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海禁政策和闭关锁国政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的经济繁荣得益于强有力的帝国统治,帝国对于商业活动采取了务实政策,并能控制庞大的人口和广袤的土地,从而维持了一个长期的王朝中期繁荣。直到18世纪中叶,中国最发达地区与英国在经济发展水平和生活质量等方面出现很大的相似性,但正是18世纪东西方出现了大分流。

——摘编自赵鼎新《加州学派与工业资本主义的兴起》

材料二 英国为代表的西方迅速崛起。赵鼎新认为西方崛起包含五个交叉重叠的历史进程。军事竞争(连绵不断的战争)和经济竞争推动下的强烈的理性化取向以及积累性发展。欧洲国家力量强大之后天主教世界的崩塌以及其他宗教、世俗形态的兴起。资产阶级在政治、军事、意识形态方面的纵深发展……政府与商人联盟的存在:政府依赖商人敛财创收,以及维持殖民地的运作;而商人则仰赖政府的保护,以此进行市场扩张。

——摘编自赵鼎新《国家、战争与历史发展:前现代中西模式的比较》


(1)根据材料一概括18世纪中叶中国经济繁荣的原因,并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简析18世纪“东西方出现了大分流”的原因和给中国带来的影响。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18世纪中叶中国最发达地区与英国经济发展的“相似性”。
2020-01-30更新 | 96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和平区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调查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当宋朝被赶出中国的北部并在长江以南的杭州重新建都时,中国对外贸易的程度大大提高了。……宋朝比大多数中国其他朝代更倚重商业税收,因而鼓励了港口和对外贸易的发展。当时的主要港口是泉州。宋朝为出口贸易发展起大规模的陶器生产,江西的景德镇因精于烧制陶器的窑炉技术而兴旺起来。”

——(英)安格斯麦迪森《世界经济千年史》

材料二:明太祖立国之初,在东南沿海面临两大难题:一是“倭寇出没海岛中,数侵略苏州、崇明,杀掠居民,劫夺货财,沿海之地皆患之”;二是曾与朱元璋争夺政权的张士诚、方国珍之余部“诱导倭寇出没海上”,“焚民居、掠财货”,“北至辽东,南抵浙、东粤”,“无岁不被其害”。明太祖为了巩固国防,“禁濒海民不得私出海”“禁海民私通海外诸国”。

——摘编自李金明《明代海外贸易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朝对外贸易发达的原因及其对国内经济产生的影响。
(2)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明初实行海禁政策的背景并简要评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