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封建土地所有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1 . 北魏至唐朝中期,为抑制土地兼并,保护小农经济,中央政府实行
A.井田制B.屯田制C.均田制D.方田均税法
2020-02-10更新 | 99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东城区201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春秋时期井田制瓦解的根本原因是
A.大量公田被抛荒,私田增加B.生产力的发展
C.各国推行税制改革D.贵族之间争田现象严重
2020-02-05更新 | 300次组卷 | 18卷引用:西藏山南市第二高级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3 . 下列各项反映春秋战国土地制度变迁的是
①“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②“相地而衰征”
③“为田开阡陌封疆”
④“民得买卖(土地)”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4 . 下列关于均田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规定百姓占有田地的最高限额,将多出部分分给无地或少地者
B.北魏时期借鉴汉族的土地制度制定并开始实行
C.促进了北方农业生产的恢复发展和北方民族的封建化
D.隋唐沿用和改革了均田制,唐朝中后期因土地兼并严重而废除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5 . 明朝官员丘浚说:“井田既废之后,田不在官而在民,是以贫富不均。”“限田之义,均田之制虽各有所取,然不免拂人情而不宜于土俗,可以暂而不可以常也,终莫若听民自便为之德。”材料反映丘浚
A.对土地兼并持放纵态度
B.主张以教化缓解土地兼并
C.认为限田符合人情土俗
D.主张复兴古代土地国有制
2018-03-29更新 | 125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长望浏宁四县2018年高三3月联合调研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6 . 农耕文明催生了较为完善的土地制度。“这是按人口分配土地的制度,但仅分配国家掌握的土地,不触动地主的原有土地。”对这段材料描述的土地制度理解不正确的是(   
①土地兼并是其产生的原因之一
②反映了土地制度日益完善
③不能反映出封建统治的阶级基础
④是一种土地国有制度
A.③B.②③C.①D.④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7 . 古代土地制度经历了从井田制到均田制的变化,这一变化表明
A.土地制度的性质并没有发生根本变化B.土地从国家所有彻底转变为私人所有
C.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实现了完全分离D.集体劳作到以家庭为单位的农耕生产
8 . 《新唐书》载:“授田之制,丁及男年十八以上者,人一顷,其八十亩为口分,二十亩为永业;……寡妻妾三十亩,……工商者,宽乡(地广人稀的地方)减半,狭乡不给。”下列对这一土地制度认识错误的是
A.授田依据主要是性别和年龄
B.分配给农民的土地可自由买卖
C.一定程度上体现了重农抑商
D.这一土地制度在唐朝后期废弛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9 . 《通典·田制》规定的授永业田,“亲王百顷(注1顷等于100亩),职事官正一品六十顷,郡王及职事官从一品各五十顷,国公若职事官正二品各四十顷……云骑尉、武骑尉各六十亩”丁男给永业田二十亩。这反映出唐朝的均田制
A.土地兼并没有彻底解决B.有效的限制了土地兼并
C.对官僚贵族具有特殊优待D.授田主要以军职人员为主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10 . 《资治通鉴》载:“唐自武德以来,开拓边境,地连西域,皆置都督、府、州、县。……当发山东丁壮为戍卒、缯帛为军资,开屯田以供糗粮,设牧监畜马牛,军城戍逻,万里相望”。材料主要反映了(        
A.加强边疆行政管理与军事部署
B.从内地迁移百姓巩固边防
C.从军事角度实施屯田戍边
D.加强道路建设以运输军械军粮
2015-08-21更新 | 75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届江西省宜春市奉新县第一中学高三模拟文综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