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开辟新航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3 道试题
1 . 葡萄牙和西班牙在亚洲的殖民活动
(1)早期殖民活动产生的背景是什么?
(2)葡萄牙和西班牙在亚洲的殖民活动的具体概况如何?
2021-12-11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中外历史纲要(下)问题导学-第12课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
2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考古材料证明,玉米最早是在美洲培育出的。哥伦布将这种“奇异的谷物”带回欧洲后,在全世界得到迅速传播,成为世界三大谷物之一。到16世纪中叶,玉米被引入佛得角和西非,17世纪80年代在黄金海岸和达荷美之间的地区得到广泛种植,17世纪末18世纪初传入南欧地区。16世纪中叶玉米传入中国,清嘉庆年间大面积种植,到鸦片战争前已在中国大部分地区引种而居杂粮之首。玉米等作物的引进与大面积种植,大大缓解了18世纪中叶到19世纪中叶中国因人口大幅度增长而带来的巨大粮食压力。历史学家评述玉米在世界传播的意义时说,“其价值超过了所有的黄金”。

——摘编自《通向现代世界的500年——哥伦布以来东西两半球汇合的世界影响》


(1)概括玉米在200年内传播到世界各地的历史背景。
(2)历史学家为什么说玉米在世界的传播“其价值超过了所有的黄金”。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下图是美洲伊斯帕尼奥拉岛(即海地岛)1493—1570年人口变化图,导致该表数据变化的原因是
A.工业革命背景下全球环境的恶化B.早期殖民扩张带来的种族灭绝灾难
C.三角贸易导致美洲人口急剧减少D.西班牙殖民者资本原始积累的需要
2017-06-25更新 | 279次组卷 | 12卷引用:第7课 近代殖民活动和人口的跨地域转移 课时训练-2020-2021学年【新教材】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3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在世界历史上,首次出现“南北美洲和东欧(包括西伯利亚)生产原料,非洲提供人力,亚洲提供各种奢侈品,西欧则指挥这些全球性活动”。这种现象出现的背景是
A.新航路开辟加强了各大洲联系
B.近代自然科学在欧洲产生
C.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D.工业革命在世界的扩展
2016-11-27更新 | 227次组卷 | 20卷引用:2021-2022学年高二历史课后培优练(选择性必修2)-第2课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亚当·斯密说:“从1630年至1640年……欧洲的白银价值相对于谷物价值的降低,从来没有达到过这种地步。”此现象发生的主要社会背景是
A.欧洲出现自然灾害B.东西方商路被阻断
C.大量的金银涌入D.贸易中心发生转移
6 . 15世纪后至工业革命前的世界贸易
(1)15世纪后至工业革命前的世界贸易发展原因是什么?
(2)15世纪后至工业革命前世界贸易的表现在哪些方面?
(3)15世纪后至工业革命前世界贸易影响是什么?
2022-06-27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选择性必修3问题导学-第10课近代以来的世界贸易与文化交流的扩展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史料一   弗兰克为此指出:“在1500年前后,世界历史发生了一次鲜明的‘断裂’,其原因不仅在于1492年和1498年……主要在于由此开始了资本主义在欧洲的发展及其从欧洲向外界的传播。”……地理大发现一方面……拓展了人类活动的空间,为经济全球化打下了空间基础;另一方面,地理大发现刺激了人类向海外开拓的愿望,打破了固步自封、闭关自守的历史传统。

——关立新《经济全球化历史进程、现实特征及研究基础》

史料二   明代后期,白银货币化促使中国与世界联系起来,在中国与世界之间,建立了一种互动关系。当时,世界上以白银作为支付手段的最大需求国是中国,不是西方。……因此,世界两大银矿开采地(日本和美洲)的白银,最终大部分流入了中国。

——万明《明代白银货币化:中国与世界连接的新视角》


(1)依据史料一,指出弗兰克认为1500年发生“断裂”的主要原因。这里“断裂”的含义指什么?
(2)史料二中“中国与世界之间,建立了一种互动关系”指什么?促成当时世界白银大量流入中国的因素有哪些?
8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5世纪,葡萄牙和西班牙开始了探索新航路的征程,开启了人类大幕。他们在政府的支持下进行航海冒险,在恩里克王子的指挥下,葡萄牙一代代航海家们开辟了从大西洋往南绕过好望角到达印度的航线;在伊莎贝拉女王的资助下,1492年哥伦布代表西班牙抵达了美洲。到16世纪初,当麦哲伦船队完成人类第一次环球航行后,原先被割裂的世界最终连接成了一个完整的世界。

材料二  新航路开辟后,欧洲商人的贸易活动从早先的地中海地区扩展到大西洋沿岸以至世界各地。一些从未在欧洲出现过的海外产品,如烟草、可可、咖啡和茶叶等,开始进入欧洲市场,并且很快就成为对外贸易的主要商品。过去欧洲人较少食用的稻米、白糖等,销售量也连年增长。畅销于欧洲国家的东方香料,如胡椒的年平均进口量,由210吨增加到7 000吨之多。

材料三  中国与西方之间的关系,直到欧洲继哥伦布和葡萄牙航海者远航探险之后、进行海外扩张时,才持续不断交往起来。1514年,葡萄牙商人与广州通商,1557年,他们又在澳门设立了永久的商业根据地;这时,中国开始直接感受到生气勃勃的新兴欧洲的影响。这些葡萄牙人收购中国的丝织品、木刻品、瓷器、漆器和黄金;同时,作为回报,他们又推销东印度群岛的肉豆蔻、丁香和肉豆蔻干皮、帝汶岛的檀香、爪哇岛的药材和染料以及印度的肉桂、胡椒和生姜。欧洲的货物一样也没卷入;原因很简单,它们在中国没有市场。这些葡萄牙人充当着纯粹是亚洲内部贸易的运货人和中间人。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

材料四  自15世纪末哥伦布到达美洲后到19世纪中后期的近4个世纪中,西欧国家通过战争抢夺和商品换取等方式,使大约1 500万黑人被当作奴隶贩卖到美洲。黑人奴隶不仅成为美洲种植园的主要劳动力,也被广泛用于矿山开发。奴隶们创造了巨额财富,如墨西哥开采的银子比欧洲所有银矿的总产量多9倍,而这些开采的金银同农牧业产值相比却相形见绌,惊人的财富最终流向了西欧。大量黑人的输入和单一种植园经济的发展,使美洲产生了对各种商品的巨大需求,而英国、西班牙等宗主国却出台规定禁止当地制造业和农业全面发展,这就使得大量欧洲商品涌入美洲。

——摘编自喻继如《大西洋奴隶贸易对资本主义发展的影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欧洲人在15、16世纪热衷于开辟新航路的原因。
(2)材料二从哪些方面体现出欧洲“商业革命”的内涵?
(3)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明清时期中国对外贸易的特点及其形成原因。
(4)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奴隶贸易的影响。
2021-03-09更新 | 396次组卷 | 2卷引用:10分钟同步课堂专练-高二历史选择性必修3-第10课近代以来的世界贸易与文化交流的扩展(重点练)
9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5世纪,葡萄牙和西班牙开始了探索新航路的征程,开启了人类大幕。他们在政府的支持下进行航海冒险,在恩里克王子的指挥下,葡萄牙一代代航海家们开辟了从大西洋往南绕过好望角到达印度的航线;在伊莎贝拉女王的资助下,1492年哥伦布代表西班牙抵达了美洲。到16世纪初,当麦哲伦船队完成人类第一次环球航行后,原先被割裂的世界最终连接成了一个完整的世界。

材料二   新航路开辟后,欧洲商人的贸易活动从早先的地中海地区扩展到大西洋沿岸以至世界各地。一些从未在欧洲出现过的海外产品,如烟草、可可、咖啡和茶叶等,开始进入欧洲市场,并且很快就成为对外贸易的主要商品。过去欧洲人较少食用的稻米、白糖等,销售量也连年增长。畅销于欧洲国家的东方香料,如胡椒的年平均进口量,由210吨增加到7000吨之多。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欧洲人在15、16世纪热衷于开辟新航路的原因。
(2)材料二从哪些方面体现出欧洲“商业革命”的内涵?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太祖在位期间,对周围邻国采取睦邻友好政策,不断派遣使臣,广加招徕,力图建立起正常的友好关系。但出于巩固内部统治和防御北元再起的考虑,又厉行海禁,禁止私人出海贸易,也禁止外国商人来中国经商,并将此作为一项基本国策长期保持不变。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材料二

地理大发现是指15世纪末16世纪初西欧国家在大规模海外探险中对美洲大陆的发现和对通往东方新航路的开辟。商业革命实际上从13--14世纪就开始酝酿,在地中海沿岸的意大利诸城邦,各种商业关系的发展已接近发生质变的临界点。不过,如果没有地理大发现所提供的契机,这场革命很难说要在何时才能真正发生。

----摘编自高德步《世界经济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代“厉行海禁”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明代对外政策与15世纪末16世纪初西欧国家对外政策产生的影响。
2020-11-04更新 | 92次组卷 | 2卷引用:2020-2021学年高一中外历史纲要下册十分钟同步课堂专练(统编版)-第7课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与世界格局的演变(重点练)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