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租佃关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明代中叶以后,押租制流行,佃农交纳租金才能佃种地主的土地,俗称“买耕”。佃农的佃权,可以有偿转佃和出典。这反映了当时
A.土地兼并现象严重B.土地经营权的商品化
C.小农经济逐渐瓦解D.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明清时期永佃制盛行,佃农在不拖欠地租的条件下,有权“不限年月”“永远耕种”,地租率相对稳定,农民获得相对独立的、长期的土地使用权,地主则失去了和土地的直接联系。这一现象
A.减少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B.瓦解了地主土地所有制
C.说明农民摆脱了封建人身依附关系
D.加速了土地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
2019-08-11更新 | 567次组卷 | 36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2017年高三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文科综合试题(历史部分))
3 . “贫富无定势,田宅无定主”在宋朝称为普遍的现象,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A.经济严重衰退B.政府控制较为松弛C.坊市制度崩溃D.政府管理失控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1027年,宋仁宗诏江淮、两浙、荆湖、福建、广南州军,……自今后客户起移,更不取主人凭由,须每田收田毕日,商量去往,各取稳便。据此可知当时
A.劳动力的商品化趋势日益明显
B.统治者实行抑制土地兼并的政策
C.租佃制下人身依附关系有所松弛
D.租佃关系在北宋居主导地位
2019-04-11更新 | 325次组卷 | 20卷引用:吉林省吉林市2018届高三第三次调研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明代,个别地区开始出现押租制,即佃农向田主交纳高于一年地租额的货币量作抵押,退佃时归还押金,不计利息。租佃关系存续期。地主不能随意换佃。清代,押租制在四川、湖南、江西等地获得一定发展。其他各省也有出现。押租制的实行和发展
A.加重了地主对佃农的剥削B.推动了精耕细作农业的成熟
C.确保了佃农的生产经营权D.表明经济重心转移到了南方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佃农是租种地主土地的农民,他们有一定的劳动工具及生产和生活资料。魏晋南北朝时,他们被列入豪强地主家籍,自由受到限制。唐宋时代,佃农阶层日益扩大,于是封建政权将他们列入户籍,取得封建国家编户的地位。这一变化
A.增加了政府掌握的土地数目
B.减轻了佃农对地主的依附
C.限制了小农经济的持续发展
D.提高了农业生产技术水平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明朝时“田中事,田主一切不问,皆佃农任之”,地主与佃农之间,“交租之外,两不相问”。此种现象反映出当时
A.地主与佃农间存在雇佣关系B.土地所有权与经营权没有分离
C.佃农有较大的生产自主权D.租佃制抑制了佃农的生产积极性
2020-06-01更新 | 97次组卷 | 24卷引用:2020年江苏历史高考真题变式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据加藤繁先生考证,天禧五年(1021年)客户有3708994户,占总户数31.9%;元丰三年(1080年),客户4743144户,占总户数36.4.%,并由此推知宋代四处租借土地的客户大约占人口总数1/3。材料现象主要由于
A.经济重心南移完成B.租佃关系的盛行
C.政府调整土地政策D.宋代经济严重衰退
9 . 明清时期,出现了很多地主移居城市生活的现象。清代文人方苞曾说,地主“所居在城或他州异县,地亩山场皆委之佃户”。这一现象表明(     
A.资本主义农场出现B.城镇化快速发展
C.城乡差别逐步消除D.租佃关系日渐发展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明清时期,不少地区出现了永佃制。佃户经地主许可,也可以转让佃权。当土地转租时,耕地农民既要向土地所有者交纳“大租”,又要向佃权所有者交纳“小租”。结果,就出现了“一田二主”、“一田二租”的复杂的租佃关系。材料主要反映了
A.土地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
B.佃农获得了地主的土地所有权
C.局部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D.主佃之间的人身依附关系加强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