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海禁政策和闭关锁国政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5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二   凡士工商贾,皆赖食于农,故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

——《大清世宗宪皇帝实录》

材料三   明朝建立后,明太祖“滨海民不得私自出海”,只允保留有限的朝贡贸易。明成组继续“海禁”政策。清初,基于沿海抗清活动,政府颁发“禁海令”和“迁海令”。伴随着西方殖民势力东来,18世纪中期,乾隆皇帝制定《防范外夷规条》,闭关政策正式形成。

——摘编自尚畅《从禁海到闭关锁国——试论明清两代海外贸易制度的演变》


(1)材料一中的“本”和“末”各指什么?
(2)根据材料二、材料三,概括清政府奉行的经济政策。
(3)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分析上述政策给中国社会造成的严重后果。
2 . 明朝“宣德六年四月,诏沿海居民有私自下番贸易及出境与夷人交通者,命行在都察院出榜禁戈”。这反映了当时实行
A.“海禁”政策B.“厚本抑末”政策
C.专卖制度D.“工商食官”制度
3 . 中国与世界隔绝,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是由于清政府对外推行
A.重农抑商政策B.专卖政策C.文化专制政策D.闭关锁国政策
4 . 明朝平息倭患以后,海洋政策做出了重大调整。开启了两种海上贸易模式:一是在福建漳州月港开海,,允许中国商民出洋贸易;一是在广州澳门开埠,允许外商入华经营海外贸易。这一变化(     
A.说明了闭关锁国政策的终结B.促使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C.客观上顺应了新航路的开辟D.促使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2020-12-29更新 | 748次组卷 | 34卷引用: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清北组)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朝廷下令“敢有私下诸藩互市者,必置之重法”。隆庆元年(1567年),福建巡抚涂泽民上疏请开放海禁,准贩东西二洋,朝廷允准。这一变化说明
A.政府适时调整外贸政策B.明朝中央集权遭到削弱
C.地方官员决定政策调整D.政府改变重农抑商政策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传教士成为明清之际西方文化输入的首要担当者,在很大程度上是跟明末利玛窦开创的“学术传教”(或称“知识传教”)策略所奠定的。以传教士为媒介的西学东渐,其具体的传播渠道主要包括口头传授、译撰中文书籍、携入或自制西洋科学仪器等。当时的译著共成书400余种,其中科学类占130余种。当时对欧洲科学著作的翻译盛行一时,大部分的西方科学知识通过翻译介绍到中国。                         

       ——摘编自徐海松《清初士人与西学》

材料二   康熙之后(十八世纪上半期)中西文化的联系竟为中断。雍正元年(1723年)明昭禁教,实际宣布对西方文化绝交。此后的一个世纪,是西方世界变化最大、进步极速的时代,一系列重大事件尽皆出现于此百年之间。而我们全无所知,毫无所感。此间,以英国为首的对华贸易固然仍在继续,但英人所重视的是商业利益,一心想的是通过运销鸦片而多赚取中国的白银,绝不注意文化上的沟通。                       

——摘编自郭廷以《近代中国的变局》


(1)依据材料一,概括西方教士在华活动的特点和影响。
(2)依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分析导致中西方文化联系中断的原因及后果。
2020-10-11更新 | 125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钦州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10月月考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7 . 《御倭杂著》卷一记载,“天顺(1457-1464年)以后,市舶权重,市者私行,虽公法荡然,而海上偃然(太平)百年,此乃通商明验”。据此推断
A.明朝始终严格执行海禁
B.当时民间对外贸易盛行
C.内地中心城市商业发达
D.海禁政策阻碍中外贸易
8 . 康熙年间“沿海居民……深知水性,惯熟船务之舵工。水手不能胜任担负重物,以谋得一朝之食。或走险海中,为贼驾船,图目前糊口之计;或游手无赖,更无所事事。”材料主要说明海禁政策
A.造成了农业生产衰退B.阻碍了科学技术发展
C.断绝了中外贸易交流D.减少了居民就业机会
2020-09-24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桂林市兴安县第三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历史试题
9 . 如表反映出当时
A.中国瓷器大国的地位已奠定B.东南亚最早引进中国瓷器
C.海禁与时局影响了对外出口D.中国瓷器具有较强影响力
2020-09-16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北海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10 . 在中国古代城市发展变迁中,除岭南靠海的行政中心城市广州外,其余曾经兴旺的沿海贸易城市如登州、泉州、明州等都未能始终保持其贸易中心地位,主要是因为
A.广州地处岭南靠海更具贸易优势B.受到了儒家传统思想观念的影响
C.外贸与中国经济欠缺深层次融合D.没有出现以经济功能为主的城市
2019-11-04更新 | 44次组卷 | 2卷引用:广西桂林市兴安县第三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