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租佃关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从汉朝到唐朝,土地兼并被视为国之大害,千方百计加以抑制。宋朝开历史之先河,采取“田制不立”“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但农作物产量倍增,工商业盛况空前,市民阶层壮大。这说明(     
A.土地兼并减轻了地主对农民的剥削B.租佃关系的发展导致政府税源锐减
C.租佃经营方式适应了社会发展需要D.不抑兼并政策导致了贫富分化严重
2022-10-11更新 | 178次组卷 | 25卷引用:湖南省岳阳市汨罗市第二中学2022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2 . 下表是中国古代农民称谓变化表,这一变化反映了
朝代秦汉魏晋宋元
称谓夫、仆田客、部曲佃客、庄客、农户

A.地主阶级不断丧失对土地的占有权B.自给自足小农经济的形成和强化
C.自耕农阶层在曲折中逐渐发展壮大D.农民对地主和国家的依附关系松弛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宋律规定,租佃契约到期,租佃关系结束,农民可以另租土地,地主可以另佃;契约未到期,禁止佃户逃离,也不允许地主私自处置佃农,不得随意撤佃。材料表明宋代
A.农民的政治地位有所提高B.立法保护地主土地所有权
C.租佃关系在社会中占主导地位D.地主和佃户存在依存关系
单选题-单题 | 困难(0.15) |
名校
4 . 宋代地主利用农民之间的矛盾,用增租转佃方式试图增加地租,而农民则利用地主之间的矛盾,用转佃他人之田的方式来达到降低地租的目的。在这一斗争过程中,地租剥削自然维持在一个合理的水平上。材料意在强调宋代
A.商品经济的繁荣
B.封建租佃制的积极作用
C.完成了土地关系的变革
D.传统经济结构发生改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