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海禁政策和闭关锁国政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6 道试题
1 . 如表为明代不同时期法律、法规对违禁下海囚犯处罚的规定。这从侧面反映了嘉靖时期
处罚缘由明太祖(大明律》《嘉靖问刑条律》
携带一般违禁物品下海杖一百发边卫充军
携带重要违禁物品下海纹刑斩刑,并枭首示众
官吏通同犯罪除死罪外,罪止杖一百,不连累子孙除死罪外,发边卫永远充军,并且取消子孙永袭的权利
A.社会矛盾逐步缓和B.倭寇侵略危机已被消除
C.对外政策更加保守D.民本思想受到政府重视
2 . 有学者指出:当古代中国历史上首次面临先后来自海盗及日本倭寇骚扰时,明朝廷采取海禁政策就是基于“筑长城御敌于千里之外”的思想,欲利用海洋这一天然屏障以阻隔海上敌对势力进犯。在该学者看来
A.海禁政策造成了严重的后果B.倭患严重危及明朝专制统治
C.明朝国家治理水平较为低下D.海禁政策的制定具有必要性
3 . 下表所示为清代前中期沿海、长江、运河诸关关税及其在全国关税总额中的比重。据表可知,清代前期
分类康熙中叶雍正初年乾隆中叶嘉庆中叶
全国关税总额(万两)122.0151.5459.6488.9
沿海诸关:税额(万两)
占总额(%)
18.2
14.9%
23.5
13.4%
106.4
23.2%
188.6
38.6%
长江诸关:税额(万两)
占总额(%)
37.3
30.6%
48.7
32.1%
114.6
24.9%
134.7
27.6%
运河诸关:税额(万两)
占总额(%)
61.6
50.5%
61.4
40.6%
150.5
32.8%
140.0
28.6%
三者合计:税额(万两)
占总额(%)
117.1
96.0%
133.6
88.2%
371.5
80.8%
463.3
94.8%

A.关税成为国家主要税源B.江南地区经济地位下降
C.海外贸易呈发展的趋势D.重农抑商政策日渐松弛
4 . 明政府在广州设置市舶司,负责管理进出口商船的登记、纳税、收买舶船带来的货物,具体的商务则由“官设牙行与民贸易”。隆庆之后,牙行由纯粹的买卖中介成为包销外国进口商品和本国商品出口贸易的商业团体。牙行的出现
A.体现了明朝政府对中外贸易的管控
B.推动了中国对外贸易的繁荣
C.反映出传统闭关锁国政策逐渐松弛
D.促进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明朝嘉靖帝以后,私人海上贸易能够穿过法网的罅隙而急速发展,并形成各种可观的集团,这些私商与葡萄牙、西班牙、荷兰都有贸易关系,由此,美洲的大量白银经吕宋流入中国。据此可知当时中国
A.“海禁”政策已名存实亡
B.出超地位取决于贸易集团
C.受地理大发现的影响明显
D.专制统治与外贸相得益彰
2019-06-03更新 | 179次组卷 | 3卷引用:【校级联考】湖北省鄂东教育协作体2019届高三高考最后一卷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明朝平息倭患以后,海洋政策做出了重大调整。开启了两种海上贸易模式:一是在福建漳州月港开海,允许中国商民出洋贸易:一是在广东澳门开埠,允许外商入华经营海外贸易。这一变化
A.说明了闭关锁国政策的终结
B.促使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C.客观上有利于世界市场形成
D.促进资本主义商业产生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1566年后,明穆宗、明神宗及其辅政大臣都主张实行比较灵活的政策,先后开放海禁。有学者认为由于海禁的开放,刺激了私人海上贸易的发展与繁荣,所谓“倭患”也就烟消云散了。这表明
A.明王朝实行开明的对外政策
B.明朝重农抑商政策逐渐松弛
C.倭患解除促使海禁政策瓦解
D.海禁是倭寇猖獗的原因之一
8 . 《明经世文编选录》载:“番中本无盐硝、火药、亦无铳炮器具,后因中国之人接济往来,私相教习,违犯严禁,将带出境,以济番人运用……若今明开通税之门,略同互市之法,火铳、火药公然交易,得番人无用之物,济番人有用之器,是持其柄而授之兵也”。材料反映的思想是
A.反对实行海禁
B.主张实行海禁
C.主张扩大火铳、火药的交易
D.主张积极开展对外贸易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1685年,康熙帝颁布《展海令》,允许人民出海经商。同时,清政府分别设粤、闽、浙、江海关,对外贸易兴盛。许多官员把自己的资金委托信誉好的商人代理,以图稳健增值。这反映了
A.康熙帝全面放弃闭关锁国政策
B.商品经济发展导致社会价值观变化
C.清朝部分政府机构开始近代化
D.官商勾结导致政府的腐败现象严重
2019-03-28更新 | 515次组卷 | 18卷引用:2018年湖北省荆州中学高三全真模拟文综历史试题(一)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10 . 明代沉船“南澳一号”发掘引起社会关注,学生以此为题进行研究性学习,搜集的一条史料是:“(明中后期,有大臣)请开市舶,易私贩而为公贩……不得往日本……亦禁不得以硝黄、铜、铁违禁之物夹带出海。奉旨允行,几三十载”。对该史料理解最恰当的是
A.明代没有民间的海外贸易
B.明政府曾奉行重商主义政策
C.明政府曾有条件地允许海外贸易
D.明政府从此废除“海禁”政策
2019-01-30更新 | 1883次组卷 | 56卷引用:2011届湖北省襄樊四校联考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