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海禁政策和闭关锁国政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1 . 嘉靖二年,日本使宗设、宋素卿分道入贡,互争真伪。市舶中官赖恩纳素卿贿,右素卿,宗设遂大掠宁波。给事中夏言言倭患起于市舶。遂罢之。据此推知
A.闭关锁国政策开始实行B.对外贸易受到严格限制
C.对外贸易受到基层质疑D.市舶贸易导致倭患严重
2022-01-01更新 | 923次组卷 | 12卷引用:历史-高三下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卷(辽宁专用)
2 . 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八月,议定“有贩米私出外洋者……严查禁止,使湖广、江西贩买之米俱入江南、浙江地方,则米价自平”。乾隆十四年(1749年)三月,湖广总督在议及降低米价措施时,要求防止“搬运出洋”,“于通洋口岸,严查禁惩”。清政府的这些措施旨在
A.严格限定区域间长途贩运B.提高两湖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
C.极力维护国内市场的稳定D.消除江南经济发展区域性差异
3 . 晚明时期,徐光启曾说:“私通者,商业。官市不开,私市不止,自然之势也。又从而严禁之,则商转而为盗,盗而后得为商矣。”据此可知“海禁”政策
A.导致了沿海地区的严重贫富分化B.严重阻碍了中外正常的文化交流
C.有效维护了东南沿海的社会安定D.使民间海外贸易走向畸形发展
2021-04-21更新 | 297次组卷 | 23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第二十八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4 . “洋船争出是官商,十字门开向三洋;五丝八丝广段好,银钱堆满十三行”,广州十三行是清政府指定专营对外贸易的垄断机构,又叫“洋行”或“洋货行”。这种机构的设置反映了当时我国的经济政策是
A.闭关锁国B.重商主义C.“朝贡”贸易D.海外殖民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重农抑商”政策得以长久实行的根本原因是
A.适应了自给自足自然经济的需要
B.中国一向具有重视农业的优良传统
C.中国人口众多,解决吃饭问题是当务之急
D.有利于巩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