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租佃关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宋代"田宅无定主,有钱则买,无钱则卖”,农民“轻去乡土,转徙四方,固不为患”,“自农转而为士、为道、为释.为技艺者,在有之”,其中还有不少“转客于市,佣力以食”。这反映出宋代
A.安土重迁的观念已经瓦解B.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趋向分离
C.政府放松了对社会的控制D.城市的商业功能逐步得到增强
2 . 明朝初年,朱元璋废除关于佃户身份低于地上的法律,在法律上确认了佃户在社会上的“凡人”地位:严禁地主无偿使用佃户,否则予以处罚。这些措施
A.导致社会矛盾日益激化B.废除了租佃式的经营关系
C.有利于新生产关系产生D.减轻了地主对农民的剥削
4 . 在宋代,“富民召客为佃户,每岁末收获间,借代给,无所不至。一失抚存,明年必去而之他。”而到了清代,地主阶级对佃农往往以夺佃、退佃等手段相威胁,趁机抬高租额并巧立名目额外盘剥。佃农地位的这一变化
A.是商品经济发展的间接反映B.与满洲贵族不重视农耕相关
C.是农民起义频繁爆发的结果D.间接反映清代人口膨胀现实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佃户既赖田主给佃生借以养活家口,田主亦借佃客耕田纳租以供赡家计,二者相须方能存立。今仰人户递相告诫,佃户不可侵犯田主,田主不可挠虐佃户(《劝农文》)。”以上材料说明宋代的租佃制
A.保护了中小地主的经济利益B.加速了农产品商品化
C.有利于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D.产生了新的生产关系
2021-01-19更新 | 357次组卷 | 5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九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据道光《徽州府志》载,徽州府开垦荒山棚民,租佃期限很长。耕垦山场的劳动者,“-棚之人不下数十”其来源大多是外地,“随时短雇帮伙工人,春来秋去,往返无定"。这可用来说明,道光年间微州地区
A.农民人身依附关系加强B.农业经济获得较快发展
C.社会秩序需要严格把控D.农业生产存在雇佣关系
7 . 明朝万历年间的东南省份,佃户在获得永佃权的基础上,可以对自己佃种的土地自由买卖、典押,取得与地主“同等”的地位;有的佃农将自己佃种的土地,转手租给别人,自己成为“佃主”。这个现象表明
A.生产关系发生根本变革B.社会等级差距日益缩小
C.人身依附关系逐渐松弛D.土地兼并现象愈演愈烈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宋代租佃制盛行,地主多以签订契约的方式,出让土地使用权以收取地租。宋代的地租形式以产品地租为主,货币地租有所发展,劳役地租逐渐减少。宋代租佃制
A.促进了自耕农经济的发展
B.阻碍了精耕细作技术的提高
C.减轻了农民经济上的负担
D.削弱了农民对地主的依附关系
2019-03-22更新 | 1400次组卷 | 29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哈工大附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明中后期,租佃关系已普遍采取契约的形式,在商品经济发达的江浙、福建已经盛行定额租制,甚至还出现了货币地租,佃农对地主从人身依附关系为主向着以土地依附为主的方向过渡,获得更多的经营自由。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农村经济商品化
B.农民对地主人身依附关系进一步松弛
C.封建地租货币化
D.商品经济推动封建生产关系的变化
2018-10-11更新 | 511次组卷 | 28卷引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海林市朝鲜族中学2022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吐鲁番地区曾出土若干份唐代租佃契约,上面写有田主、租田人和知见人,还有租种期限、租田数目和田租数额,田租有分成制和定额租制。这种租佃契约
A.阻碍了小农经济继续发展B.限制了地主对农民的盘削
C.加强了地主对农民的控制D.有利于农业生产技术的推广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