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海禁政策和闭关锁国政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 道试题
1 . 有学者说:“清康熙朝开海贸易并设立江、浙、闽、粤四大海关,仅仅是恢复‘闽粤边海生民’的一条谋生之路,并征收海关税以益于“闽粤兵饷”,所以清朝制定以限制为基本特征的对外贸易法律就成为必然。”该学者意在强调清朝(     
A.重农抑商政策与海禁政策的一致性B.抑商政策因时局变迁而调整
C.限制了外贸推动经济发展的可能性D.商人已成为独立的政治力量
2023-10-27更新 | 1016次组卷 | 18卷引用:重庆市实验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如表为明代不同时期法律、法规对违禁下海囚犯处罚的规定。这从侧面反映了嘉靖时期
处罚缘由明太祖(大明律》《嘉靖问刑条律》
携带一般违禁物品下海杖一百发边卫充军
携带重要违禁物品下海纹刑斩刑,并枭首示众
官吏通同犯罪除死罪外,罪止杖一百,不连累子孙除死罪外,发边卫永远充军,并且取消子孙永袭的权利
A.社会矛盾逐步缓和B.倭寇侵略危机已被消除
C.对外政策更加保守D.民本思想受到政府重视
3 . 乾隆十六年,清廷颁布上谕关闭泉州港、淞沪港,只留下宁波、广州口岸;乾隆二十年,又增加宁波港赋税,所有洋行及来往中国的海外商人皆被赶到了广州;乾隆二十二年,撤宁波贸易港只留下广州作为对外通商口岸。这一做法
A.是君权强化的体现B.意在防范西方侵扰中国
C.维护了领土的完整D.促进了外贸的持续繁荣
2022-03-17更新 | 432次组卷 | 6卷引用:重庆市好教育联盟2022届高三3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下表为清朝前期对外政策演变简表。由此可推知,此时
时间事件
1685年清廷在澳门、漳州、宁波、云台山增设榷关。
1755年“英人请收泊定海,将货物运至宁波,(清廷)亦许之。”
1757年清廷下谕,“自以驱(外商)归粤海为宜。明年应专令在粤。”
1792年英人马戛尔尼来华,乾隆帝对其改良通商之请,一概驳斥不准。
1810年英国派遣阿姆哈斯来华,未得觐见清廷皇帝。

A.闭关锁国政策逐渐废止B.东南沿海潜在危机日益加重
C.中外经济交流完全中断D.中国开始受到外来侵略威胁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永乐皇帝时规定日本可以在宁波贸易,日本商人须持明朝所发“勘合”,这是明朝中日贸易的制度基础;隆庆初年(隆庆元年1567年)福建巡抚、都御史涂泽民上奏“请开市舶,易私贩而为公贩,易只通东西二洋,不得往日本倭国,亦禁不得以硝黄、铜、铁违禁之物夹带出海。”这一举措
A.瓦解了朝贡体系B.引发了“倭患”猖獗
C.有利于白银流入D.摒弃了“祖宗之法”
6 . 清朝初年,为防范与清朝抗衡的郑成功,曾下令禁海,停止一切海上贸易,实行“海禁”。清朝收复台湾后,于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恢复海上贸易,分设闽、粤、江、浙四个海关,与外国通商。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只留广州一关,强制推行“公行制度”。这表明清朝前期(      
A.实行与明朝相同外贸政策B.对外贸易实行限制政策
C.实行严格的闭关锁国政策D.一口通商取代朝贡贸易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朝时期政府实行贸易的双轨制度,将贸易分为官方的“朝贡贸易”和民间贸易。明初政府颁布禁令:“非入贡即不许其互市”“禁濒海民不得私出海”。原因是政府考虑到沿海居民的胡作非为,“倭居十三,而中国叛逆者居十七”。但官方的“朝贡贸易”却十分兴盛,“五方之贾,熙熙水国,异物不足述,而所贸金钱,岁无虑数十万”。前来朝贡的国家有十多个,如暹罗、占城、扶桑、琉球、朝鲜等。每次使团前来带来的都是该国的贵重礼物,但因生产力落后,“进贡之物,大都草率不堪,甚者尤极不堪,而朝廷所赐缯、帛、靴、帽之属……”明朝采取“厚往薄来”的原则,回赠的物品价值往往超过对方数倍。

——摘编自李凤琼、秦超超《明朝与清朝前期的对外贸易情况比较》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后不久,为了迅速恢复和扩大对外贸易,中央贸易部召开了一系列有关出口的全国性专业会议,如丝绸会议、茶叶会议、钨锡会议等,研究大宗出口产品的产销情况,通报国际行情,制订1950年出口计划和具体的保证措施。促进了1950年度出口的恢复和发展,基本达到了或超过了历史上的最好水平。同时,贸易部还召开了全国进口会议,专门讨论民用品的进口问题。根据会议制定的方针政策,既从根本上改变了过去西方列强向中国倾销产品的局面,又根据国内的需要掌握进口。为调动各种积极因素发展外贸,政府在大力发展国营对外贸易的同时,还注意发挥当时占较大比重的私营外贸企业以及外资企业的作用,实现在国营经济领导下分工合作、各得其所。

——摘编自孙玉琴《中国对外贸易史下卷》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初对外贸易的特点并进行简要评价。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新中国成立初期发展对外贸易的主要举措并说明其作用。
8 . 元至正十二年,设市舶提举司于直隶太仓州黄渡镇。洪武二年,关闭黄渡市舶司。次年,在宁波(接待日本使节)泉州(接待琉球使节)广东(接待东南亚各国船舶)设置市舶司。市舶司地点变化的原因是
A.政治中心北移B.外贸格局发展
C.财政能力下降D.重农抑商松动
2020-11-07更新 | 101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巴蜀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适应性月考(二)历史试题
9 . 对比下表,该表从实质上说明明朝
A.传统华夷观念根深蒂固B.对殖民者的侵略性认识不足
C.深受当时外交政策影响D.维护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决心
2020-11-07更新 | 137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巴蜀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适应性月考(二)历史试题
10 . 乾隆二十年,一些英国商船从广州开往浙江宁波贸易,乾隆批示:“今番舶既已来浙,自不必强回船;惟多增税额,将来定海一关,即照粤关之便。”该材料表明
A.清朝政府已经放弃海禁政策B.海关税收成为政府的主要财政来源
C.宁波成为新的对外贸易中心D.清朝曾经推行过有条件的对外开放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