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航路开辟的背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4 世纪初,尼德兰安特卫普的集市逐渐发展起来。安特卫普集市一年举行两次,每次开放两周。安特卫普的市政当局拥有管理集市的权利,制定了针对钱币兑换和商业信用的制度,不强迫外来商人必须出售所有带来的商品等。14 世纪20-30年代,安特卫普地区的集市吸引了整个尼德兰的商人和手工业者、英格兰羊毛商、布匹零售商,一些意大利商人、南德意志商人还带来了大量布匹、酒、胡椒、玻璃器皿、金属制品等。到了15世纪末,安特卫普集市开始向综合性的交易所转变。

——摘编自宁凡《15-16世纪欧洲集市的转变——以尼德兰集市为例》

材料二 明初以来集市日渐发展和繁荣,如盛产线罗纱绸的盛泽镇,富商大贾数千里辇万金而来,摩肩连决;以产包头绢而闻名的双林镇,各直省客商云集贸贩,里人贾鬻他方,四时往来不绝。在这些市镇上,作坊主们为适应日益发展的市场需要,不断扩大其生产规模,并雇佣了较多的工匠。这些市镇附近的农村越来越多地从事商品作物的经营。如有的种桑、蔗、红花,棉;有的种蔬菜、水果、烟草等,但作坊主们得不到官方的鼓励,作为农业经济补充的商品化,往往被限制在维持小农经益的再生产限度内。随着人口的增长,政府也变得更加集权,以试图控制迅速增加的民众。这一切都导致了市场力量的发育与运作过程完全被扭曲。

——摘编自韩大成《明代的集市》等


(1)据材料一,归纳安特卫普集市的特点。
(2)据材料二,概括明代集市发展和繁荣的积极作用。
(3)据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从唯物史观角度分析两地集市转型一成一败的不同原因。
2022-04-03更新 | 449次组卷 | 6卷引用:江苏省连云港市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5世纪西班牙和葡萄牙的专制政府大力支持开辟新航路运动。军事贵族和骑士视海洋冒险为一种新的职业,渴望以此获取丰富的战利品;市民和商人早就不满意大利和阿拉伯商人对东方贸易的垄断,期望新航路能带来新的财源,因此从他们中涌现出一批勇敢的航海家和开辟新航路的先驱者。此外伊比利亚半岛位于意大利通往尼德兰的海上商路上,造船业和航海业已有相当的基础,加之东面是意大利商人的势力范围,北面是英、法和尼德兰等商人的活动地盘,这一切决定了西班牙和葡萄牙两国只能挺进大西洋寻找新航路。

——摘编自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

材料二   新航路开辟又称地理大发现,其影响是难以估量的。几千年里,地中海经济在欧洲最活跃,意大利和希腊是最富裕的地区。新的大西洋经济为法国、英国和德国等西欧国家控制,这几个国家跃升为欧洲最富裕的地区。随着地理大发现出现了商业革命,跨大洋的贸易异常活跃,商人取代地主成为社会中最有力量的阶级。在英国、法国和其他国家,资产阶级将控制国家的政治和政府。从更广的角度讲,地理大发现使全球从封闭走向联系,在欧洲日益强大的同时,许多古老的文明不是灭绝了就是受到了严重的冲击。

——摘编自赵立行《世界文明史讲稿》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500年前后开辟新航路运动在西班牙和葡萄牙兴起的背景,并说明西、葡两国开辟新航路的不同之处。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新航路开辟对世界经济产生的影响。
2023-06-09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曲靖市罗平县第五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4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新航路的开辟既有客观上历史发展的必然,又有人为的主观因素。具体地来讲,这是当时西欧社会变革的必然结果,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下商品货币经济的客观要求,是人文主义精神的实际体现;同时,也是西欧王室贵族、新兴资产阶级为了寻求财富,扩大贸易范围所付出的“艰辛努力”。而作为西欧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哥伦布所进行的西航之举,也同样是主客观两个方面作用的结果。当时人们财富观念的变化、追求知识的风气、葡萄牙人探险所获得的名利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哥伦布,而且成为驱使他西航的动力;哥伦布自身所具备的丰富的航海经验,从书本中学得的天文地理知识以及他推测出的大西洋宽度坚定了他西航成功的信心。

——摘编自杨凤霞《新航路开辟成因浅析》

材料二:美洲的发现,绕过非洲的航行,给新兴的资产阶级开辟了广阔的活动场所。由于贸易范围的扩大,美洲的烟草、可可,中国的茶叶开始在欧洲市场上出现,欧洲人以前很少食用的大米、白糖也都成了输入欧洲市场的重要商品;欧洲面对着扩大了几十倍的贸易市场,原有的生产速度赶不上世界市场的需求,这就促进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美洲和东印度航路的发现扩大了交往,从而工场手工业和整个生产的发展有了巨大高涨。”

——摘编自刘景珍傅利华《试论新航路开辟殖民掠夺与近代欧洲初期社会经济》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从主客观两方面分析新航路开辟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航路开辟对欧洲产生的主要影响。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欧洲中世纪城市市场的典型形态,是行会控制下的市场,在组织其成员争取自治权与封建领主的交涉和斗争中,行会成为城市市场的主导力量。为了保证市民的共同利益,必须制定各种制度来防止来自外部和内部的竞争,严格约束同行之间的经济行为和活动。使作为同行成员的小生产者之间具有均等的生产条件和营业机会。它以行规的形式制定一系列以垄断、限制为目的的管理制度,有一整套检查监督、奖惩的措施和行为规范。所以西方中世纪的市场制度是市场行为主体之间的一种契约,其目的是用来约束自身的活动。这些行规世代相传,从而使西方中世纪的市场经济也带有一种习俗经济的性质。

——摘编自刘佛丁《中国和西欧传统市场制度之比较》

材料二   随着15世纪末新航线的发现,西欧开辟了新的商道,使世界上原来相互隔绝的地区联系了起来。于是西欧启动了市场国际化进程,特别是进入16世纪,市场国际化程度继续深入,西欧对外贸易范围不断扩大彼此之间商品具有了一定的依存度。西欧对利润无限制的追求,推动着商人们不断进行市场分工,并且大力拓展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商人们开始了国际化,与国外客户进行广泛的贸易。西欧主要对一些奢侈品及贵金属存在着较大的需求,而这些产品大部分来自欧洲以外的地区。……从15世纪起,西欧市场越来越多,一些大的集市逐渐成为国际贸易中心,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安特卫普。安特卫普发展的最大特点,就是借助外力而成为的世界首府。

——摘编自魏跃军《15世纪末至16世纪中叶西欧市场的国际化》

(1)根据材料一,概括西欧中世纪城市市场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15、16世纪西欧市场国际化的表现并分析其产生的主要背景。
2022-04-30更新 | 345次组卷 | 10卷引用:河北省邢台市名校联盟2022届普通高中适应性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资本主义的到来是人类社会的进步.经历了从萌芽产生到发展的过程,创造了空前巨大的生产力,极大地改变着世界的面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人数较多的工人在同一时间同一空间(或者说同一劳动场所),为了生产同种商品,在同一资本家的指挥下工作,这在历史,上和逻辑上都是资本主义生产的起点。马克思《资本论》

材料二   封建中世纪的终结和现代资本主义纪元的开端,是以一位大诗人为标志的,这位大人物是中世纪的最后位诗人,同时也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

——恩格斯

材料三   1500年前后的地理大发现,拉开了不同国家相互对话和相互竞争的历史大幕。由此,大国崛起的道路有了全球坐标。

——纪录片《大国崛起》

材料四   自此之后,西方国家开始了殖民掠夺和扩张,欧洲各国从殖民地掠夺原料,向殖民地输出工业制成品,世界各地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越来越多的国家被纳入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在美洲,土著居民印第安人因殖民者的屠杀以及欧洲传染病的侵袭,种族几乎灭绝。……欧洲尤其是西欧国家都在贩奴过程中发了横财,为本国的资本主义发展准备了十分充分的条件。

——《世界通史》


(1)材料一中“资本家”与“工人”之间是一种什么关系?在材料描述的生产组织中已经出现了什么性质的生产关系?
(2)材料二中的“大人物”是谁?这场开始于意大利的运动是指什么运动?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场运动的性质。
(3)材料三中的地理大发现指什么事件?请说出此事件产生的根本原因。
(4)根据材料四,概括指出近代西方国家的殖民掠夺有何影响?
2022-07-05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昌吉州行知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克里斯托弗.哥伦布是人类历史上最为出色的航海家之一。他发现新大陆的事迹为人们所熟知。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哥伦布的年谱(部分)

435年,哥伦布出生于意大利的热那亚:在帕维亚大学,学习了几何学、地理学、天文学和航海学,均取得优异成绩

1472年,哥伦布随科隆博从热那亚出发,开始了第一次远航。

1477年,哥伦布驾船沿冰岛往西航行,探索古老的北方航线。此后多次进行短途航行。哥伦布经常阅读一本1485年印行的拉丁文版《马可·波罗游记》,他做了264处边注,共475行。

当时,地圆说已经很盛行,哥伦布也深信不疑。他先后向葡萄牙、西班牙、英国、法国等国国王请求资助,以实现他向西航行到达东方国家的计划,都遭拒绝。

1487年,葡萄牙航海家迪亚士到达非洲最南端,好望角。

1492年,费迪南国王攻陷穆斯林最后的一个据点格拉纳达城,而使“再征服运动”宣告结束,完成西班牙的统一。

——摘编自约翰S.C阿伯特《哥伦布、大航海与地理大发现》

材料二

不同地点的哥伦布雕像不同的历史解释

位于西班牙的哥伦布纪念碑,上有“光荣属于哥伦布”“向哥伦布致敬"两行大字。

墨西哥城的一座哥伦布雕塑,被泼上了油漆,写着“杀人犯克里斯托弟·哥伦布!”“到垃圾场去”

(1)根据材料一,概括当时的时代和个人为哥伦布远航提供了哪些条件?
(2)材料二两图分别为位于西班牙巴塞罗那和拉丁美洲的哥伦布雕像,为我们展现了不同的哥伦布形象。请选择一种形象进行历史解释。(要求:哥伦布形象要具体明确、史论结合)
2022-05-29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郓城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新航路开辟

材料   克里斯托弗·哥伦布,中世纪欧洲航海家,他在1492年到1502年间四次横渡大西洋,并成为到达美洲新大陆并发表其事业的首位西欧人.自幼便热爱航海.他认为之所以帆船向大海启航后,船身由下而上渐渐消失的原因正是因为地球是圆的.同时间,欧洲国家极需要南东南亚的香料和黄金.但通往亚洲的陆路却为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所阻,海路则要经由南非对开的风暴角——好望角,因此欧洲的君主开始改变以往的想法.哥伦布在到处游说了十几年后,于1492年,终於得到西班牙女王伊莎贝拉一世的资助…….

——摘编自徐戈平编著的《哥伦布》一书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出哥伦布能够开辟新航路的原因.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地理大发展的出现,源于随文艺复兴出现而来的新科技和新观念,其中包括地理学、航海学和造船业的进步。1492年经合并形成的西班牙政府,决定资助哥伦布近行探险远征,指望他能够绕过葡萄牙在非洲和印度洋的封锁到达印度。但是哥伦布没有到达印度,而是发现了一个新世界。人数很的西班牙征服者,借助他们所带去的流行病,建立了西班牙宗主统治,昔日堪与欧洲绝关的美洲帝成了西班牙人夺取和运输金银的中心。

——摘编自赵立行著《世界文明史讲稿》

材料二   近代早期的物种交换极大改变了世界的人文地理格局和自然环境状态。1500年以前,世界各的人种基本上是相互隔离的,但是到1760年,人口分布情况大大变化。美洲人种的变化最大,印第安人人口大量减少的同时,欧洲白人及非洲黑人大批涌入美洲。迁移到美洲的白人把旧世界的各种家特别是马、牛和羊)以及农作物(小麦、燕麦等)带到新世界。与比同时,美调的特产也流向世界各地:玉米、马铃薯、西红柿、番薯、花生、各种豆类以及南瓜、可可等。玉米、马铃薯、西红柿、番落、花生、各种豆类以及南瓜、可可等。

——摘编自徐蓝主编《世界近代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哥伦布“地理大发现”的动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早期世界物种交换的影响。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欧洲人开辟新航路绝非历史的偶然,它有着深刻的经济根源、社会根源,还有一定的思想根源和宗教根源,商路不畅和转运成本过高造成的商业危机则是一个直接原因,以上因素构成了新航路开辟的必要性;同时,欧洲生产力的发展、科技知识的进步、皇室的支持表明新航路开辟的主客观条件也已具备,远洋航行是可行的、有希望的,这些都构成了新航路开辟的可能性。

——摘编自田丰秋《浅议新航路开辟的原因》

材料二   新航路开辟以后,世界各地区之间不仅有经济的往来,还有文明的交流。就以中国的四大发明为例,四大发明问世后,逐渐走向了世界,对改造世界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其中,造纸术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廉价的纸张很快就取代了欧洲长期使用的书写材料羊皮和牛皮,促进了欧洲文化的发展。火药传入欧洲,推动力欧洲火药武器的发展,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的使用,促进了远洋航行,迎来了地理大发现时代。欧洲人还借鉴了中国的印刷术,造出了自己的活字印刷机,大大促进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促进了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

——摘编自王蕊《浅谈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构成了新航路开辟的可能性”的因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2021-04-28更新 | 106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阜阳市临泉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4~15世纪,随着西欧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农奴制的瓦解,商品流通量不断增加,要求货币流通量的有效供应增加;同时,贵族阶层为了支付战争费用和购买东方精美昂贵的消费品,需要更多的金银。在欧洲人看来,探寻黄金最理想的地方莫过于东方,因为东方国家被描述为财富无穷、金银遍地。1453年,土耳其人占领了君士坦丁堡,控制了地中海的商业通道,并在海上大肆劫掠,致使东西方贸易出现危机。欧洲,尤其是西欧国家组织了多次探险,寻找通往东方的新航路。探险活动得到了科学技术尤其是天文学和航海技术的有力支持。

——摘编自高德步、王珏《世界经济史》

材料二   海洋在人类文明中的地位迅速上升。到17世纪末,全球所有大陆(除南极外)与主要乌屿的海岸线,已被描绘在欧洲人的航海图上。大发现带来的巨大财富强烈地吸引着西欧的贵族、商人、传教士涌向世界各地,很多中下层居民也奔向海外谋生。欧洲人给美洲带去了马、羊等牲畜和一些禽类,以及甘蔗和麦类。非洲的咖啡、中国的茶、东方的香料也成为欧美人的生活必需品。美洲则向世界贡献了玉米、马铃薯、可可等作物。

——摘编自池小平《地理大发现的基本动因与重大影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航路开辟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