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租佃关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秦汉以来“客”是佃客、浮客、依附民的代名词,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客皆注家籍”,将客的户籍附在主家的户籍上,由县令主持,并呈报州郡核准。这一举措(     
A.体现政府与门阀的博弈B.反映封建人身依附关系减弱
C.有利于稳定地方治安D.说明基层治理制度日益完善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宋代法律明文规定,(租佃制下)佃农有权选择土地所有者签订租佃契约;签订租佃契约,必须遵循自愿原则;租佃契约履行完毕,是否续约,由契约双方当事人自主决定;地主对客户不得有任何限制,客户起移也无须地主出具凭由;佃户对租佃契约约定以外的其他义务有权拒绝。这反映了宋代(     
A.人身依附关系宽松B.政府实行“不抑兼并”政策
C.封建经济发展繁荣D.出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如图为清朝《吴江县鱼鳞册》(道光十三年钞本),分“自业”“管业”“催甲”“佃户”等数栏。该图册反映出当时(     
A.政府对土地交易管理严格B.农村土地资源的整合和流转
C.政府推动大地产制的发展D.雇佣关系在农业领域的普及
2022-10-16更新 | 56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北省恩施州鹤峰县第一高级中学2023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4 . 唐朝两税法实施以后,“主户”和“客户”的区别,系指是否土著。到宋朝,政府把全国人口分为主户和客户两类,其主要区别是是否缴纳税赋。唐宋主客户的变化
A.强化了人身依附关系B.反映了租佃关系的发展
C.制约了商品交换行为D.减少了国家的财政收入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清时代,地主经济的剥削形式有了一些新的变化,主要是土地永佃权的出现和雇佣关系的发展。永佃权是佃农在按租约交租的前提下,永久租种某块土地的权利,地主出卖转让土地,不影响佃农继续租种。这种权利称永佃权,也叫田面权。在实行永佃制的情况下,土地的耕作权和所有权分离了。具有田面权的佃农,不但可以长期使用这块土地,并且有将田面权出卖、抵押和典当的自由。但佃农必须依约向地主缴租,租额较一般的土地为轻。有田面权的土地,地主一般不能撤佃,如过了一定的期限(比如说三年)不缴租,地主就可以抽回土地,佃农的田面权也就不能保持了。

材料二   明清时候,由于商品货币关系的发展和封建人身依附关系比前削弱,地主雇用农民种田的情形已比较常见。小说《醒世恒言》第二十九卷《卢太学诗酒傲公侯》中说:“那卢柟田产广多,除了家人,雇工的也有整百,每岁十二月中,预发来岁工资,到了是日,众长工一齐进去领银。”能雇“整百”雇工的,自然是大地主。当时,有一二百亩土地雇三、五个雇工的地主是比较多的。雇工有长工(即长年)和短工(即忙工)的不同。长工受雇的时间比较长,比如在半年或一年以上;短工则只在农忙受雇一个短时间。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复旦大学上海财经学院合编《中国古代经济简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清时期土地制度的变化及其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明清时期土地制度变化的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