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租佃关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1 . 有图可用于说明中国古代的某种历史现象。下列解读最符合图示主旨的是(     
A.赋役繁重导致农民起义B.土地兼并和王朝更替的关系
C.统治腐朽危及社会稳定D.地主阶级与封建王朝的矛盾
2022-12-28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强基联合体2023届高三11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明清时期,许多从事工商业的地主由农村迁居城镇,由于对土地无法直接经营,对农业生产也无法干预,在拥有土地所有权的前提下把土地经营、使用权转给他人,而坐收地租,这就是永佃制。永佃制(     
A.推动了大土地制的产生B.促进了近代城市的兴起
C.推动了重农抑商的实行D.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某学者指出,清代押租制(指农民付给地主货币作为抵押金来换取土地经营权)是一种“筛选”,它使许多农民因付不出押金而被摒除在押租佃户之外,而使另一些经济实力比较强的农民成为押租佃户。佃农在此基础上的自由转佃,更是一种“再筛选”。这
A.缓解了农村中的贫富分化B.遏制了土地兼并的流行态势
C.使社会阶层间的流动加快D.有利于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4 . 《宋会要辑稿·实货》记载:佃客只要在每年收获之后,交清地租,就可以和地主商量去留。如果地主非理“拦占”,佃客可以向县官申诉。这一现象表明宋代
A.政府注重保护农民的利益B.封建人身依附关系削弱
C.社会阶层流动性不断增强D.地主与农民的矛盾消除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5 . 宋太祖开宝四年,朝廷诏令通检全国丁口,不分主户、客户(佃户),一并抄入版籍。宋仁宗天圣五年(1027)十一月诏:“自今后客户起移,更不取主人凭由,须每田收田毕日,商量去住,各取稳便……。”这些政策
A.抑制了土地兼并B.适应了经济发展要求
C.维护了自耕农经济D.加强了对小农人身控制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明中后期以后,在赋役负担、土地兼并和自然灾害的共同冲击下,土地日益集中于勋贵和缙绅地主手中,中小地主的力量也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这导致了
A.封建统治得以巩固B.自耕农经济的发展
C.人身依附关系加强D.租佃经营方式盛行
2021-09-25更新 | 106次组卷 | 2卷引用:重庆市巴蜀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适应性月考(二)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