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海禁政策和闭关锁国政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0 道试题
1 . 元朝时,福建泉州港的航海贸易空前发达,不仅超过广州,而且居全国之首,在世界上号称“东方第一大港”。到明朝,泉州港走向没落。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小农经济的制约
B.国家政策的限制
C.西方列强的侵扰
D.君主专制的加强
2 .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寒窖虽破能避风雨,夫妻恩爱苦也甜。

——引自电影《天仙配》中歌词

材料二:对于努力耕作者免其徭役,对于怠于种田或因从事手工业、贾贩活动而致贫者罚为奴隶。

——《商鞅变法》

材料三:闽省土窄人稠,五谷稀少,故边海之民皆以船为家,以海为田,以贩番为命。……自一旦禁之,则利源阻塞,生计萧条;情困计穷,势必啸聚。

——《明神宗实录》


请回答:
(1)材料一中董永和七仙女的生活体现了中国古代的什么生活方式?
(2)材料二体现了我国古代的什么经济政策?如何评价它?
(3)指出材料三中造成“边海之民”生活变化的政策,并分析其对中国后世产生的影响。
2019-05-29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西藏自治区拉萨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据美国耶鲁大学教授彼得·珀杜研究,在18世纪60年代,抵达广州的外国商船平均每年只有20艘,到19世纪40年代增长到300艘;在1760年至1840年期间,抵达广州的外国人的数量,从两三千人增加到三四万人。发生上述变化主要是因为
A.徽商和晋商对外贸易扩展
B.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C.工业革命后对市场的需求
D.中英《南京条约》的签订
2019-05-10更新 | 56次组卷 | 2卷引用:【全国百强校】湖南师大附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明初曾严禁民间商人出海贸易。1567年,明穆宗颁令,民间商船在领取官府颁发的“引票”后,可经福建海澄县月港出洋贸易,并允许外商经广州、宁波两地市舶司输入商品。这种变化反映出明朝
A.取消“海禁”政策
B.在对外贸易中处于有利地位
C.有条件的开放海禁
D.是当时世界经济的中心地区
5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清时期手工业的兴盛突出反映在民间私营手工业迅速发展,取代官办工场、作坊、占据了主导地位。……在这种背景下,开始孕育出主要通过对运用生产技术和调配劳动力等环节加强管理来提高经济效益的新型经营方式;从手工场主、包买商中转化出类似西方资本主义劳动组合中的早期“资本家”。……表明自明中后期至鸦片战争前,已经进入产业革命和工业化的准备阶段并向工业文明发展的阶段过渡。

——曹大为《明清农耕文明的鼎盛及其在世界工业文明潮流中的陨落》

材料二   当黄河岸边柳树荫下,犁间耕作的喘息与手摇纺车吱呀呻吟啥奏着时,英格兰西北部兰开夏郡的蒸汽锅炉吼叫出震耳欲聋的工业交响曲。……当乡里人家赶着牛车、挑着扁担,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重复着单调的生活时,西方的蒸汽机已经响彻天地驶入了全新的时代!

——《近代前夜的中国与世界》

材料三   与西欧不同,中国自始至终都是一个农业社会,从来没有出现贸易立国的时期,尽管很早就有与海外的商业往来,却没有成长为推动新兴经济部门的发展并动摇旧经济结构的力量。古代海外贸易的基础及主要内容是丝绵织品及各种土特产。中国在这方面是有有利条件的,宋元至明初海外的贸易往来规模也相当可观然而中国终究由于缺乏内部市场机制的驱动,商业化的海外贸易活动也达不到应有的高度。

——齐涛主编《中国古代经济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明清时期我国经济领域出现的新变化。
(2)材料二中“悠闲的田园慢板”反映的是中国怎样的生产模式?西方“全新的时代”指的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中叶以后中国海外贸易衰落的原因。
2019-05-15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广西南宁市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中国古代宋朝的商业发展盛极一时,而明清的商品经济发展却受到了政府的掣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宋朝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对整个欧亚大陆有重大的意义。商业革命的根源在于中国经济的生产率显著提高。技术的稳步发展提高了传统工业的产量。同样,水稻早熟品种的引进,使作物在过去只能一季一熟的地方达到一季两熟,从而促进了农业。此外,宋朝兴修的水利工程,大大扩大了水田灌溉面积。据估计,11至12世纪,水稻产量增加了一倍。生产率提高使人口的相应增长成为可能,而人口增长反过来又进一步推动了生产。经济活动的迅速发展还增加了贸易量。中国首次出现了主要以商业,而不是以行政为中心的大城市。对外贸易突飞猛进,这一点比国内贸易更为显著……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宋朝发生商业革命的因素。(不得摘抄原句)根据所学知识,宋代“市”的变迁与唐朝相比有何变化?

材料二   “滨海居民不许与外洋番人贸易”“敢有私下诸番互市者,必置之重法”“将人口军器出境及下海者,绞。”

——《明太祖实录》

“今后凡有商民船只私自下海,不论官民,俱奏闻处斩。”“不许片帆入口。”

——《清世祖实录》


(2)材料二反映了明清王朝实行的是一种什么政策?结合所学知识,该政策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019-05-15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城阳三中2018-2019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7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明朝时广东地区)一个冶炉场按中等规模十座冶炉计算,其雇工要在二三千人以上……“凡一炉场,司炉者二百余人,掘铁矿者三百余人,汲者、烧炭者二百有余,驮者牛二百头,载者舟五艘。计一铁厂之费,不止万金。”

——齐涛主编《中国古代经济史》

材料三 明清农村……农民已经不再仅仅是在自给自足之余,将自己的农产品拿到市场上出售,而是更多地依赖于市场,通过产品的交换来满足自己的生产和消费。农户在种植粮食作物之外,都普遍开始种植旨在交换的经济作物,如棉花、甘蔗、烟草、荔枝、龙眼乃至经济林木,并开始对农产品进行加工。……一部分农民由于经营有道、扩大生产而成为“上农”,一部分农民则从自耕农下降为佃农、奴仆或雇工。

——《中国经济增长与古代城市发展》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原因。
(2)材料二所描述的明朝矿冶业具有什么特点?这一类工矿业在明清时期发展受阻,请写出阻碍的政策因素。
(3)据材料三概括指出明清农村的新变化在社会发展中的积极意义。
2019-04-27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校级联考】福建省平和一中、南靖一中等五校2018-2019学年高一年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8 . 材料一   铜钱制度是清代币制的主要内容。在价值规律的作用和供求关系的影响下,商品货币流通领域的银钱比价,总是离开清政府的“定例”而上下波动,有时波动的幅度较大。在晚清以前的近二百年间,银钱比价波动常常成为困扰清朝政治经济生活的严重问题而备受朝廷重视。

雍正即位后,即着手对铸币制度进行改革。雍正五年,“定以铜铅各半配铸制钱,”将铜六铅四改为铜五铅五配铸,后来各朝都按这一比例铸钱;把改革铜钱铸重作为稳定铜钱价格和杜绝铜钱流弊的重要手段,规定各钱局按铜钱每文重一钱二分铸造,此后,钱文铸重一钱二分成为定制。……京城户工二局鼓铸用铜400万斤,后逐渐扩大到630余万斤,尽归云南办运。各省铸钱亦大部分采用滇铜,滇铜替代洋铜成为各铸钱局的主要原料,长期以来困扰清政府的铸钱用铜问题完全得到解决。为保证铸币制度改革措施的顺利实施,雍正皇帝还颁布法令,严禁民间使用黄铜器皿。另外,严令打击私铸和使用私钱,并定各级官吏失察之罪。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雍正进行币制改革意义。

材料二   1644—1683年,清朝执行了比明朝更为严厉的海禁政策,禁止民间商船出海贸易,显然是针对沿海抗清势力而采取的非常措施。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先前所面临的“反清复明”问题已经烟消云散……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正式指定广州、漳州、宁波、云台山(南京)设置海关,允许外国商船前来贸易。在这些港口沿线及邻近地区,也都允许进行对外贸易,例如广东的潮州、高州、雷州、廉州、琼州等四十三处,福建的厦门、汀州、台北等三十多处,以及浙江、江苏沿海多处港口都是开放的。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清廷下令关闭江海关、浙海关、闽海关,指定外国商船只能在粤海关——广州一地通商,并且对丝绸、茶叶等出口商品的出口量加以限制,对中国商船的出口贸易规定了许多禁令。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概括清朝海外贸易政策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
2019-05-08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市级联考】河北省辛集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4月月考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康熙年间广州海关征税,货税按货物精粗而定,大都为百中取二,或百之三四,由行商承保代缴(政府指定的十三行商人称行商)。正项的钞税,似属有限,夷商最大的负担,实为官礼与‘陋规’(简称规礼),即纳入经手官吏私囊的各色繁杂费用。雍正初年,整顿财政,将规礼归公,每年总额常超出海关的正额。规礼归公之后,新之规礼又随之而生,据乾隆年间的调查,有六七十种之多。夷商根本不知道中国的关税税率。

—郭廷以《近代中国的变局》

材料二1859年两广总督和粤海关监督邀请洋人来广州“帮办税务”,咸丰十年,推行外籍税务司制度的新关正式成立。海关总税务司以增加上缴税款数额,博取清政府信赖。参照西方管理体制,陆续制定了较为规范的法规和办事细则,同时,改善计征关税程序,长期执行“协定税则”,实征的进出口货物税额,都在值百抽五以下,减轻了外商税负。但因革除地方陋规什费,计征漏洞较少,其上缴中央的税收总额,反较前有所增加。受清政府委托,海关还负责建设灯塔、设置航标、管理港口;资助外交使臣出访,促进中国参与博览会和世界会议组织;收集气象资料,用于天气预报;督办同文馆,培养外交人员;插手中国的内外债和外交事务。

—《潮来潮去

—海关与中国现代性的全球起源》,英国剑桥大学方德万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朝前期关税征收的特点,说明形成这些特点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中期中国海关制度的变化,分析这些变化造成哪些影响

2018-09-04更新 | 66次组卷 | 2卷引用:福建省龙海市第二中学2019届高三年上学期开学考历史试题
10 . 中国是世界农业发源地之一,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先民创造了辉煌的农业文明。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文帝)诏曰:“农,天下之大本也,民所恃以生也。而民或不务本而事末,故生不遂。”

——《汉书·文帝纪》

材料二   舍本逐末,贤者所非。日富岁贫,饥寒之渐,故商贾之事,阙(缺)而不录。

——贾思勰《齐民要术·序》

材料三   长安城实行严格的“坊”“市”隔离制度。政府规定,“其市当以午时击鼓二百下而众以会,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下散”。市内除了唐人外,还有许多高鼻深目的波斯人、大食人,以及日本人、高丽人,还有黑人。回鹘衣装、胡旋舞、高丽乐等深受唐人喜爱,广为流行。

——《唐前期长安城的商业》

材料四   其余坊巷市井,买卖关扑,酒楼歌馆,直至四鼓后方静;而五鼓朝马将动,其有趁卖早市者,复起开张。无论四时皆然。

——耐得翁《都城纪胜》

梦里曾作南柯守,少时元是东陵侯。今朝半醉归草市,指点青帘上酒楼。

——陆游《杂赋》

材料五   闽省土窄人稠,五谷稀少,故边海之民皆以船为家,以海为田,以贩番为命。……自一旦禁之,则利源阻塞,生计萧条;情困计穷,势必啸聚。

——《明神宗实录》


(1)材料一中的“本”指的是什么?“末”指的是什么?材料一、二共同反映了中国古代对“本”“末”持何态度?其目的是什么?
(2)根据材料三,归纳唐朝前期长安的城市特点。
(3)根据材料四,指出宋代“市”的发展表现。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种发展反映了宋代政府对商业的政策有何调整?
(4)指出材料五中造成“边海之民”生活变化的政策。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政策在当时产生的影响。
2019-04-06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陕西省吴起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基础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