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海禁政策和闭关锁国政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 道试题
1 . 研究表明,明代隆庆元年(1567年)开放海禁,允许民间与外国进行自由贸易,此后外国白银大量输入中国。见下表,表中的数据统计说明当时
1570—1579年28.5万两
1590—1599年70.3万两
1600—1609年104.1万两

A.手工业生产技术得到较大进步B.闭关锁国政策从此被废除
C.资本主义萌芽的作用日益显现D.中国传统经济有一定活力
2020-05-11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孝感市云梦县普通高中联考协作体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线上考试历史试题
2 . 研究表明,明代隆庆元年(1567年)开放海禁,允许民间与外国进行自由贸易,此后外国白银大量输入中国。见下表
1570—1579年28.5万两
1580—1589年88.9万两
1590—1599年70.3万两
1600—1609年104.1万两
1610—1619年103.7万两

表中的数据统计说明,当时
A.手工业生产水平得到较大进步B.闭关锁国政策从此被废除
C.资本主义萌芽的作用日益显现D.中国传统经济有一定活力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国朝(指清朝)设关之初,番舶入市者仅二十余柁。至则劳以牛酒,令牙行主之,沿明之习,命曰“十三行”。舶长曰“大班”,次曰“二班”,得居停“十三行”,余悉守舶……乾隆初年,洋行有二十家……至(乾隆)二十五年,洋商立“公行”,专办夷船货税,谓之“外洋行”……

——摘编自梁廷桁《粤海关志》卷25《行商》

材料二 鸦片战争后,《南京条约》规定,英国商人“应纳进口、出口货税、饷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此后的中美《望厦条约》、中法《黄埔条约》等不平等条约进一步强化了西方列强的协定关税权。自1863年,英国人罗伯特·赫德把持中国海关大权近半个世纪,他创建了税收、统计、浚港、检疫等一整套海关管理制度与现代邮政系统。

——摘编自《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材料三1951年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出口税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独立的专门的海关税法,统一了全国关税制度。它存在的基本问题是:总体关税水平过高,税率结构不尽合理,税则的商品分类目录不适应对外经济、贸易和科学、技术交流的需要,等等。1985年颁布的同名税则对这些方面进行了修改,主要是改变商品分类目录,调整进口税率。

——摘编自黄天华编著《中国关税制度》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政府对民间海外贸易的管理措施。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中国近代史上洋人把持近代中国海关大权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你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关税制度发展变化的认识。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6世纪以来,东南沿海地区的经济受到海外市场的拉动,但经济发展面临的新机遇却遭到明清统治者极其顽固地抵制。清代初年,政府规定:私自经营进出口贸易者一律处死,货物全部没收。到了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严格规定“洋船只许在广东收泊”。夏燮的《中西纪事》中也记载了当时“洋行据为垄断之利,诛求不已,串通官吏,税费日增”,各种货物的税率没有明确规定,并且存在“向来人要税,货也要税”的现象。18世纪后期,面对西方殖民者以外交手段与中国建立贸易交往关系的诉求,清政府却认为西方商人是慕华而来,倾心朝贡,广州知府蓝鼎元便指出“既禁之后,百货不通,民生日”的严重问题。

——摘编自刘玲《明清之际东南沿海经济发展的机遇及其丧失》

材料二1890~1912年,全国资产万元以上的纺织厂有25家,而长江三角洲地区就有21家,当时“妇工、童工的劳动已经成为新式工业尤其是纺纱的重要力量”,家庭手工业遭到前所未有的冲击。近代华侨在国内的投资主要分布在沿海城市,如厦门工业80%~90%的厂家都是华侨投资或与华侨资本有关,厦门的裕昌米粉厂每月出产的10余万斤米粉还大批配运至南洋各地。1920年,厦门地方人士发出开辟马路的倡议,成立厦门市政会,负责工程审议和筹款,进行马路建设。据1930年统计,泉、漳两市共计有泉国公司、泉洛公司等23个汽车公路公司,行车里程达1691公里。20世纪80年代以来,东南沿海在全球尤其在东南亚经济圈中的战略影响愈益广泛。

——摘编自张莉《近代华侨投资与东南沿海地区的社会经济变迁——以闽南地区为中心》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导致明清之际东南沿海地区丧失经济发展机遇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近代东南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的新变化。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新时期我国大力创新东南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环境的重要意义。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据《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从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至道光十三年(1833年),英国输华商品总值年平均额由47万余两增加到732万余两,增加了15.6倍。英国从中国输入商品总值年平均额由97万余两增加到995万余两,增加了10.26倍。这反映出
A.“海禁”政策未得到有效执行
B.白银大量外流使财政拮据
C.闭关锁国下外贸仍有较快发展
D.中国已经远远落后于英国

6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明初)市场管理立法初具规模,包括对商品价格的估定、度量衡的规范、牙商(中间人)的管理、不正当经商行为的处置都有专门的法律条文。

洪武二十年(1397年)中禁人民无得撞出海与外国互市。

——张晋藩《中国法制通史》

(1)材料一反映了明初法律的哪些内容?这些法律对当时的社会经济有何影响?

材料二民(国)初颁布了《商人通例》《公司条例》《证券交易所法》等法规,涉及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和政府管理等领域。在全国工商会议上,工商界代表对公司注册章程、商标法、商会法等提出了许多建议和要求,工(农)商部在制订相关法规时均有所采纳,并在参考西方有关法规的基础上,较多地注意了本国状况。

——摘编自《民国初期的经济法制建设》

(2)归纳材料二所反映的民国初期经济立法的特点,指出其历史作用。

材料三在美国的策动下,1944年夏,美、英、中等44个战时同盟国的代表,在美国的新罕布什尔州布雷顿森林召开联合国货币金融会议,通过了有利于美国的“布雷顿森林协定”,美元的地位大大加强,大大有利于美国的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英国极为不满,拒绝批准这个协定,但美国突然宣布“租借法案”停止执行,英国立即发生财政金融危机。1945年12月,英国被迫批准了“布雷顿森林协定”。

材料四20世纪70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数据比较

             国别
年份
美国日本西德法国资本主义世界
工业产值37.89.4510.16.5100%
出口贸易15.26.912.26.4100%
黄金外汇储备15.55.214.66.3100%

(3)根据材料三、四概括指出,20世纪70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格局呈现出现了怎样的变化?导致这种变化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材料五1971年8月15日,美国宣布了“新的经济政策”,其中包括增加10%的进口附加税。这项措施将使共同市场对美国的出口货物交付的平均关税增加一倍。对此,西欧共同市场六国达成了一致协议,要求美国取消10%的进口附加税等措施,否则将“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和“直接反击行动”。英国财政大臣立即通知美国,英国完全同意共同市场六国的建议

——西北大学编《世界现代史》

(4)材料五反映了美国与西欧同盟国之间在经济方面存在什么问题?材料四、五反映的经济状况对美国与西欧、日本的政治关系以及世界政治格局有什么影响?

2017-09-08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赤峰二中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升学考试(一模)历史试题
7 . 材料解析题

材料一   清朝的开海禁,是在公元1685年,于澳门、漳州,定海,云台山归处,都设立税关。公元1757年,只许在澳门一处……税则上、有名目的东西浮收的税要比正额加几倍,无名目的东西就更加横征暴敛没个遮拦,外国商人不准和人民以及普通商人直接买卖,一切货物都要卖给“公行”,再由公行卖给普通商人。1659年规定当时的外商,不做买卖不准到广东,做买卖的期限一年只有四十天,必须住在公行所代备的商馆里。要进禀帖,必须托公行代递,不得和官府直接。

——以上材料皆出自吕思勉《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朝海禁政策的特点,并评价清朝的海禁政策。

材料二   买办是近代中国一个特殊的经纪人阶层,具有洋行的雇员和独立商人的双重身份,是外国人可以直接影响的一部分中国人。按照相关统计,1872—1913年中国共开办145家新式企业,已知投资人202人,其中人数最多的是地主和官僚,有113人;其次即是买办,有50人。“买办不仅在数量上、投资的规模上极力侧身于近代工商企业,而“且获利颇丰。买办的这些活动,给社会的各个阶层做出了一个很好的示范作用,带动了国人投资近代新式企业的热情,有利于近代民族资产阶级队伍的扩大”。买办对普通人的生活也产生很大影响,农村通过他们才用上了物美价廉的煤油、洋布和其他棉织品。

——摘编自金普森、易继苍在《买办与中国近代社会阶层的变迁》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买办”的影响。

材料三   1902年,盛宣怀奉命会同大臣吕海寰在上海与英、美等国谈判修订商约。目睹上海“洋商会如林,日夕聚议,讨论研求,不遗余力;而华商向无会议公所,虽有各帮董事,互分畛域,涣散不群,每与洋商交易往来,其势恒不能敌”,深感有设立商会的必要。所以,盛宣怀奏请朝廷准设上海商业会议公所,饬令江海关道袁世勋会同上海通商银行董事严信厚迅速传集各大帮董事“设立总会”,委任严信厚为总理。

——冯林主编《重新认识百年中国》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末商会成立的背景。

材料四   1927年至1937年,虽然国民政府处于内外交困的境地,但却努力继承孙中山先生重建国家的遗志。国民政府推行货币改革,用银元代替银两,与推行纸币(法币)为合法货币。国民政府以日益高涨的民族主义为后盾,从1928年到1929年,同美、德、英、法、日签订了平等友好的关税协定,根据这些协定列强承认了中国的关税自主。陇海铁路在1934年延伸至西安,1936年粤汉铁路竣工,铁路路网从八千公里延伸至一万三千公里。各省公路建设、现代航空、水上轮渡事业都有骄傲的发展。工业化方面,一些轻工业如棉纺织业、面粉制造、钟表、水泥和化工制造等领域也出现颇大的进展。但是,国民政府忽视了古老的地主土地所有制和农民的困苦。国民政府未达成财政均衡,而是靠赤字开支来维持。年复一年的预算不平衡导致了滥发纸币,这在后来引起了严重的通货膨胀,促使1949年国民政府的经济崩溃。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4)根据材料四,归纳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经济近代化的主要成就,并概括其存在的问题。
2020-09-18更新 | 81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绵阳市江油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当代学术界认为宋朝是一个大变革的时代,有信息革命、金融革命、商业革命……

材料二   据资料统计:在明朝至清前期 200余年间,世界白银产量的一半流入中国,拥有一流城市和最为密集、完善的市场网络体系的中国,成为当时世界经济和贸易的中心区域。然而当时它却没有形成强大的日后能扫荡旧经济基础的革命性变化。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史实,指出宋代在“信息革命、金融革命、商业革命”方面的具体表现。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没有形成强大的日后能扫荡旧经济基础的革命性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9 . 据《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从乾隆二十五年(1760)至道光十三年(1832)的70年间,英国输华商品总值年平均额由47万余两增加到732万余两,增加了6倍。英国从中国输入商品总值年平均额由97万余两增加到995万余两,增加了26倍。这反映出
A.海禁政策未得到有效执行B.闭关锁国下外贸仍较快发展
C.海禁主旨在保证外贸优先D.清代贸易统计数据严重失实
10 . 清朝李清芳上奏乾隆帝:“洋船贸易往东洋者十之一,往南洋者十之九,凡江浙闽广四省海关税银多出于此,一加禁遏,则四省海关税额必至亏缺,每年统计不下数十万,其有损于国帑。”这表明
A.乾隆放弃重农抑商政策
B.江浙闽广四省财政困难
C.东南沿海倭寇日益猖獗
D.闭关锁国政策受到质疑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