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9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492年后,当欧洲船只将成千上万的物种运到大洋彼岸的新家园时,全球的生态系统开始了碰撞与融合。有学者将其称为“哥伦布大交换”,正是它让意大利有了西红柿,美利坚有了橙子,瑞士有了巧克力,泰国有了辣椒。毫无意外,哥伦布的远航确实引起了生态大爆炸,就像它在经济领域引起的震荡一样,这是塑造现代世界的众多事件之一。

——摘编自【美】查尔斯·曼恩《1493:物种大交换开创的世界史》

材料二 新航路开辟后,出现了史无前例的大规模人口迁徙。16世纪初、第一批奴隶从非洲被直接运往美洲,万恶的黑奴贸易开始,持续时间长达三四百年。……1680-1775年英国人向美洲各殖民地共输送黑奴300多万名,获利极为丰厚。黑奴贸易还是支撑当时世界上最活跃的大西洋贸易体系的基础。统计显示,1709-1787年间,英国从事海外贸易的船只增加了4倍,开往非洲的船只增长了11倍。造船业的发展、运往非洲交换黑奴的枪支、小商品的日益增多,引起连锁反应,促进了其他制造业的发展。

——摘编自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等

(1)阅读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写出随着“欧洲船只”一起进入美洲且极大地影响了美洲经济生活的两种主要粮食作物。列举“商业革命"的具体表现,以佐证“哥伦布的远航"在欧洲城“经济领域引起的震荡”。
(2)资本主义的发展掩盖不了奴隶贸易的罪恶。根据材料二,概括17-18世纪黑奴贸易对英国工业革命的影响。结合所学,分析“万恶的黑奴贸易开始”的原因。
2022-01-12更新 | 3651次组卷 | 29卷引用:四川省宜宾市高县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2 . 全球化是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然而逆全球化现象也相伴而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公元1500年,世界进入全球化时代,欧洲国家就利用它们在工业技术、经济与政治制度上的优势,孜孜不倦地探求在这个全新时代寻求霸权的道路。1850年英国占据了世界经济的中心地位。

——摘编自朱步冲《西方大国崛起的条件:海权,工业,殖民》

材料二 二战后,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领导者,随着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世贸组织的建立,第二次全球化开始了。这一次全球化并没有建立帝国,而是通过创办视世界为其市场的多国公司和全球公司。

——摘编自[美]克莱德·帕雷斯托维兹的署名文章

材料三 近年来,逆全球化暗流涌动,中国却向世界传递了共同合作、共同发展的新声音……亚投行、丝路基金等多个跨境项目开始实施。中国引领的全球化是实现人类和平与发展的新型全球化。

——摘编自陈家驹、张晓芳《反全球化运动的历史考察与现实转向分析》


(1)材料一中“世界进入全球化时代”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根据材料一,说明以英国为首的西方大国崛起的条件。
(2)根据材料二,指出第二次全球化的主导者并归纳这次全球化的主要特点。
(3)根据材料三,如何理解中国引领的新型全球化的“新”?
(4)综合以上材料,你对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有着怎样的认识?
2022-03-17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博野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乌达内塔(西班牙航海家)率领圣佩德罗号用了4个月零8天的时间横跨太平洋,抵达加利福尼亚的门多西诺角(旧金山以北300公里处)附近。随后乌达内塔一行平安无事地抵达墨西哥南部的港口阿卡普尔科。这是一次航行距离达两万公里的大航海。就这样,人类在“第三世界”也建立了漫长的“海上主航线”,将美洲大陆与亚洲大陆联结起来。……西班牙人从新大陆带来廉价的白银,成为东南亚交易圈中最受欢迎的商 品。

——摘引自[日]宫崎正胜《航海图的世界史》

材料二  无论是作为国际法的手段还是给予承认的国家的一种政治行为,承认都具有很大的重要性。……承认是给予一个特定团体以特定的资格,给予承认是影响各国彼此间权利义务,以及法律地位、法律行为能力的一种国际行为,是国际法的调整对象。因为一个政治实体成为国际社会成员之时,不仅意味着要受到已有国际法律规则对该国及其政府设定的义务约束,享受这些规则规定的权利,同时还会对既有的其他国际社会成员造成影响。

——摘编自[英]詹宁斯、瓦次等修订《奥本海国际法》

材料三  一路喷吐黑色烟雾和白色蒸汽的机车,满载着煤炭、钢铁、机器和谷物、肉类,驰骋于英伦三岛;旅行者以往靠双脚、马车经过数日乃至数月跋涉和颠簸才能到达的目的地,现在跨上火车几个小时就解决了问题;远洋货轮把英国的消费商品运销到世界每个角落,又把英国所需要的各种工业原料、生活用品运回。闭塞、孤立、结构简单的经济单位,被交通大动脉以及无数个“毛细血管”连成高等的经济生命体。

——摘引自李宏图 沐涛等《世界通史——工业文明的兴盛》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指出在16世纪以后的近代商业贸易航线开辟过程中西班牙的突出贡献,列举亚洲贸易圈中新的贸易枢纽。
(2)根据材料二,指出确定国际法的主体是国家的法律依据,结合“国际法律对政府的约束”这一观点,概述《威斯特伐利亚和约》中与此说法相关的体现。
(3)根据材料三,写出蒸汽机车的发明者,结合所学简述城市公共交通的发展对城市产生的积极影响。
2022-03-05更新 | 93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台州市市书生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起始考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电影《1492征服天堂》是英国导演斯科特1992年拍摄的史诗片,描写了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的故事。电影中有许多情节着力渲染哥伦布一行登上新大陆以后,与土著居民友好相处的局面,以及传播欧洲先进的生活方式。

材料二16世纪的修道士卡萨斯关于西班牙殖民者屠杀印第安人的一段记载:西班牙殖民者在登陆的岛屿上屠杀了无数印第安人,制造了巨大的灾难。他们掳掠印第安人的妻小,奴役蹂躏他们。整个岛屿全部被摧毁,一片荒凉。

注:卡萨斯曾参加哥伦布第三次探险。

——摘编自【西】卡萨斯著《西印度毁灭述略》

材料三 经过殖民者如此野蛮的掠夺,拉丁美洲许多地区的卬第安部落消失了,人口被杀戮,田园被荒芜,出现了一大片一大片荒芜人烟的地区。在遭遇最惨的西印度群岛,如波多黎各和牙买加,殖民者初侵入时,岛上有六十万印第安人,到1542年,剩下的只四百人。海地原有几十万印第安人,到1542年幸存的也只有200人。总的结果是三十年间西印度群岛的印第安人几乎完全绝迹。

——摘编自【美】福斯特《美洲政治史纲》

材料四 在菲律宾马克坦岛上有一座双面碑,碑的下面有这样的文字:“费尔南多麦哲伦。1521427日,费尔南多麦哲伦死于此地。他在与马克坦岛酋长拉普拉普的战士们交战中受伤身亡。麦哲伦船队的一艘船——维多利亚号,在埃尔卡诺的指挥下,于152151日升帆驶离宿务港,并于152296日返抵西班牙港口停泊,第一次环球航海就这样完成了。”这块碑的背面,则刻着另一段文字:“拉普拉普。1521427日,拉普拉普和他的战士们,在这里打退了西班牙入侵者,杀死了他们的首领——费尔南多麦哲伦。由此,拉普拉普成为击退欧洲人侵略的第一位菲律宾人。”


请回答:
(1)材料一、材料二、材料三对哥伦布发现美洲的表述有何不同?
(2)从前三则材料中可以确认的史实是什么?请说明理由。
(3)材料四介绍了菲律宾的双面碑,假设此时的你正站在碑前,你有何感受?
2022-03-05更新 | 102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A佳大联考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入学考试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红楼梦》中出现了许多关于同时代西方奢侈品的描述,留下了宝贵的历史资料,

"(刘姥姥)只听见咯当咯当的响声,大有似乎打箩柜筛面的一般,不免东瞧西望的,忽见堂屋中柱子上挂着一个匣子,底下又坠着一个秤砣般一物,却不住的乱幌。"这个乱晃的秤砣般的坠物,显然就是摆钟的摆。

宝玉房间里,"这镜子原是西洋机括,可以开合。不意刘姥姥乱摸之间,其力巧合,便撞开销息,掩过镜子,露出门来。(贾政一行人)及至门前,忽见迎面也进来了一群人,都与自己形相一样,却是玻璃大镜相照。"

元春省亲,"只见清流一带,势若游龙,两边石栏上,皆系水晶玻璃各色风灯,点的如银光雪浪……诸灯上下争辉,真系玻璃世界,珠宝乾坤。"

宝玉屋里的丫头晴雯得了感冒,发烧头疼,鼻塞声重。宝玉便命麝月∶"取鼻烟来,给她嗅些,痛打几个喷嚏,就通了关窍。"麝月果真去取了一个金厢双扣金星玻璃的一个扁盒来递与宝玉。宝玉道;""嗅些罢!走了气就不好了。"晴雯听说,忙用指甲挑了些嗅入鼻中,不怎样,便又多多挑了些嗅入。忽觉鼻中一股酸辣,透入内门,接连打了五六个喷嚏.眼泪鼻涕登时齐流。晴雯忙收了盒子,笑道."了不得,好爽快!拿纸来。"

——摘编自《海洋史研究(第十七辑)》


提取材料信息,对《红楼梦》中记载的西方奢侈品现象加以阐释。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北宋初期,由于市场需求量小,物价比较低廉。后来,进入对夏战争之后,生产能力降低且消费人群增长,消费品数量处于求过于供的局面。王安石变法期间农民急于销售农产品,市场上消费品充盈,再加上大量货币流向官府,市场流通量少,物价也发生了变化。从北宋末期至南宋年间,由于战争破坏、自然灾害,特别是盲目大量铸造钱币以致引起了通货膨胀。宋代市民要缴纳的税目繁多,每个层次的市民都要缴纳相应的税收,但赋税的征收通常保持在市民能够承担的范围之内,所以对于大多数市民来说,税收负担尚能支撑。两宋时期,对城市中经济困窘、生活困难的弱势群体阶层,官府采取了很多的救济措施,开办了一些慈善机构,尽最大可能地保障弱势群体的生活条件,在一定程度上也稳定了物价。

——摘编自任野《宋代的物价变动与市民生活》

材料二   16世纪欧洲爆发了严重的通货膨胀,据统计,到1600年,全西欧总价格水平比1500年高出200%~300%,其中西班牙上涨幅度最高,平均达到4倍。法国、英国、德国、荷兰则平均上涨两倍到两倍半。从15世纪中期起,一方面发现大量含银的富铜矿,并且发展起通过铅从富铜矿中分离出银的技术;另一方面发明了有效的排水机器和鼓风炉,中欧实现了采矿业的突破。16世纪开始对美洲的开发使西班牙能够大量得到美洲的贵金属,而且从美洲流入欧洲各国内的贵金属被广泛用于储存和私人奢侈用途,导致贵金属实际上的短缺。而在农业方面,16世纪,欧洲许多地方农业收成欠佳,纷纷改耕为牧,以致许多地区的粮食不得不依靠进口为主。从里格利带领的剑桥人口小组调查可知,欧洲人口自然增长在整个16世纪一直处于上升状态,终于触发了严重的粮食短缺危机。随着城市、贸易的发展,贵金属在欧洲的存量并没有以前预测的那样充斥整个欧洲市场,而是源源不断流向东方,并且深刻影响了中国明朝的银本位制度的变革。

——摘编自朱明《16世纪西欧“价格革命”新探》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代物价变动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6世纪欧洲发生“价格革命”的原因及其影响。
7 . 近代西方经济

材料 从15世纪末起,英国等欧洲国家掀起了圈地运动。15世纪末16世纪初,新航路逐渐开辟。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欧洲食物原料的开发与利用也开始冲破了区域性的限制,走向世界。从欧洲地区间的关系来说,新航路开辟以后,欧洲内部地区间的贸易开始不断繁荣起来。随着商业贸易市场的不断扩展,食物原料在区域间广泛传播和利用,丰富了人们的饮食生活。从欧洲与国际的关系来说,新航路开辟以后,欧洲与世界各地联系日益密切。为了获取充足的生存资料,一方面,通过殖民掠夺,使世界上许多地区的动、植物原料被带回欧洲,经过培育改良,最终成为欧洲人的食物原料,如玉米、土豆等。另一方面,欧洲人在抢掠异域食物的同时,还将自己本土的一些动、植物带到殖民地,在那里培育改良,大量生产,最终以弥补欧洲食物原料供应的不足。

——摘编自朱慧富《新航路的开辟:欧洲饮食文化的新篇章》

从材料中概括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世界史知识加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述充分,表达清晰)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就宋代整个市场情况看,由一系列的城市、镇市和墟市组合而成的区域性市场,自小而大地发展起来了。这些市场可分为:以汴京为中心的北方市场,以东南六路为主的东南市场,由广南东西路组成的两广市场等。货币的发展是宋代商业发展在深度上的一个重要标志。在宋代,金、银、铜钱和铁钱是主要货币。铜钱不仅在国内和周边各族之间流通,也在南海诸国流通。随着商业信贷关系的发展,宋代最先产生和使用了交子。

——摘编自漆侠《宋代经济史》

材料二 经过“商业革命”,欧洲已经快速富裕起来了。相应地,对贵金属的需求和供应空前增加;有了早期的银行信贷业务;出现了经过政府批准的各种股份公司、商业机构;每个国家都建立起自己统一的货币,以适应贸易和工业的需要。“商业革命”的深入发展与近代民族国家在欧洲成为普遍现实几乎是同步的。所以,在“商业革命”后期,所有民族国家都把“商业革命”抓在自己手里。这样“重商主义”也就应运而生了。

——摘编自陈乐民等《欧洲文明扩张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商业发展的特点并分析其成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近代欧洲“商业革命”产生的影响。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宋代商业发展和欧洲“商业革命”带来的启示。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647年,加勒比海东部的巴巴多斯小岛上的一场盛宴中有乳猪﹑菠萝和一种名为“KillDevil”的饮料。"KillDevil”是用甘蔗榨糖的废料蒸馏而成的原始朗姆酒的早期说法。朗姆酒的一个重要用途是培养奴隶们对朗姆酒的依赖,有利于奴隶主更好地控制奴隶,即扫除身体疲劳,提升劳动效率。1655年,英国从西班牙手中抢下牙买加,并将它纳入直辖殖民地的范畴。牙买加是甘蔗和朗姆酒的重要产地。此后,朗姆酒也成了英国水手和海军的日常配给,加了柠檬和酸橙汁的朗姆酒,还解决了一个让所有国家都头疼的问题——坏血病。在非洲,朗姆酒则成了一种货币,是换购奴隶的重要媒介。在北美英属殖民地,朗姆酒的买卖一度成为最大,最繁荣的产业。北美殖民地开始从其他国家的殖民地进口更廉价的原料,导致宗主国英国无利可图。后来,英国推出《糖蜜税法》,设置了高门槛的关税。殖民地人民对此展开了大规模抵制活动。

——摘编自【美】查尔斯·A.科伦比《朗姆酒的传奇之旅》


结合世界近代史的所学知识,从上述材料中提取一则有关朗姆酒发展的信息,指出它所反映的重大历史现象,并概述和评价该历史现象。(要求:简要写出所提取的信息及历史现象,对历史信息的概述和评价准确全面。)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世界近代史是一部资本主义在西方上升、发展、向全世界扩张并由之在全世界产生巨大影响和反响的历史。1500年以前,世界各个地区之间互相隔绝,地理大发现打破了这个隔绝状态。此后,葡萄牙、西班牙、荷兰、法国和英国先后向海外扩张,分别在海外建立殖民地,到1760年前后欧洲与这些殖民地之间已经形成密切的经济关系。18世纪后半期到19世纪初期发生的工业革命,使英国成为“世界工厂”.1871年以后,资本主义工业飞跃发展,导致了垄断组织的形成,继而推动了列强瓜分世界的狂潮。到19世纪末,世界被瓜分完毕。这个过程以1500年为起点,是由于导致资本主义在西方上升发展的一系列变化、一系列事件,几乎都与地理大发现息息相关。随着地理大发现,西方国家的海外殖民扩张,以及世界市场的形成,使整个世界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逐步形成为密切联系的、互相依存又互相矛盾的一体。同时,基于经济是基础,政治是上层建筑这一唯物主义原则,1500年前后的一系列重大事件,如地理大发现、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等等,导致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从而引起了遍及世界各地区社会经济的重大变化。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


根据材料论证将1500年作为世界近代史开端的理由。(围绕材料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成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