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封建土地所有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 道试题
1 . 安史之乱后,地主通过巧取豪夺,从农民手中圈占土地(其中不乏国有土地),造成大量失地农民从国家编户投身地主名下,成为依附农。这一现象出现的根源是(     
A.土地私有制的推行B.地主阶级的骄横
C.统治者腐败的加剧D.藩镇割据的盛行
2023-04-09更新 | 559次组卷 | 6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市第四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史书中会有散见于不同篇目但现象类似的记载,研究这些类似的现象并得出历史结论,是历史研究的常用方法。观察下表,据此得出对应的历史结论,最吻合的一项是(     
记载内容出处
“收宗族及宾客、家兵数百人”《三国志·魏志·任峻传》
“宗族,部曲三千余家……万三千余口”《三国志·魏志·李典传》
“聚少年及宗族数千家,共坚壁以御寇”《三国志·魏志·许楮传》
A.战争频繁导致兵屯发达B.豪族拥兵威胁中央集权
C.人身依附情形较为普遍D.封建生产关系急剧发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3 . 隋炀帝时,势倾当朝的左卫大将军、许国公宇文述占田违限,刑部尚书李园通“判字文述田以还民”。这主要反映了当时(     
A.农民经济负担减轻B.严刑峻法思想推行
C.官员特殊权益消失D.均田制的贯彻实施
2022-08-30更新 | 2952次组卷 | 18卷引用:河北省衡水市河北衡水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月考(二)历史试题
4 . 下列对封建制生产关系的特点描述正确的有(     
①地主占有绝大部分土地,决定了地主可以占有农民大部分劳动成果
②农民没有人身自由和劳动工具
③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基础
④实行君主专制、等级森严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2022-07-23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滁州市滁州儒林外国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王莽颁布“王田令”,要求按照《周礼》的井田制模式,实行“均田”。汉光武帝刘秀下诏命“州郡检核垦田顷亩及户口年纪”,作为征收田赋和征发徭役的依据。据此可知两者旨在
A.实行土地国有B.限制土地兼并C.减轻农民负担D.打击豪强地主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下表关于小农经济的史料与对应的历史认识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选项史料历史认识
A《管子》:“一农之事,必有一耜,一铫,一镰,|
一耨,一椎,一铚,然后成为农。”
小农经济推动了铁制农具
的出现
B《汉书》:“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女不织,
或受之寒。”
小农模式降低了劳动积极
C《唐律疏议》:“(均田令规定)户内永业田,
(每亩)课植桑五十根以上,榆、枣各十根以上.”
国家针对小农的家庭副业
作出了制度安排
D《宋会要辑稿》:“赣、吉之民,每遇农毕,即
相约入南贩牛,谓之‘作冬’。”
当地农耕经济逐渐被商品
经济取代
A.AB.BC.CD.D
7 . 宋代田制不立,不抑兼并。但政府专门绘制地界图册,对每一处田地标明四至及主人姓名,作为处理田宅纠纷的依据。土地买卖契约签订后,还要由官府在砧基簿上进行登记,砧基簿专门记录土地的流转情况。如果不在砧基簿登记,“虽有契据可执,并拘入官”、“交易无效”。由此可知宋代(     
A.土地契约制度不规范B.经济出现严重的衰退
C.加强了对土地的管理D.土地租佃制受到阻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史载,西汉成帝“置私田于民间”;东汉济南安王刘康有“私田八百顷”;东汉政论家荀悦则曰:“民田……人卖买由己,是专地也。”从这些记载中可以获取的正确历史信息是
A.大量公田据为私人己有B.土地兼并现象日益突出
C.土地私有制巩固和发展D.均田制受到严重的破坏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秦国大将王翦率军伐楚之前,为免秦王嬴政的疑心,而“请美田宅园池甚众”,秦王问其故,王翦以“及时以请园池为子孙业”作答。出征途中王翦又五次遣使者向秦王要求封赏田宅。据此可推知,秦国
A.武官势力威胁君主集权B.军功授爵制度已经被废除
C.中央集权统治面临危机D.封建土地私有制得到推行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下表反映了中国古代三个时期的受田情况。据此可知
时期受田情况
孝文帝男年15岁以上受露田40亩,妇人受20亩,奴婢依良。
隋朝开皇二年丁男、中男受露田80亩,永业田20亩。妇女受露田40亩,奴婢5口给田1亩。
唐朝武德七年丁男(21-59岁)、中男(18-20岁)给永业田20亩,口分田80亩,寡妻妾给口分田30亩。
A.北魏土地兼并相对严重B.隋代士地开垦数量庞大
C.唐代用人为奴现象消失D.均田制度曾经长期实行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