令禁海,停止一切海上贸易,实行“海禁”。清朝收复台湾后,于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恢复海上贸易,分设闽、粤、江、浙四个海关,与外国通商。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只留广州一关,强制推行“公行制度”。这表明清朝前期(      
A.实行与明朝相同外贸政策B.对外贸易实行限制政策
C.实行严格的闭关锁国政策D.一口通商取代朝贡贸易
3 . 据《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从乾隆二十五年(1760)至道光十三年(1832)的70年间,英国输华商品总值年平均额由47万余两增加到732万余两,增加了15.6倍。英国从中国输入商品总值年平均额由97万余两增加到995万余两,增加了10.26倍。这反映出
A.海禁政策未得到有效执行B.白银大量外流造成社会动荡
C.闭关锁国下外贸仍较快发展D.中国在中英贸易中处于逆差
4 . 古代中国处于东亚朝贡贸易体系的中心。明清时代,面对近代国际贸易的不断发展,统治者坚持把贸易纳入朝贡体系,“凡贡使至,必厚待其人,”对他们携带的货物,“皆倍偿其价。”于是各国纷纷来“贡”,导致“岁时颁赐,库藏为虚”。据材料可知该时期朝贡贸易
①目的是宣扬国威,政治目的大于经济目的
②加强了我国与周边国家的联系
③带动了我国民间经济和贸易的发展
④导致中国逐渐丧失海外贸易的优势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③④
2020-09-27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宁夏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明朝为防沿海军阀余党与海盗滋扰,实行海禁。沿海人民生路被断,于是与倭寇连结为乱。政府遣戚继光等人平倭,同时逐渐放松对民间海外贸易限制,沿海形势逐渐稳定。材料表明当时
A.东南沿海的私商是倭寇主力B.倭患隔断了中外商品贸易
C.政府失去对民间贸易的控制D.政策转变促成倭患的解决
2020-04-24更新 | 918次组卷 | 29卷引用:宁夏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21届高三补习班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明朝陈子龙《明经世文篇》记载了唐枢论述“倭患”根源的一段言论:“中国与夷各擅生产,故贸易难绝。利之所在,人必趋之。本朝立法,许其贡而禁其市,夫贡必持货,与市兼行。盖非所以绝之。”此论述可以佐证当时
A.中外贸易空前繁荣B.民间贸易突破海禁政策
C.海禁政策全面瓦解D.禁止外商来华进行贸易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1685年,康熙帝颁布《展海令》,允许人民出海经商。同时,清政府分别设粤、闽、浙、江海关,对外贸易兴盛。许多官员把自己的资金委托信誉好的商人代理,以图稳健增值。这反映了
A.康熙帝全面放弃闭关锁国政策
B.商品经济发展导致社会价值观变化
C.清朝部分政府机构开始近代化
D.官商勾结导致政府的腐败现象严重
2019-03-28更新 | 515次组卷 | 18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宁夏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19届高三下学期一模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嘉靖倭乱”的发生,是明朝“海禁”政策导致的全球化与中国市场需求之间相互矛盾和冲突的结果。1567年,嘉靖皇帝痴逝,随后隆庆皇帝即位。隆庆皇帝宣布在津州月港开海,允许津泉两府商人出海贸易,“准贩东、西二洋”,从而形成隆庆开海的局面。有人测算,晚明从月港流入中国的白银,16世纪七十年代年均约28.5万两,八十年代年均约88.9万两,到1600年以后年均达到100万两的规模。伴随着白银的大量流入,中国的商品也源源不断地输送至东南亚各港口。与此同时,明末的海外市场需求也直接刺激了江、新、阔、亭、数等地区的丝织业、棉织业、染织业、制壳业、铁器业、制糖业等行业的发展。

——摘编自陈高胜《隆庆开海:明朝海外贸易政策的重大变革》

材料二 1898年,清廷下话:“欧洲通例,凡通商口岸,各国均不侵占。现当海禁润开,强邻环何,欲图商务流通,隐杜视舰,惟有广开口岸之一法。”经过新政期间的努力,截至辛寒,中国自开商峰(意即中国主动开放的通商口岸,它与条约口岸的实质区别在于是中国政府还是西方列强控制了口岸的政治决策权及行政管理权)的数量已由成成时期的3个增加至19个,如果加上同时期东北开放的16个,其数量已多达35个。

——摘编自杨天宏《近代中国自开商峰研究述论》

材料三 自2013年设立上海自贸区至令今,我国已设立四批自贸区,再加上刚刚宣布的海南自贸区(港),我国的自贸区数量将达到12个,正是这些自贸区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门户。除了海南的跨“级”连跳,直接批准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试点和自由贸易港外,其他已经获批设立的10个自由贸易区最有机会实现升级“自贸港”。

——整理自侯名芬《我国创办经济特区的历史进程和当代价值新论》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隆庆开海的历史背景,并分析其影响。
(2)根据材料一、二,比较隆庆开海与晚清自开商埠的异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述晚清自开商埠。
(3)根据材料三,简析新时期中国自贸区(港)设立的作用。

9 . 历代王朝的商业政策蕴含着一以贯之的经济思想,也会因时代变化而作出调整。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孟子对于农商一列平视,从无重农抑商之主张。孟子以前之政治家,大多亦无重农抑商之主张。有此主张并实行此政策者,始自商鞅。自此视农为“本富”,商为“末富”,所谓“崇本抑末”之思想,渐成为中国流行的经济思想。

——摘编自李剑农《中国古代经济史稿》

材料二   随着西汉社会经济的发展,商人势力逐渐膨胀,……严重影响中央财政收入。公元前119年,汉武帝令“初算缗钱”,向工商业主、高利贷者征收资产税,并处罚隐瞒资产或申报不实者。后又下令“告缗”,鼓励民众告发不如实申报的商人,结果“商贾中家以上大氏破”。                            

——摘编自邱树森、陈振江《新编中国通史》

材料三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论语·里仁》

“存天理,灭人欲。”

——《朱子语类》卷十三

“愿募民自给费,因官器作煮盐,官与牢盆。……敢私铸铁器煮盐者,钛左趾,没入其器物。郡不出铁者,置小铁官,便属在所县。”

——桑弘羊《盐铁论》

元世祖于1292年下令“禁两浙、广东,福建商贾航海者”;明朝嘉靖(1522~1566)则规定:“查海船但双桅者,即捕之,所载即非番物,俱发戍边卫。”

(宋)太宗淳化二年诏曰:“关市之租,其来旧矣……征算之条,当从宽简。宜令诸路转运使……市征所算之名品,共参酌裁减,以利细民”。又诏“除商旅货币外,其贩夫贩妇细碎交易,并不得收其算”。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孟子和商鞅对“农商”的态度。并据所学知识概述商鞅持此主张的原因。
(2)依据材料二指出汉武帝采取的商业措施及其目的。
(3)根据材料三,分析阻碍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因素。
(4)依据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中国古代政府调整商业政策的认识。
2018-11-29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宁夏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0 . 明代官员张邦奇在《西亭饯别诗序》中提及,“禁令之下,每岁孟夏以后,漳州大舶数百艘,乘风挂帆,蔽大洋而下……闽人与‘蕃舶夷商’贸贩商物,往来络绎于海上。”由此可见
A.海禁并未影响中国的对外贸易
B.海禁政策出现上下相背离现象
C.区域长途贩运使海禁政策瓦解
D.明代政府并未真正实行过海禁
2018-09-21更新 | 464次组卷 | 34卷引用:宁夏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19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