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海禁政策和闭关锁国政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4 道试题
1 . 嘉靖二年,日本使宗设、宋素卿分道入贡,互争真伪。市舶中官赖恩纳素卿贿,右素卿,宗设遂大掠宁波。给事中夏言言倭患起于市舶。遂罢之。据此推知
A.闭关锁国政策开始实行B.对外贸易受到严格限制
C.对外贸易受到基层质疑D.市舶贸易导致倭患严重
2022-01-01更新 | 923次组卷 | 12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22届高三4月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2 . 有学者说,其实我们所说的全面海禁从来没有存在过,无论是明太祖的“寸板不许下海”,还是清世祖的“片帆不许入口”。该学者这一观点的主要依据是明清时期
A.海禁政策未真正落实到位B.民间对外贸易较盛行
C.洋商在华贸易受到了限制D.朝贡贸易未曾停止过
2021-10-18更新 | 271次组卷 | 4卷引用:四川省宜宾市第一中学校等80所名校2022届高三10月联考文综历史试题
3 . 1793年,英政府派乔治·马戛尔尼使团访问中国。使团提交的礼品清单有天体仪、地球仪、座钟、气象仪、毛瑟枪、连珠枪、铜炮、榴弹炮及军舰模型等。对礼单的解读正确的是
A.礼单包括天文仪器,是为了迎合中国重视历法的传统
B.为了麻痹中国,礼物隐藏了英国最新科学技术
C.枪炮、军舰模型等,展示了世界第二海军强国的实力
D.当时中国地理科学先进,英国地球仪制作落后
4 . 清代开放海禁后,白银大量流入及铜钱供给的相应增加,导致物价缓慢上涨。清人汪辉祖记载乾隆五十九年浙江物价:“夏间米一斗钱三百三四十文。往时米价至(一斗)一百五六十文即有饿殍,今米常贵,而人尚乐生。盖往时专贵在米,今则鱼、虾、蔬、果,无一不贵,故小贩、村农俱可以糊口。”这表明当时
A.政府开放海禁有益民生B.农民实际负担不断加重
C.海外贸易妨碍农民生活D.政府减轻对百姓的剥削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康熙帝曾下谕地方官要在沿海各地增设炮台,并指出:“海外如西洋等国,千百年后,中国必受其累,国家承平日久,务须安不忘危。”这反映出清王朝
A.已经将边防的重点转向海疆B.预见到中国海患问题的严重性
C.采取了更为积极的对外政策D.认识到西方工业文明的先进性
6 . 晚明时期,徐光启曾说:“私通者,商业。官市不开,私市不止,自然之势也。又从而严禁之,则商转而为盗,盗而后得为商矣。”据此可知“海禁”政策
A.导致了沿海地区的严重贫富分化B.严重阻碍了中外正常的文化交流
C.有效维护了东南沿海的社会安定D.使民间海外贸易走向畸形发展
2021-04-21更新 | 297次组卷 | 23卷引用:2019年四川省绵阳市南山中学高三上学期一诊模拟考历史试题
7 . 在福建抗倭的名将谭纶(1520—1577)说:“闽人滨海而居,非往来海中则不得食,自通番禁严,而附近海洋渔贩,一切不通,故民贫而盗愈起。”这表明谭纶主张
A.清除倭寇残余势力B.开放海禁政策
C.对福建人剿抚并重D.采取富民政策
2021-04-06更新 | 264次组卷 | 32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第十二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摸底考试历史试题
8 . 明朝平息倭患以后,海洋政策做出了重大调整。开启了两种海上贸易模式:一是在福建漳州月港开海,,允许中国商民出洋贸易;一是在广州澳门开埠,允许外商入华经营海外贸易。这一变化(     
A.说明了闭关锁国政策的终结B.促使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C.客观上顺应了新航路的开辟D.促使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2020-12-29更新 | 747次组卷 | 34卷引用:四川省遂宁绿然学校2023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9 . 下表是随着当时海上商业的发展,清朝乾隆、嘉庆时对外贸易的态度。据此可知
A.清政府强化了传统经济政策B.西方工业经济威胁清朝发展
C.中国经济对西方有压倒优势D.清政府保护新经济因素萌芽
2020-08-01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内江市2021届高三零模文综历史试题
10 . 《明太祖实录》记载;“沿海军民官司纵令相交易者,悉治以罪。敢有私下诸番互市者,必置于重法。”该政策的实施
A.抑制了商品经济发展B.促进了资本主义萌芽
C.禁止了官民对外贸易D.阻碍朝贡贸易的发展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