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海禁政策和闭关锁国政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1 . 自宋元以来,东南沿海民间经济势力和海外贸易有很大发展,但正在兴旺发展的民间海上商业力量很快遭到毁灭性的打击。出现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A.实行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政策B.西方国家商品输出
C.古代中国海洋意识的缺乏D.早期殖民者的掠夺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自宣德东去,东角楼乃皇城东南角也。十字街南去,姜行,高头街北去,从纱行至东华门街、晨晖门、宝篆宫,直至旧酸枣门,最是铺席耍闹……东去乃潘楼街,街南曰“鹰店”,只下贩鹰鹘客,余皆真珠匹帛、香药铺席。南通一巷,谓之“界身”,井是金银彩帛交易之所,屋宇雄壮,门面广阔,望之森然,每一交易,动即千万,骇人闻见,……街南桑家瓦子……瓦中多有货药、卖卦、喝故衣、探搏、饮食、剃剪、纸画、令曲之类。终日居此,不觉抵暮。

——[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二《东角楼街巷》

材料二   朕观四民之业,士之外,农为最贵。凡士工商贾,皆赖食于农,以故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是逐末之人多,不但有害于农,而并有害于工也。

——(清)雍正帝

材料三   “中国一向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就是说,土地最肥沃、耕作最精细、人民最多而且最勤勉的国家。然而,许久以来,它似乎就停滞于静止状态了。今日旅行家关于中国耕作、勤劳及人口稠密状况的报告,与500年前视察该国的马可·波罗的记述比较,几乎没有什么区别。”

——[英]亚当·斯密《国富论》


(1)材料一中宋代商业经济发展的主要表现有哪些?
(2)根据材料二,在对外贸易方面,清政府实行的哪一政策反映了雍正帝的思想?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政策有何危害?
(3)材料三中亚当·斯密认为中国明清时期经济“停滞于静止状态”。你是否同意这种观点,请说明理由。
3 . 有学者对元明清“海禁”政策的实施进行考察,其发现如表3所示:
时期海禁时间开海时间
元朝约占13%约占87%
明朝约占25%约占75%
清朝(鸦片战争前)约占15%约占85%
对上表理解正确的是(  )
A.清朝没有实施“闭关锁国”B.“海禁”遭受民众强烈反抗
C.元明清海外贸易并未断绝D.清朝实行“海禁”最为彻底
4 . 1656年,清政府“严禁商民船只私自出海”,同时颁布了“迁海令”,在沿海制造无人区。该政策
A.阻碍了中外经济交流B.促进了沿海地区经济开发
C.直接导致西方列强入侵D.增加了清政府的财政收入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东西洋考》中记载,海滨一带农民生活贫困,“一旦戒严,不得下水,断其生活,…于是所在连结为乱,溃裂以出(集体抢劫),其久潜踪于外者。既触纲不敢归,又连结外夷,乡导以入。”材料主要反映了
A.重农抑商的必要性B.明清易代政局不稳
C.小农经济的脆弱性D.海禁政策后果严重
6 . —明朝为防沿海军阀余党与海盗滋扰,实行海禁。沿海人民生路被断,于是与倭寇连结为乱。政府遣戚继光等人平倭,同时逐渐放松对民间海外贸易限制,沿海形势逐渐稳定。材料表明当时
A.东南沿海的私商是倭寇主力B.倭患隔断了中外商品贸易
C.政府失去对民间贸易的控制D.政策转变促成倭患的解决
2020-04-24更新 | 917次组卷 | 29卷引用:宁夏银川一中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下表反映出16~18 世纪中英金、银的比价变化(据《十六至十八世纪国际间白银流动及其输入中国之考察》编制)导致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年代中国英国
1534年1:6.3 1:11.5
1580 年1:5.5 1:11.7
1635 年1:10 1:13
1751年1:14.9 1:14.5

A.传统农耕文明全面衰退B.英国商人对华贩卖鸦片
C.中国外贸长期保持顺差D.海禁政策阻滞中外贸易
8 . 甲乙丙丁四位同学打算各写一篇中国古代商业发展方面的小论文。他们根据材料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材料结论
西汉时期,全国已有数个商业中心,如长安、洛阳、邯郸、江陵、成都等开始形成著名都会城市
唐代在广州设市舶司管理海外贸易海禁政策已经实施
明朝太仓州的部分地主利用农村的廉价劳动力,除粮食生产外发展畜牧业、养鱼业、果树蔬菜生产,而且产品都进入市场农村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清代广州十三行主要承销外商进出口商品、代表外商缴纳关税、代表政府管束外国商人及传达政令十三行是一个拥有商业特权的官商团体

A.甲
B.乙
C.丙
D.丁
9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顺治元年,清政府颁发“迁海令”,将北起山东南至广东的沿海居民内迁三十四华里,并且将所有沿海船只悉行烧毁,寸板不许下水。凡溪河装栅,货物不许越界,时刻瞭望,违者死无赦。                                                    

——《台湾外纪》卷十二


材料二 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清政府规定广州是允许外商来华贸易的唯一口岸,而且即使在广州也百般限制中国人与外商接触。政府特许的“十三行”不仅垄断了与外商的经济往来,还代政府出面办理交涉事宜。
材料三 乾隆皇帝在给英王乔治二世的信中写道:“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特因天朝所产茶叶、丝帛为西洋各国及尔国必需之物,是以加恩体恤。”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说明清政府实施政策的名称及其主要内容。
(2)材料三反映了清朝统治者的一种怎样的心态?
(3)你是如何看待清朝实施的这种政策的?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