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海禁政策和闭关锁国政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8 道试题
1 . 嘉庆十四年(1809)清朝规定:“商、渔船只,各按海道远近人数多寡,每人每日带食米一升之外,并带余米一升,以防风信阻滞。若有多带米谷以及麦豆杂粮,即系偷运。”这说明当时(     
A.实行闭关自守政策B.商品经济发达C.政府鼓励对外贸易D.禁止商品外销
2023-11-17更新 | 11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市秦淮中学、大厂高级中学、溧水区第二高级中学、江浦高级中学文昌校区四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2 . 清政府实行闭关政策,特许设立了-个对外贸易机构,负责承销外商进口货物,并管理外国商人。这一机构是(     
A.宣政院B.市舶司C.广州十三行D.军机处
3 . 清朝皇帝在给英国国王的敕谕中说:“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借外夷货物以通有无”。该敕谕体现的政策是(     
A.因俗而治B.闭关锁国C.对外开放政策D.封授边疆政策
2022-12-16更新 | 145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伊春市伊美区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清仁宗实录》记载“天朝不宝远物,凡尔国奇巧之器,亦不视为珍异。尔国王其锯和尔人民,慎固尔疆土,无间远迩,朕实嘉之。嗣后毋庸遣使远来,徒烦跋涉”。这些思想主张反映出(     
A.清朝天朝上国理念B.中外交涉事务频繁
C.中国主动学习西方D.近代外交理念萌发
2022-11-06更新 | 13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嘉庆十四年(1809)清朝规定:“商、渔船只,各按海道远近人数多寡,每人每日带食米一升之外,并带余米一升,以防风信阻滞。若有多带米谷以及麦豆杂粮,即系偷运。”这说明当时(     
A.禁绝了大宗商品的外销B.对外贸易曰益走向萎缩
C.实行贸易保护主义政策D.商人难以开拓海外市场
7 . 乾隆二十二年,清政府限定中外贸易只准在广州一处进行。还规定,“如有打造双桅五百石以上违式船只出海者,不论官兵民人,俱发边卫充军”。据此推断,清政府推行的政策是
A.重商主义B.闭关自守C.宗藩外交D.对外开放
8 . 1684年,清廷统一台湾后,指定广州、宁波、漳州、云台山四地为通商口岸,进行中外贸易。1757年,乾隆颁布《防范外夷规条》,关闭了宁波等三口,仅留广州一口对外开放。清廷外贸政策的这一变化
A.阻止了中国白银的大量外流B.推动了中国社会向近代化转型的进程
C.加强了东南沿海地区的海防D.成为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的原因之一
9 . 美国汉学家费正清在谈到中国明清时期某一政策时说:“归根到底,它是倾向倒退,眼光向里,防守和排外的。”该政策是
A.君主专制B.奏折制度C.闭关自守D.八股取士
10 . 清朝起初指定四处对外通商口岸,后仅保留广州一处,并规定由官府特许的“十三行”商人代为管理对外贸易事务。这一做法
A.断绝了中外的一切经济交往B.有效维护了清朝的疆域版图
C.不利于清朝海外贸易的发展D.提高了清朝政府的国际地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