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封建土地所有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6 道试题
1 . 下表为西汉末年的社会状况统计表(部分)

人物

身份

事件

翟方进

汉成帝时丞相

强占民田未遂,竟将当地的水利工程毁掉,使得田地枯旱

王立

汉成帝舅父

侵占南阳草田数百顷

董贤

汉哀帝宠臣

哀帝一次赏赐土地2000顷

挚纲

哀帝时的富商大贾

以雄厚的经济力量吞并农民土地无数

这表明,当时(     
A.官商勾结的现象异常严重B.自然经济走向衰落
C.自耕农经济发展受到阻碍D.君主专制遭到削弱
2 . 据秦简解读,秦代农业分为公田和民田。公田是国家拥有、政府管理,收成也归官有;民田即黔首田,平民田地,通过“行田”制,国有土地分成小块后分给百姓,分到手的田地不可以买卖,必须按规定交纳赋税。这反映出,当时(     
A.国家土地所有割占主导B.土地制度保障财政收入
C.政府严格限制土地兼并D.土地公有制度彻底瓦解
2022-11-18更新 | 8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荆荆宜三校2023届高三11月联考历史试题
3 . 周庄王十二年(公元前685年),春秋时期著名政治家管仲帮助齐桓公在齐国实行“相地而衰征”的赋税政策,即根据土地不同而分等征赋。这一做法(     
A.改变了井田制度下的税收标准B.实际承认了土地私有的合法性
C.以法律的形式确立了土地私有D.增加了土地所有者的赋税负担
2022-10-11更新 | 97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西省百校联盟(名校联测)2023届高三10月联考历史试题
2022高三上·全国·专题练习
填空题 | 适中(0.65) |
4 . 均田制形式:
①国家将无主土地按人口数分配给小农耕作;土地为________的性质;
②授田农民向______承担赋役;
③地主阶级的土地不属于均田的范围;(土地所有制私有、国有_______
④这种土地制度主要实施于我国______区域;
⑤目的:恢复__________;抑制_______
2022-09-18更新 | 83次组卷 | 2卷引用:整合清单03中国古代史之魏晋南北朝至隋唐宋元-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针对性复习】【精讲+易考点】整合清单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唐建立之初,“均给天下民田”,达到了“力业相称,细民获资生之利,豪右靡余地之盈”;唐中叶以后,“有钱则买,无钱则卖”“人从私契”成了土地转移、让渡的基本方式与基本原则。唐朝经济领域的这一转变(     
A.有利于促进封建小农经济的发展B.表明政府开始承认土地私有的合法性
C.迫使政府不得不对政策进行调整D.表明藩镇割据阻碍了农业经济的发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6 . 隋炀帝时,势倾当朝的左卫大将军、许国公宇文述占田违限,刑部尚书李园通“判字文述田以还民”。这主要反映了当时(     
A.农民经济负担减轻B.严刑峻法思想推行
C.官员特殊权益消失D.均田制的贯彻实施
2022-08-30更新 | 2924次组卷 | 18卷引用:重庆市万州区万州纯阳中学2023届高三8月月考历史试题(A卷)
7 . 据《通考》记载:田即为庶人所擅,然亦惟富者贵者可得之。富者有赀可以买田,贵者有力可以占田,而耕田之夫率属役于富贵者矣。据此可知,当时(     
A.土地兼并现象严重B.国家财政收入剧减
C.均田制已遭到破坏D.人地矛盾日益突出
2022-08-26更新 | 93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A9协作体2023届高三暑假返校开学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唐《田令》第34条规定,荒田亦有公、私之分。公荒田借耕,九年还官;私荒田借耕,三年还主。公荒田可以用于授田,私荒田不能用于授田。这体现了唐政府(     
A.试图调整生产关系以增加财政收入
B.强化对民间土地资源配置的主导权
C.对土地私有产权的明确承认与尊重
D.旨在促进封建租佃关系进一步发展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时民困饥流散,豪右多有占夺。(李)安世乃上疏曰:“臣闻量地画野,经国大式;邑地相参,致治之本……愚谓今虽桑井难复,宜更均量,审其径术,令分艺有准,力业相称,细民获资生之利,豪右靡余地之盈。则无私之泽,乃播均于兆庶;如阜如山,可有积于比户矣。”

——摘编自《魏书》

材料二多置庄田广修宅,四邻买尽犹嫌窄……

——摘编自[唐]王梵志《提纲》


(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材料现象反映的本质问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成因。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两则材料对研究中国土地制度所具有的史料价值.
2019·四川·二模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唐初,继续推行均田制和租庸调制。唐中期以后,土地兼并加剧,均田制无法推行,租庸调制难以维持。780年,唐朝改行两税法。这一变化表明唐朝中期以后
A.赋税制度改革能够有效缓解土地兼并
B.土地制度变化影响赋税制度变化
C.抑制兼并是政府增收的主要途径
D.赋税制度变化影响土地制度变化
2022-06-25更新 | 260次组卷 | 57卷引用:第16课 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2023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重难点突破(选择性必修一)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