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海禁政策和闭关锁国政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康熙元年)令滨海民悉徙内地五十里,以绝接济台湾之患。于是麾兵拆界,期三日尽夷其地,空其人。……自有粤东以来,生灵之祸,莫惨于此。

——屈大均《广东新语》

材料二   (康熙五十五年下诏)海外有吕宋、葛喇巴等处,常留汉人,自明以来有之,此即海贼之薮也……东洋可使贸易,若南洋,商船不可令往。

——《清圣祖实录》


(1)根据材料一,归纳康熙帝实行“海禁”政策的原因和影响。
(2)根据材料二,归纳康熙帝实行“海禁”的主要目的。这里的“海禁”与材料一中的“海禁”有什么不同?
2019-03-17更新 | 142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山阳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阶段考试历史试卷
2 . 康熙二十三年平定台湾后,即开放海禁,翌年设立江(上海)浙(宁波)闽(漳州)粤(广州)四海关。乾隆二十二年起清廷实行“独口通商”政策,将国内与西洋各国的贸易集中于粤海关一口。据此可知,清朝
A.康熙时期放弃了“海禁”政策
B.“海禁”政策一度有所放松
C.政府一直厉行“海禁”政策
D.乾隆时期积极开放对外贸易
3 . 明清海禁政策的主要危害包括      
①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②阻碍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③使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④造成中国长期与世界隔绝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清乾隆二十二年谕令,只准洋商在广州一口通商。乾隆二十四年又颁行的防夷措施。材料反映清政府第一,禁止外国商人在广州过冬;第二,外国商人在广州必须住在政府指定的行商的商馆中,由行商负责“管束稽查”;第三,不准外商向中国人借款或雇佣中国人。材料反映清政府
A.断绝中外经济交流
B.实行重农抑商政策
C.禁止民间贸易往来
D.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6 . 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上谕中称:“向来洋船俱由广东收口,经粤海关稽查征税,其浙省之宁波不过偶然一至”“将来止许在广东收泊交易,不得再赴宁波”。这种做法
A.使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B.长期保护了国家独立和安全
C.促进了中国海外市场的开拓
D.大大加快了资本的原始积累
10 . 明清时期,中国在世界范围内由先进变为落后的原因有
①封建专制统治日益腐朽     ②自然经济依旧占统治地位
③闭关锁国                         ④西方资本主义的飞速发展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